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笔淡彩画技法是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最主要的表现技法,作者从事高校教学已有12年之久,一直从事手绘效果图技法课程的教学工作,手绘效果图是一门较为基层的专业课程,但是手绘效果图也是集智慧、经验、手法、技巧于一体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学生掌握钢笔淡彩画技法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程应落到实处,与文化精神、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同步发展,以此对环艺专业基础写生课程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期对本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立体构成课程改革的现状和特征,探讨其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影响,并探索立体构成课程改革的各种方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促进作用。提出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环艺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培养,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尤其是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彩画是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其特殊的艺术语言与技法表现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而且对其他课程学习也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高校美术学水彩画教学中,专业教师要紧随教育发展形势,积极改革传统水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有效开展创意思维训练,使其能够和其他课程模块进行衔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众多室内设计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制作和表达。多媒体软件使室内设计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省时,同时还能够节约设计资金的投入。利用多媒体图像技术,可以更好地把设计者的观念、想法等传达给客户,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效果图的修改,使效果图更加真实、直观、准确,这是传统室内设计效果图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张咏梅 《美与时代》2013,(1):118-120
良好的视觉艺术教育使人们的思维不会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之上,能够引起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思考。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视觉艺术教育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在高校的不同专业增设视觉艺术教育课程。对各专业学生进行的视觉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必要的。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去探索一种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方式,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写作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要对课程结构进行创新,不仅要注重本专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要打破专业壁垒,注重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前瞻性,开设高端技术课程。另外,地域文化是课程结构创新的重要资源,要在继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8.
建筑写生是学生进入手绘快速表现课程学习的过渡性训练科目,它有别于绘画类专业的风景写生课,更强调训练学生准确表现空间构成、结构比例、环境尺度与掌握表现技巧的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环艺设计专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现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生技能进行课程结构、方法、知识点等方面的探讨。写生是最易将学生引入自然的课程,他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写生训练了解建筑的结构、造型、比例、透视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这些未来的设计师在自然中感受到认识的升华,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以及手绘能力。  相似文献   

9.
素描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多年来一直延续着纯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体系,使得素描课与专业课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借鉴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设计专业所应具备的能力出发设计素描课程内容,使素描课的学习不仅掌握造型方法,还成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0.
邪教通常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反党反社会的罪恶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邪教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为了全方位地对邪教及其本质进行揭露,公安院校应该根据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反邪教课程。反邪教课程设置方式,可以通过区分专业,设置专业必修课、专业通识课和公共基础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在反邪教课程的教师团队建设上,可以校内公安学、法学专家的教师团队为依托,充分利用校外反邪教专家和转化的邪教组织成员。同时,公安院校应该创新反邪教课程形式,将反邪教课程与公安学、哲学、法学课程相关联,通过知识竞赛、实践调研等方式,实现反邪教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专业的美术教学或者非专业的美术教学中,色彩都是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首要的造型要素,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色彩方面的审美、造型表现、情感表达和创造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对色彩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通过色彩进一步认知世界。文章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小学教育专业中色彩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总结概括了小学教育专业目前色彩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教学思考和建议。进而提高小学教育专业色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芬 《美与时代》2014,(3):50-50
虚拟试衣系统是指通过立体视觉原理获得或根据顾客身体的三维信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构造顾客身体的三维模型,而大量的服装效果图像存储在计算机内,顾客可以通过浏览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然后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原理,把顾客自己选择的服装“穿”到顾客的三维身体模型上去,实现二维服装到三维人体模型的映射,并显示出顾客人体三维模型的着装立体效果图。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不仅通过试衣系统使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服装的最终效果,也可以使设计师和顾客之间有更好的交流,顾客也可以针对效果提出更适合自己着装的建议,运用试衣系统做出更适合顾客的高级服装定制作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图已成为设计灵感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在电脑绘图之前,设计理念和设计构想通过传统手绘效果图呈现出来。但信息技术的出现,电脑效果图以效率高、速度快、直观视觉效果好等优势赢得设计者们的喜爱,而手绘效果图则逐渐被淘汰。但任何一种效果图的呈现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缺陷,于是,电脑效果图和传统手绘效果图制作的结合,成为未来效果图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手绘效果图是设计师用来展示设计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它也迎来了重大的改革契机。文章结合相关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方式,针对创新思维下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进行探讨,为手绘效果图的创新思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室内设计师能通过数字软件将创意构思形象化,它是一种比传统手绘效果图更逼真的表达方式。介绍使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室内效果图表现的流程,并总结出一套提高效果图表现质量与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环艺专业是艺术、建筑、园林融合的交叉学科,是目前艺术设计学院生源最多、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之一。环艺专业重在研究室内外人居环境的艺术表现,以科学实用为基础,以艺术审美表现为基本目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环艺专业教学中对本专业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焦点。传统古村镇因其形成背景、历史成因、文脉传承等方面对中国传统人居文化具有较强积淀,对其展开调研,并将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在文脉梳理、典型性设计符号提取、图像学意义的基础上,将调研结果运用到环艺实践教学中,对提升学生专业设计能力、辐射社会人居空间文化有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图形创意》是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很多独立学院都开设了本门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筑形能力。教师应遵循独立学院的性质、培养目标,在深入了解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心理特点和本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图形创意"课程可以从图形灵感的捕捉、创造性思维的炼成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三方面着手进行对该课程教学的研究,以便今后更好的投入教学。  相似文献   

18.
张伟 《美与时代》2014,(12):69-69
艺术设计基础课不仅能培养学生造型能力,更能带来新的设计观念和创造能力,本文主要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着手,对目前的教学模式做一些尝试,探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方法,提出基础课程应以“艺术的思维与表现”中心,结合社会需求,使学生对造型与表现及思维的认识上升到艺术审美的高度,挖掘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所能承载的全部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林鲲 《美与时代》2013,(7):125-128
包装设计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支撑专业技能的骨架。但是在这门课程的实施中往往偏于理论教学而缺乏了它应有的实践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包装设计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进行"一体化实训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手机和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网络学习成为高校学生新的生活学习方式。智能移动设备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让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更加多样化,微课程由于授课时间短、内容紧凑的特点,借助网络智能移动设备在线学习成为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提出运用微课程改变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提高环艺设计专业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