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振 《法音》2009,(10):11-13
正佛教倡导和平,更以慈悲救世的行动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慈悲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  相似文献   

2.
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以佛教智慧启发众生、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求得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佛教的慈悲精神佛教被称为慈悲的宗教,…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5,(11)
<正>一、合作与发展——佛教和平论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在主旨发言中说,佛教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体现在和平、智慧、慈悲和中道。尤其"和"的精神为僧俗所推崇。"和"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尤以慈悲、平等、和平、智慧的教义赢得世人的尊重和信奉。2000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和平运动不断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迎来了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成立十周年纪念。我愿借此机会,向庭野日敬总裁和长沼基之理事长表示衷心的祝贺。十年前,庭野先生满怀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教务、推动世界宗教和平运动的同时,高瞻远瞩,创立了“庭野和平财团”,以期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扬人类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无始无终的时间河流里,十年不过是一弹指顷。然而,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各种和平力量的团结奋斗,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和平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和平的前景越来越光明。对于全世界大部分人来说,和平不再是一种憧  相似文献   

5.
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值此金秋时节,我很荣幸参加第二届中美加佛教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觉悟在人间"。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观音菩萨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当下,我们倡导佛教众生平等、慈悲圆融、中道和平的理念,弘扬观音精神,践行观音信仰,以观音菩萨的慈悲甘露,化解人类生存与道德信仰的危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可谓责无旁贷,迫在眉睫。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4,(12)
正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佛教已传遍世界各地。佛教不仅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著称,同时也因其中道、慈悲、和平与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赢得世界广泛的尊重。佛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佛教教团对内要求"六和敬",对外主张非暴力。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的世界传播史上,从未因自身原因和传教而发动战争,相反,佛陀和历代祖师在延缓、消弭战争或有效医治战争创伤、和谐社会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佛教是一个重视文化交流、以  相似文献   

7.
圣辉 《法音》2002,(11):3-4
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佛陀就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佛教是一个主张和平、奉行慈悲、实践平等友善的伟大宗教。两千五百多年来,我们每一个佛陀的弟子严格地遵循、实践了这种慈悲的精神与和平的思想,使得佛教成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用武力传播教义的宗教。在佛教的历史上没有一页是被战争者的火焰燃烧过,或被异教徒屠城的浓烟熏染过,或被充满宗教仇恨的无辜受害者的鲜血染红过的。佛教挥举的武器只是一把智慧之剑;佛教承认只有一个敌人,那便是我们人类内心的无明烦恼“贪、、痴”。因而在我们人类的文明史上,佛教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成是和…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为纪念佛陀诞辰,传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佛教慈悲、智慧的理念,传递佛陀圆融、中道、无我的精神,促进世界和平、人类福祉,2023年5月26日(佛历二五六七年,农历四月初八),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办佛诞节庆祝活动。同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贺信,向全国佛教界致以节日祝贺。贺信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9.
明生 《中国宗教》2014,(6):50-52
佛教界通过大力宣传佛教慈悲精神,培育社会大众的慈悲价值观,提倡慈善管理思想和理念,完善组织的管理制度,弘扬佛教爱他利他精神,赢得了新时代的青睐,在世界文明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明生。  相似文献   

10.
庆祝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2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在讲话中指出,“中宗和”成立十年来,高举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为发展同世界各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往来与交流,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3月“中宗和”换届以来,认真贯彻贾庆林主席在接见“中宗和”二届一次会议全体委员时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开展同世界各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往来与交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学诚 《法音》2006,(9):3-6
尊敬的大会主席:尊敬的世界各国的宗教领袖们:三十六年前,世界宗教界的伟大先贤们以慈悲和博爱、智慧和勇气共同缔造了世界宗教和平会议(WCRP),以宗教智慧的火炬,照亮了人类共建和平的康庄大道。今天,当我荣幸地与在座诸位宗教领袖们一起探讨这个对世界人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永恒价值的大会主题时,我对创立世界宗教和平会议(WCRP)的世界宗教界的伟大先贤们表示由衷的钦佩;对几十年来不辞辛苦为人类和平事业殚精竭虑、默默奉献的“世宗和”委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作为“世宗和”中国委员会的一员,作为致力于人类和平事业的后继者,…  相似文献   

12.
一、为和平事业奋斗终生先师圆公大师的一生,是为和平事业奋斗的一生。当1931年9.18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东北三省领土,屠杀中国人民的时候,大师即以中国佛教会主席的名义,致书日本佛教界,希望日本佛教徒,本着释迦牟尼的慈悲救世主义,“各出广长舌相,共奋无畏之精神,唤醒全国民众,条陈贵国政府,制止在华军阀之暴行,遵守国联之议  相似文献   

13.
陈星桥 《法音》2001,(11):10-13
当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社会财富空前增长,但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贫富差距加大、价值失范、不同文明的冲突与局部战争不断等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与加强环境保护,依然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而佛教慈悲平等、缘起性空、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思想正是促进环保与和平的良方。为此,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代表在新世纪之初的金秋再次聚首北京,共同探讨和呼吁环保与和平,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10月27日上午,中国、韩国、日本佛教界代表在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下共同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副…  相似文献   

14.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们海峡两岸的信徒,云集在您的真身舍利座前,向您礼拜,向您赞颂。您融合了我们两岸信徒的心,在您的慈威庇佑之下,我们感受到您的光明,照耀着我们;我们体验到您的慈悲,护持着我们。慈悲伟大的佛陀!我们要诚恳的告诉您:人际间的浩劫,祈盼您来拯救;世界上的和平,祈盼您来维护。我们人间的苦难:刀兵凶杀、天灾人祸;人类心灵的险恶:贪愚痴、欺瞒诈骗。祈求您给我们力量———让我们能够净化世道人心,让我们能够改善社会风气。慈悲伟大的佛陀!摩揭陀国和越癨国的纠纷,不就是靠您化干戈为玉帛吗?您的祖国迦毗…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欣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之际,为了进一步加强沪藏两地佛教界的友好交往,深化合作以促进彼此共同发展,同时也为了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支持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诚 《法音》2014,(6):8-9
正佛教思想以其对世界规律的智慧和深刻洞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以慈悲和平的精神倡导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在当前形势下,佛教思想对抵御宗教极端主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宗教极端主义是极端主义盗用宗教旗号,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偏激的阐释,用绝对化的观点煽动宗教狂热,制造教派之间、宗教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其本质是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但由于它以宗教形式和宗教语言来包装,对一些普  相似文献   

17.
王丽心 《法音》2005,(9):47-47
本刊讯9月2日上午,北京灵光寺与日本京都灵云院缔结友好寺院暨中日共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灵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灵光寺方丈圣辉法师与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徐远杰司长等热情接待了前来参加这一盛事的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住持则竹秀南长老及所率领的140人的代表团。10时30分,首先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由圣辉法师主法。他在讲话中说:中日两国佛教徒代表在象征佛陀慈悲、智慧、和合的佛牙舍利塔前,共同祈祷世界和平,因缘殊胜,令人欢喜赞叹。此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欢庆时刻,则竹长老…  相似文献   

18.
庆祝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2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在讲话中指出,"中宗和"成立十年来,高举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为发展同世界各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往来与交流,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7,(10)
<正>自1995年第一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启了中韩日佛教交流新篇章。时至今日,成功召开第二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首尔大会,三国佛教界代表继承和发扬"友好、合作、和平"的主旨,向三国人民传达祈愿世界和平的心声。本次首尔大会,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也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加深友谊、深入交流、团结合作、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机。期间,三国佛教界代表在首尔奉恩寺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虔诚祈愿佛陀慈悲加被人类"地球村",让在反目对立、暴力战争、贫困疾病、天灾人祸中受苦受难的人们得到健康幸福、和平安宁。  相似文献   

20.
慈悲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菩萨戒的制戒宗旨。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含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重内容,意在止恶、修善、度众生,均未离开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的本质,故而彰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菩萨戒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戒律,以戒为名是将佛教的慈悲精神以戒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制度的强制性保障慈悲精神的践行。《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以"孝名为戒"和慈悲精神贯通全文,处处强调"孝顺心"、"慈悲心",使《梵网经》脱颖而出,成为菩萨戒根本经典,也使梵网菩萨戒成为菩萨戒四大体系中最流行的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