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与西方世界处于尖锐的政治对立之中。在外国哲学研究领域,唯心主义和被视为美国官方哲学的实用主义受到了严厉批判。在此背景下,外国哲学翻译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全国总书目》的资料,50年代前期外国哲学翻译出版有以下两个特点:1、翻译、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出版物占绝对多数;2、译自苏联的哲学读物居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香港法住文化书院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香港喜耀教育文化基金会协办的“‘唐君毅思想与当今世界’研讨会暨‘唐君毅著作选’出版纪念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内地和港台及新加坡的学者六、七十人参加了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李景源教授在开幕式大会上致词。他对现代新儒家代表之一唐君毅先生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投稿须知     
正《世界哲学》于1956年创刊,迄今已有60年历史。本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中央级外国哲学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注重外国哲学研究的原创性,以及世界一流学术研究成果的翻译与介绍。刊物欢迎国内外哲学研究者踊跃投稿,积极支持刊物发展。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到来了,《世界哲学》谨向广大读者、著译者和各位编委致以诚挚的问候!2006年是《世界哲学》暨原《哲学译丛》创刊50周年。50年的岁月对人类历史只是弹指一瞬,但在整个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尚没有哪份专以翻译和研究外国哲学为宗旨的刊物能像《世界哲学》这样长寿!当然,把50年视为“长寿”在这个人均寿命大幅延长的年代显得有些夸张,但只要想到这份刊物历经坎坷的历史,就不难理解上述夸张所体现的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政治运动的颠覆下,甚至在90年代中期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这份刊物曾屡遭停刊!所庆幸的是,在…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诠释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之剧烈、思想进步之巨大,是翻译外国哲学著作对中国社会与思想产生重要作用之明证。翻译外国哲学著作这项伟大的事业为中国学界造就了一大批哲学翻译家,也给中国哲学库藏添加了一大批经典性的外国哲学翻译文本。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翻译是异质文化交流、会通与融合的关键,而哲学关乎思维方式,因此翻译外国哲学著作对于整个中外文化交流来说堪称关键之关键。一简略回顾翻译外国哲学著作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或可加深我们对翻译工作之重要性的认识。“从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这是一…  相似文献   

6.
一、《易经》哲理概论王船山的易学,是他学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易经》哲学的代表。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在汉朝专门注解,建立象数;在宋朝零碎讲解,没有系统;在清代从事考据,讲述图解。王船山则排除汉朝的象数,从哲学思想解释全部《易经》和《易传》。成立他的易经哲学。  相似文献   

7.
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了三部别开生面的著作:欧阳康教授主编的《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和他所著《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这套丛书以中西跨文化交往的新形式,使中国读者直接把握当代西方主流哲学的精髓要义、前沿问题,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达研究中的一大误解是认为李达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误解既没有直接的文本依据,又缺乏有力的推论,混淆了不同概念。实际上,从李达的自述、他的学术思想以及长期以来人们的评价来看,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深远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和学术思想。李达之所以在学术研究中很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同时尽可能排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当代知名分析哲学家R·哈勒(R·Haller)教授应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洪谦教授的邀请,于1984年9月6日来京进行学术访问。哈勒教授早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后进英国牛津大学在赖尔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奥地利格拉支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奥地利哲学研究和文献中心主任。 9月14日和18日,哈勒教授在北京大学先后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奥地利哲学》和《维特根斯坦是新实证论者吗?》两个专题报告。22日他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怀疑论》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哈勒教授就奥地利哲学传统、维  相似文献   

10.
王兴国 《世界哲学》2002,15(3):76-79
众所周知,牟宗三是哲学大师、儒学大师,亚洲最名的康德哲学专家之一,一生研究东西方哲学,配合康德哲学消化中国哲学和化,以康德哲学为桥梁融通中西哲学,在与西方大哲学家的对话中把中国哲学推向世界。他以一人之力翻译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和《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则》以及作为其《圆善论》第一章附录的《限制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的第一部分,这是康德哲学作翻译史上的一个奇迹,足以堪称为一个异数。  相似文献   

11.
解释学与伦理学——关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一种实践哲学 ,它包含有强烈的伦理学色彩 ,这种色彩贯穿于伽达默尔的整个学术思想之中 ,这从他的第一个讲座《论古希腊伦理学的概念和历史》、所发表的第一部著作《柏拉图的辩证伦理学》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真理与方法》也有不少涉及伦理学的内容。进入到晚期 ,他更自觉地将解释学引向实践哲学 (这里的“实践”,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实践 ,而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 ,它和人的生活整体密切相关 ) ,并对此有较为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这些足以表明 ,伽达默尔不仅是一位解释学家 ,同时也是一位伦理学家。然而迄今为…  相似文献   

12.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费多谢耶夫,是今天苏联哲学界一位最引人注目的人物。1978年8月,在他70岁生日时,苏联最重要的哲学杂志《哲学问题》在题为《学者的诞辰》的编辑部文章中,称他为“苏联最大的哲学家”,说他在“研究当代许多重要问题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社会学研究》杂志编辑部为此也发表了专文,给予赞扬。大家知道,这种情况在苏联,是十分罕见的。从六十年代起,费多谢耶夫就犹如新星擢起,  相似文献   

13.
王路 《哲学动态》2023,(8):82-92
贺麟先生很早就对黑格尔产生兴趣,开始研究黑格尔。他从1941年开始翻译和研究黑格尔的《小逻辑》,约十年后出版。该书影响了几代人,对中国的黑格尔研究、德国哲学研究乃至整个哲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贺先生认为,黑格尔哲学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学,包括《逻辑学》《小逻辑》等著作,这部分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而自然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都是应用逻辑学。所以,贺先生推崇和强调《小逻辑》,体现了他对黑格尔哲学最核心部分的认识。而且,这不仅是贺先生对黑格尔哲学的认识,也是他对德国哲学的认识,是他对哲学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我国出版了几本以“艺术哲学”命名的书,有翻译外国的,也有我国学者撰写的,对艺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都有所说明,但对艺术哲学与美学的关系则没有说,或说得不够清楚,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法国文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对艺术的本质及其产生,艺术作品的分类及其关系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证,而对艺术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建所三十周年和《哲学研究》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会,一些已经调离哲学所的在京的老同事应邀回所参加了纪念活动。曾担任所里领导工作或现任所学术委员韵于光远、汝信、任继愈、龚育之、汪子嵩、孙耕夫等老专家、老同志也到会,有的还讲了话。所长邢贲思作了题为《回顾与展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期间,经过认真酝酿、协商和讨论,成立了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在这次讨论会筹备期间,就已经将草拟的《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章程》分送有关单位征求意见。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再一次讨论和修改了《章程》。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的宗旨是:提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一生很重视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在青年时代,就阅读了中外不少哲学名著,把研究哲学同改造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救国救民为已任。毛泽东同志在小学求学期间,读的主要是孔夫子的书,也接触了一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书报,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康有为提倡维新变法的书籍等。还阅读了《世界英雄豪杰传》,知道了外国一些历史英雄人物的业绩。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的影响下,他决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并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子任”,后来有不少书信是用此名写的。一九一二年春,毛泽东同志到长沙考进湖南省第一高等中学校,读了半年,他觉得学校的课程限制太刻板,于是就退学了。接着,他到长沙省立图书馆自学了半年,接触  相似文献   

18.
江天骥先生于2006年10月16日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至爱的哲学事业。他一生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不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还是在学术研究受到极左路线严重干扰的日子,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学术的追求。1942年,江先生投笔从戎,任职于美国“飞虎队”和第十四航空队,其间除了执行任务外,全部时间都用来读书,以至于在同事们眼里显得孤傲。在文化大革命之中和之后,他一直主编内部学刊《美国哲学动态》,介绍美国的新左派运动和其他哲学思想。江先生的主要学术领域是英美哲学,特别是英美分析哲学。但他始终对大陆哲学有着极大的兴趣。抗战年代翻译出版《斐希德的生平和哲学》,后又参加《狄德罗选集》的翻译,文化大革命后主编出版《批判的社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述评》(1981),晚年则主要关注欧洲大陆哲学。江先生的哲学研究从大陆哲学开始,最后又回到了大陆哲学。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目15号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在哲学所会议厅举办了一场题为“儒家民主主义”的演讲与讨论会。会议由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郑家栋研究员主持,哲学所的部分专家学者、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研究生以及闻讯而采的其他一些人士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安乐哲教授是国际上颇负盛名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他不仅曾将《论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淮南子》和《中庸》等中国古代经典翻译为英文并详加注释,具有深厚的汉学素养,还从比较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撰写了一系列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啊的著作,如与郝大维(David Hall)合作的《孔子哲学思维》(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Self,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Culture )等。近年来,安乐哲教授又在尝试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的理论建构。“儒家民主主义”的论说,正是这一课题的具体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金岳霖同志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他对我国近现代哲学、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他诞生九十周年和逝世一周年。为了纪念金岳霖同志,推动我国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决定于今年十月在北京联合举办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会的主题是:(1)实事求是地评价金岳霖在我国近现代哲学、逻辑学领域里的地位和贡献;(2)联系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当代哲学、逻辑学的新进展和新问题。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筹备组已经成立,热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积极为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撰写学术论文。届时筹备组将根据论文邀请作者参加讨论会,请撰写论文的同志及时与筹备组取得联系(筹备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