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关注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儿童的生活状态是灵活,开朗,充满想象力和快乐的,不受限制和约束的,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童是不完整的儿童。儿童的生命发育需要自在轻松和照料滋养,需要天然的的环境,需要整体的、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艺术教育理论认为,儿童艺术教育包括初步的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艺术欣赏教育是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艺术欣赏教育一直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相对薄弱,甚至被冷落的一个领域。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重艺术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培养,关注的是活动后的结果。这使得我们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变成了一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3.
董俊 《美与时代》2014,(12):53-54
广告设计是以人为本有目的性的活动,应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主,随其俗,投其所好。平面设计的要求是美观,能够传达想要表达的意图。儿童神秘的内心世界和儿童画风格中童真自由的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呈现着与设计艺术互动发展的新局面。儿童画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并不仅仅是仅限于儿童创作,类似民间绘画、涂鸦艺术,儿童画所展现出的是一种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它的成长标志着一种新型艺术形式的扩张。  相似文献   

4.
绘画艺术疗育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工具之一,为儿童对外交流和沟通搭建了桥梁,在心理咨询、(特殊)儿童教育等邻域都有着显著的成果。以儿童的绘画艺术疗育中的"望闻问切"的个案为例,通过儿童对其作品的自我解读和艺术治疗师对其作品的分析,探究儿童绘画艺术疗育实际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使其能更广泛地运用到儿童教育领域中。  相似文献   

5.
儿童题材被广泛运用到古代的佛教艺术中。为了厘清其在佛教艺术中出现的原因以及所起到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完善对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佛教艺术本身、政治、现实生活和视觉审美四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儿童题材广泛运用在古代佛教艺术中既是佛教思想自身发展传播的诉求,也是教育和抚慰儿童的需要,更是佛教艺术走向现实生活,实现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夙愿。从构图上看,儿童题材的运用能够丰富画面内容使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平稳均衡,更具审美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儿童主题类创作在艺术表现语言和丰富的题材上都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形式和风格,现当代绘画的儿童题材创作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理念上都有空前的发展。涌现一批画家对儿童形象情有独钟,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现当代儿童形象的代表性画家,如唐志刚、陈可、刘野、曾健勇等,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解读艺术家以及当代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现象,问题的关心和思考;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童年类主题创作在水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影视作品中的"儿童美",既是影视作为艺术的主观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儿童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存处境和精神面貌,因而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价值。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儿童美",首先要构建起对儿童的尊重;其次要通过"外"与"内"相结合的方法,塑造出体态健硕、性格健全的儿童——这样的儿童形象也是现实中人们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年龄儿童音乐欣赏后的情绪判断及想象,结果表明:儿童对喜悦、悲伤两种艺术情绪判断正确率呈极显著差异,学前儿童情绪判断正确性喜悦大大高于悲伤。进入小学学习后的儿童对悲伤情绪判断正确率迅速提高。儿童想象指数随年龄缓慢增加。情绪正确判断人数与产生想象人数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现今,儿童题材中国画经常出现在各类美术展览中,受到观众的喜爱与赞美。文章以当代工笔重彩画家周雪为个案,从其画面中的儿童形象本身、动物造型、色彩运用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探究儿童题材绘画的趣味性所在,解读画家的绘画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儿童美术与民间美术这两支独特的艺术奇葩,以稚拙夸张的造型、鲜艳热烈的色彩及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所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独特的美学享受。儿童美术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能够有效将审美和创造、情感合而为一。儿童能够利用绘画的方式展现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他们以自己异于成人的独特方式,将稚拙的画面与富有节奏感的高纯度色彩结合,形成了儿童画鲜明的艺术特征。民间美术是生产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创造,蕴含"乡土味",生动有趣,雅俗共赏,同时也具有民俗性,带有民族文化特征,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对比两者,就会发现它们在造型、色彩、构图以及绘画形式美感、情感等方面具有很多共通相似处。就两者之间的相似特点进行浅析及探索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指在注重单独的艺术学科对话的同时,还要注重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贯通,将艺术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辅助手段,通过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相沟通的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感觉、人文素养和创造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欢欢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参与的以"生态式艺术教育"为理念的4年课程的课堂实录总结以及艺术作品分析,从感情成长、智慧成长、生理成长、知觉成长、社会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七个方面,来呈现生态式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儿童整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儿童的艺术表现是极端个人化的没有任何两个儿童的艺术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儿童美术教育有两种功效:一是让孩子表达自我,二是作为调整自我的工具.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鼓励孩子自由地表现大胆地创造.美术活动可以和谐地统整儿童的思想、情感、感受力(视觉触觉等),使儿童和谐地成长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比完成品(作品)更重要.我们所说的自然竞争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启发、激励等策略,激发儿童表现自我、感受生活,认识世界、主动思考、积极上进的内驱力,使儿童做得越来越好,各方面越来越统整、和谐,达到一个健康成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儿童绘画不仅是儿童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外在表现,也是通过绘画表现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途径。儿童绘画就像是人类原生艺术的开端,这种原始的对美的内驱力促使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表达。儿童艺术品的创作过程是儿童第一次用画笔等工具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他们的绘画作品体现出来艺术作品的相关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世界,引导他们今后的艺术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依靠直觉能够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能够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能够体现美的自然法则.但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材内容脱离儿童成长实际,不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要改革儿童美术教育,就应该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儿童的直觉表达.  相似文献   

15.
周艳秋 《美与时代》2007,(7):118-122
艺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开发儿童潜在的创造力."以艺载德,以艺促智",抓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让儿童参加美术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睢宁儿童画是江苏睢宁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朵艺术奇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儿童内心所具有的天真浪漫世界。本文立足于睢宁儿童画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睢宁儿童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园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渗透式领域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在幼儿艺术教育方面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全面的人格,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整体观、生态观、创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因此,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叉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并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幼儿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是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龄前儿童手脑的配合处于适应与发展时期,绘画的内容从成人的角度来看更像是涂鸦,但其内容反映了儿童所处的状态和对自我与外界的认识。绘画是儿童表达对外界和自我认知的方式,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绘画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呈现出由线条到图案、由单一圆形到几何组合的趋势。家长或教师应选择适合儿童绘画的环境和材料,细心观察儿童的绘画过程,仔细领会他们表达的内容。在理解学龄前儿童不同阶段的绘画艺术特点后,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绘画内容,了解儿童对外界的所看所想,为发现儿童目前的不足和未来的培养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自原始时期到今,发展源远流长,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儿童画教学应该去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让儿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及其绘画方法、绘画形式。同时,儿童画本身也具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如何将国画的精深技艺融入到儿童画当中去,是儿童国画教学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在群体性审美跌落的今天,绘画的视觉艺术审美判断快速地也被各种媒体媚俗、紊乱的大众娱乐挤向边缘,甚至滑至谷底,形成国民审美盲区。重温陈永镇等艺术家的儿童插图或儿童连环画,从艺术本体上分析其绘画语言与技法,在原点上寻找视觉观看高度,对于儿童的审美启蒙,对于重建国民的审美教育,构筑民族崛起所必需的价值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