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活泼可爱,天真无暇,教师最大的任务是让幼儿充分享受他们快乐的童年生活。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的关心、接纳、理解和支持的情感态度是直接影响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的关建性因素。《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要求,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幼互动。”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教活动中的重要使命就是点化和润泽幼小的生命,而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在2006年冬天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幼儿教育《纲要》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季湄把改变幼儿的思维方式提到了幼儿教育的日程上。同时,还要求幼儿园要在游戏的基础上,把各种课程开展起来,反对在幼儿课堂上进行单一答案的“灌输式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如何让幼儿教育充满色彩,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良好的沟通是关键.本文以“美丽的条纹装饰画”为例,浅谈幼儿教育课堂的沟通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学前教育的进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已经基本实现了幼能有所育。在现阶段幼儿教育教学中,怎样使幼儿园教学达到“优育”,是所有幼儿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推动幼儿教育质量走向更高层次的同时,我们会发现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幼儿教师要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建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优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一、幼儿美育的发展现状1.美育观念过于片面化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美育也被称为“幼儿审美教育”,以审美形态和美感熏陶幼儿,实现幼儿素质教育之发展,是幼儿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对幼儿美育之开展予以目标规定:“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强化和引导幼儿对美的感悟,让幼儿对美的感觉逐步萌生,才能让幼儿的美育开展得以渗透和强化,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美育之开展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关于3—7岁幼儿观察后讲述能力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幼儿观察后的讲述能力的调查,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教研究室与北京、天津、山东、湖南、广州、贵州、重庆、成都、兰州、辽宁等地区幼教工作者共同进行的“幼儿言语发展和数育”研究中的一个子项目;目的是了解幼儿根据表象进行讲述能力的现状,探索其间特点和年龄差异,并联系其他子项目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研讨幼儿口头表达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和规律,为幼儿教育工作实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综观目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前景不容乐观。现行的音乐教育存在以下误区;一是音乐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的灌输和训练,而忽视了幼儿的能力、个性等整体素质的培养;二是音乐教育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研究幼儿的“学”,教师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幼儿,限制了幼儿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种种误区不仅在农村存在,在城市也较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制约着教师对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另一方面,现行的教育大纲和教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潜能的充分发挥。解决的策略是改革现有的音乐和方法,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中心来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社会力量办园正逐步上升为主体,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园的局面。幼儿教育事业的“社会化”局面逐渐形成,但伴随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乡镇和山区,幼儿教育的门槛设置偏低,专业性差,严重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强国之本,在于重教。而幼儿教育是根基的教育,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坚持育人为本,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表达的就是“育人为本”的价值诉求。现将我园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这就是说,环境设置的真正意义在于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墙壁”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幼儿园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成为幼儿教育教学的现代理念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岳静 《思维与智慧》2022,(22):52-53
<正>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则谈不上爱。”对于幼儿来说,尊重就意味着对他们信赖、信任与鼓励,也是对幼儿最真切的关心与关爱,更意味着尊重和遵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尊重幼儿成长与发展呢?结合自身从事幼儿教育实践与经验,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必须高度关注他们交往能力的培养。笔者尝试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现实生活,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3.
理想的教育是人的教育,理想的幼儿教育是人格的完善。应然的幼儿教育是尊严与幸福的结合,而在实然的状态下幼儿是否享受到了尊严与幸福呢?但看今天的幼儿,随时被催促着快快长大,他们马不停蹄的奔跑着,奔向我们的成人社会,他们幸福吗?因此,本文呼吁成人社会多给幼儿些心灵的关怀吧,让我们入下自我,让我们从孩子出发,等一等我们的孩子,听一听她们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想象力是人们从事一切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通过音乐教育,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想象力,是幼儿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前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主管儿童音乐教育的官员里斯蒂安·霍尔伯格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比技巧更重要”。这是他从事十一年儿童音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是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素质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发展。因此,艺术教育的培养影响着幼儿全面发展进程。1.创设宽松、自由、开放、鼓励的艺术环境。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奥尔夫特别强调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学习环境,他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幼儿绘画的“知”、“见”矛盾历来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此现象的探讨,用得最多的是绘画遮挡关系的模型。该文主要介绍关于幼儿物体遮挡的绘画及幼儿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归纳出关于幼儿把遮挡关系绘画成“分离”的三种原因,同时对幼儿画中的“知”,“见”矛盾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关于幼儿绘画的“知”、“见”矛盾历来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此现象的探讨,用得最多的是绘画遮挡关系的模型。该主要介绍关于幼儿物体遮挡的绘画及幼儿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归纳出关于幼儿把遮挡关系绘画成“分离”的三种原因,同时对幼儿画中的“知”、“见”矛盾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和智慧的文字符号系统.汉字以其特有的隐喻性,象形表意,精深含蓄,引人深思,发人联想,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这是世界上其它文字所无与伦比的。日本幼儿教育专家石井勋经实验证明:汉字象一幅幅形象各异的图面,便于幼儿右脑的整体识别.一名弱智儿童学了一年日本拼音字母还记不住,而每日一个汉字却能牢记,从而提高记忆力与辨别力,较快地认识了日文“假名”.  相似文献   

19.
2.5岁至3.5岁为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年龄,了解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家庭教育倾向,有利于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背景,以便巩固发展家庭中的良好教育,培养、训练家庭教育中忽视的幼儿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教育行业发展也较为迅速,且教育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最典型的就是幼儿教育模式。近年来幼儿教育行业兴起,且出现的都是私有化教育单位,而教育内容多是以文化课以及艺术课为主。今天所要探讨的就是以幼儿专业为主,就业为导向的美术课教学方法,对其方法的创新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