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奉献     
傅真 《天风》2006,(4):28-30
什么是奉献?奉献不是减少而是得到神的极大福分。神的极大福分,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信仰生活上,使我们更加信靠主、更加热爱主、更加仰望主;在灵性生命上,使我们更加长进、更加成熟、更加丰盛;在与神的关系上,使我们与神更加密切、更加亲近、更加和好,与神同心、与神同行、与神同在,达到神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一、什么是奉献? 保罗在罗马书第12章第1节,要我们将身体当作活祭献给神。“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这句话,现代中文是这样翻译的:“把自己当作活的祭物献给神。”这里把身体译作“自己”更为恰当。这说明我们献给神的不单是“身体”,而是包括身、心、灵在内的整个自己,整个人。我  相似文献   

2.
进堂     
北国的初冬寒气袭人。傍晚,我们刚收工走进村口,就听到教堂的钟楼上传来打二遍钟“当、当、当……”悠扬的声音。暮色中看见进堂的人们加快了脚步。这些日子,我虽很忙,但还是坚持每日去堂里。不知道别人把进堂作何看法,也许有人把它当作生活的累赘;也许有人以它为一...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人民欢庆解放十五周年的时候,我看到生活在今天新社会里的孩子是那么幸福,真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他们在党和人民政府的精心培育下,一个个在健康地成长着。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受着崇高的共产主义教育。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使我不禁回忆起解放以前在北京“仁慈堂”里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4.
我家住在长春市。我爱人叫丁文光,是长春市第二玻璃厂工人。我们有六个孩子,大孩子在中学读书,二的、三的也都上了小学。每当我看到孩子戴上红领巾、背上书包上学的时候,每当孩子在我身边唱歌玩耍的时候,就深深感到了他们的幸福,同时也想起了解放前我在长春市仁慈堂十年的苦难童年。  相似文献   

5.
天主的仁慈与慷慨——读“葡萄园工人之喻”方济各读经:“天国好比一个家主,清晨出外,为自己的葡萄园雇工人……这样,最后的将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成为最后的。”(玛20:1-16)读了这段比喻,真令人赞叹天主的仁慈与慷慨,也使我们领悟到,我们一生所受的无数...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教会是神的家,也是一个身体。 如何能使广大信徒真正在教会中体会到,自己是一个身体体上不可缺少的部分,过肢体的生活? 那种只有“进堂点点头,离堂拉拉手”的情形,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了。 上海景灵堂本着圣经的教导,发动并依靠广大信徒,建立了一个信徒联络、探访网络。他们的做法能否给我们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7.
往事抒怀     
上海的教会在沉寂了13年后,于1979年9月2日,首先在沐恩堂举行复堂礼拜。 这是一个阳光普照、轻风吹拂的好日子。早晨,我催妻子换上我们各自最好的衣服,满怀感谢赞美的心,欣然前往位于市中心的沐恩堂。 走在街上,妻子问我:“今天去礼拜的人会多吗?”“可能不多,也可能多。”我模棱两可地回答她。妻的询问,勾起了我往事回忆的思绪。那  相似文献   

8.
曾多次听到修女谈到在堂口生活时,要面对许多压力。我也不敢轻易否认,但不同的对待方法会有不同的体会,更重要的是能否变压力为动力。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愿借回顾十三年的奉献生活(除培育阶段与在修院服务外,其他时间皆在堂区服务),试谈以下几点拙见,作为抛砖引玉,望“有心之士”慷慨分享“生活经验”,以互勉互励,携手并肩共修此生。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智者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堂商业管理课上,教授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我手里有一个杯子,杯子下面有一个小洞,漏水。请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补好杯子的办法,使之滴水不漏。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想出其他可以解决杯子漏水的问题。”随后,他又说:“事成之后,最智慧的人可以得到100美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0.
在天主的仁慈眷顾下,中国天主教宜昌教区江陵县天主堂,又从“文革”的废墟里站起来了,开始了她的新起点。也给古城荆州又镶上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宜昌教区在武汉市中南神哲学院学习的学生,应邀参加了该堂12月8日的复堂大典。一踏上古城荆州的土地,就仿佛出征的儿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平日,古城风貌只能在荧屏上、小说间领略,今日身临其境,倍觉又是一番天地。新奇的感觉瞬时油然而生。然而,我们也顾不得欣赏这曾设州置府的古城风貌,一行九人在接站神昆的引导下,匆匆地随着人流,向目的地——坐落于城南门外的圣母无原罪堂赶去……  相似文献   

11.
“谦受益,满遭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自古以来,谦虚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从我们信仰的角度出发,纵观《圣经》,主耶稣基督也给我们立下了一种谦卑的表样。“约旦河受洗”,耶稣以一种谦虚的心态向想要阻止他的若翰说:“你暂且容许我吧!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玛315)到后来,他甘愿服从上主的旨意,受苦受难直至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始终给我们留下了一副自谦自卑的形象。而仁慈的圣母更是一心按照主的圣意安排自己的生活,在领报时就谦卑地自称是天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路13:8)彰显了圣母一生度听命与服从的生活。那么,作为一名基督徒,更应该以一颗谦卑之心来常常反省自己,做到不骄不躁,谦虚好学,和以待人,真正树立起基督的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一、在“究元决疑”的生命进路上一个在十八、九岁时两度“几取自杀”的人,过了三十年,在一次历险后说:“……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漱溟最近文录》,中华正气出版社1944年版,第69页)这几近狂易的精神情态在常人看来是可笑的,而且即使是与之相知颇深的熊十力,也致书以“发疯”、“狂妄”相讥评。然而,它终是梁漱溟独异生命格范的真切表露。他回答他的朋友说:“狂则有之,疯则未也”。  相似文献   

13.
正1979年9月9日,上海第二个开放的教堂、南市区的清心堂恢复礼拜了。教堂琴师马老师的一个邻居是我同事,他悄悄告诉我:"教堂开放啦!真的,不过开放那天凭请柬才能进教堂。"我家以及我们周围的人都不是信徒,我既没听到过别人向我传福音,也从未见过圣经。不过有股力量召唤我要进入主耶稣的门,我想没有请柬我可以借本圣经进教堂。我有个朋友家里有一本圣经,  相似文献   

14.
某国王把国中所有人征为兵士,只剩下两个平民:一个瘸子和一个瞎子,他们各自单独生活。国王要为儿子举办婚宴,邀请了国中所有人,唯独冷落了两个平民———那瘸子和瞎子。两个残疾者被激怒了,决定设法报复国王。国王有一个花园。瞎子远远地喊瘸子:“那宴会上难道不该有我们的食物吗?来吧,让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瘸子问:“怎么治?”瞎子说:“进他的园中毁坏东西!”瘸子说:“可是我腿瘸,动弹不得,怎么办?”瞎子说:“是啊,我也无法看见,怎能到那地方去呢?让我们合计合计。”瘸子从身边拔草编成一条绳,扔给瞎子,说:“抓住绳子,到我这儿…  相似文献   

15.
圣母玛利亚不仅是义人、无罪者的母亲。圣母曾向圣女彼利日大说过:“为一切罪人,只要他愿意改恶迁善,我也是他们的母亲。”一个决心改变过去生活的罪人,一旦投奔到这位仁慈之母的膝下,你将见到她会比任何人间的母亲,比任何时候更迫切地把他紧紧抱在她胸怀中,帮助他、提携他。为此,谁有意进入这位尊严母亲的孩子们的行列中,他首先应当弃绝罪恶。《箴言》31、38告诉我们:“他们站起来了,她的孩子们。”圣老楞佐Richard de Saint Laurent)要我们注意这句话的结构:首先是说“他们站起来了”然后才说:“她的孩子们。”他继续说:这  相似文献   

16.
早晨起来,我习惯性地去开电脑,却发现它没反应,连试3次,依然如此,电脑“罢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它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最忠实的“爱人”,每天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电脑,进邮箱,上QQ,看看摄影图片、时装、美食或阅读一篇小说,有时也写写稿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2004,(4):26-27
今年5月24日,广东汕头教区潮州市圣母进教之佑堂热闹非凡,隆重举行“庆祝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暨建堂落成一百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问题的历史及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医学条件下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安乐死”即为“快乐的死亡”或“尊严的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丛生的领域 ,因为这不仅在“听任死亡”、“仁慈助死”和“仁慈杀死”等问题上关涉到种种道德问题 ,而且由于道德问题 ,在安乐死的立法问题上也疑云重重。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倡导慈善、推广慈善、鼓励慈善。慈善是伊斯兰教的起点和终点[1],是穆斯林信仰的完美体现。它既包含在五项基本义务之中,又覆盖了全部,是伊斯兰教内与外、信仰与行动的结合,是穆斯林信仰与品德的展示。一、慈善的含义慈善包括“慈”和“善”,“慈”即仁慈,属于真主99个尊名中的一个,是真主的属性。穆斯林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念“泰斯密”(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目的也是为了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仁慈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做人当如叶澄衷",这不仅因为叶澄衷是十九世纪末期的"五金大王",经营着涉及五金、火油、钢铁等多个行业的商业帝国,更因为他身为巨富,仍怀着一颗仁慈之心,为中国教育及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首善之人"。1840年,叶澄衷出生在宁波镇海县一个贫苦家庭。六岁时,父亲去世,生活更加没有着落。节衣缩食读了半年书后,母亲再也拿不出学费,他只好辍学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