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贝马斯在本文中系统评价了布兰顿在《清晰阐释》中所阐发的语言哲学,称之为理论哲学中的里程碑.哈贝马斯认为布兰顿在形式语用学与推理语义学之间实现了富有创新性的关联,清晰地阐明了自我理解.这里选录的两节首先在总体上描述布兰顿方法的特征,讨论了他将形式语用学和推理语义学的富有创新性的结合,其次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对我们言说的内容要求客观有效性--此问题被布兰顿视为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理由、表达与哲学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兰顿在这篇论文中回应了"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概括介绍了其推理主义的基本思想.布兰顿将哲学视为广义的认知性事业和自身反思的事业.概念本质上是规范性的,因此判断和行动表达了属于我们的承诺.哲学研究的主题是规范性和推理.哲学的任务是表达性的,阐释性的,即从给出和寻求理由的社会性实践开始,去理解概念性的规范和活动的条件、本性和后果,我们使这些规范和活动成为可能,而这些规范和活动也使我们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3.
陈亚军 《哲学研究》2012,(1):69-77,127,128
继奎因、罗蒂、普特南之后,当代实用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布兰顿的语言实用主义①是新实用主义的最新代表:它用理性建构的方式,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将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一种更加精确的哲学语言展示了实用主义的当代学术价值。本文旨在阐明布兰顿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实用主义者,罗蒂力图把实用主义与欧洲大陆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结合起来,批驳传统的"系统哲学""镜式哲学"以及后来的"分析哲学",提倡"后哲学文化",这对鲍曼的音乐哲学和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鲍曼是加拿大布兰顿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是活跃在当今国际音乐界及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家和音乐哲学家。鲍曼的音乐哲学和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新实用主义倾向,并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楚简<亘先>为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据整理者李零的说明,属道家资料.本文之作,即在此一前提下,论述<亘先>中所显示的哲学问题主张,并由此得以一窥战国时期道家对于某些哲学论题曾有过的讨论.在论题的探究中,分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旨在论述<亘先>之哲学理解;第二大部分是就亘先中与老子及其后学的发展论述,并藉此推定<亘先>一文的时代哲学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是依据庞朴的简序,对<亘先>一文的理解与诠释.第二部分主要是就与<亘先>哲学观念相关,同时又在<老子>及其后学中有过不同的主张与论述为主,大抵有"恒、先"、"无有"、"气"、"或、欲"等几个哲学论题.  相似文献   

6.
刘高岑 《哲学动态》2005,(11):30-35
心理意向性论题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塔诺(F.Blentano)引入现代哲学.20世纪前半期的意向性研究主要在现象学传统中展开.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语言哲学的逻辑演进,以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心理意向性则成为当代心智哲学的重要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意向性更进一步成为当代哲学探索人类心智的性质、构成、特征和归属问题的焦点.当代西方心智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众多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意向实在论,二是意向工具论.本文首先阐明意向性论题的内涵及其在人类心智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然后考察当前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两种代表性理论,并扼要评述它们在人类心智研究中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海外书讯     
《世界哲学》2009,(2):160-160
牟博主编的《中国哲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一书最近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社Routledge出版。该书是第一部较全面论述3000年来构成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运动和主要论题的英文学术参考书,其各章由国际哲学界对所述主题发表过系统论著的专家撰写.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的现象学对于梅洛-庞蒂的一项重要启示在于,揭示了世界论题是一个在哲学上先于其他一切论题的首要论题。世界总是一个已然在先不可剥夺的事实,哲学家的一切探索总是处于各种关于世界的原初经验之中,开始于对"世界"现象的回望、发问和最原初的见解,而复归于各种哲学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9.
库恩的错误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库恩的一份遗产 托马斯·库恩的遗产呈现出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尽管库恩对20世纪最后的30余年的科学哲学是最有影响力的,但事实却是,在科学哲学中并没有明确的库恩学派.而且最有库恩特色的论题(不可通约性论题)不再被认为像库恩所宣称的那样,是具有哲学意义的论题了.  相似文献   

10.
牟博 《世界哲学》2004,(5):40-40
通过对戴维森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论题的说法与道家哲学的求道传统的一个交锋-交融型的比较分析,我旨在讨论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的一个全面性论题之有效性,该全面性论题包括下述两个子论题:1.真理概念作为关于哲学探索目的之解释性规范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2.真理概念作为哲学所探索的其它重要事物(例如意义和命题性思想)的解释性基础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