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学的分裂与心理学的统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浩生 《心理科学》1997,20(5):469-470
心理学的分裂首先是一种思想上的分裂。不同的心理学家由于其哲学世界观的不同,对心理的本质、意识的特性等问题的看法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因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金布尔(kimble,G.A)曾作过一项调查,发现可依照六个对立的维度把心理学家划分为两大阵营,即:1.强调科学价值对强调人的价值;2.决定论与非决定论;3.客观主义与内省主义;4.实验室的研究对场的研究与个案研究;5强调规律的一般性对强调规律的特殊性;6.元素论对整体论。持对立维度中第一序列观点的心理学家属于科学主义阵营,除决定论和非…  相似文献   

2.
关于理论心理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三个问题,即理论心理学的基本涵义、主要内容与重要意义.认为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基本理论与实际理论的一门高层次心理学,其内容包含基本理论与实际理论两方面的问题,其研究意义在于融合、辨别、构建、发挥、预测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理论心理学辨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叶浩生 《心理科学》1999,(6):549-550
科学体系中总是包含着理论成分,不同的学科中也都存在着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分枝。如物理学中有理论物理学.化学中有理论化学,生物学中有理论生物学。这些理论学科区别于实验或应用学科,它们不是以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研究自然现象,而是以数学演绎和逻辑推理等非经验的或思辩的方法探讨问题。在上述这些学科中,理论学科分枝从未因它们的思辩性质而受到排斥或轻视,事实上,这些理论学科成为整个学科发展的基础.科学家给予它们以足够的重视、这些学科分枝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在理论物理学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整个物…  相似文献   

4.
朱宝荣 《心理科学》2002,25(5):610-611
心理学研究不能停留在搜集事实材料和对现象的外部描述阶段,而应揭示心理现象的内在本质,把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形成相应的心理学理论。因此,心理学研究者如能了解与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形成步骤和方法,无论对自身研究活动的深化,还是对心理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都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继亮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0,23(6):743-744
近几年来,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综合了进化生物学的各种理论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法则,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进化心理学者(如Buss1999,Carver1996)主张用进化论的视野来看待和研究人格问题,为人格心理学核心概念的建构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复兴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特点。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并不是通过理论化的简单转向来克服心理学发展中的困难,或以总体的、一般的抽象术语重新发明元理论,而是力图在提高理论研究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基础上,加强对具体的、中等水平的亚理论问题的整合性学术探讨。进一步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学科内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能够从对实证资料积累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而注重学科自身的理论反思与理论建构,是心理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出现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在心理学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建设上,仍旧过度依赖欧美心理学,原创性的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几乎没有。在研究的规模、研究领域、研究水准、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从业者数量上的差距也使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显得步履维艰。然而,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却可以给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在对中国理论心理学建构过程中,要积极对国外理论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和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筛淘,加强原创性的理论建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引进与创新、反思和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今年6月间,我们有幸到苏州广济医学院学习。学习内容之一是催眠术。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受术者象机器人一样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令。只见他拿过一张方凳对受术者说:“你妈妈来了,请拥抱你的妈妈。”受术者笃信不疑,连连亲吻板凳;递上一杯白开水,并对他说。“这是杯糖开水。”受术者连声说甜得很。更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当催眠师命令受术者全身肌肉僵直后,把他的头放在一张长凳上,脚搁在另一张长凳上,受术者便僵如木棍,腹部可以站人  相似文献   

9.
"模块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论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5,28(3):741-743
从“范式”的角度论证了“模块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模块心理学假设模块是进化了的心理机制.人脑是可分解系统,认知是功能独立的单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概念网络涉及模块的定义、构成标准、类型及模块间如何相互作用。其方法的核心是功能分解及分析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本土化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长春130021)樊友平兴起于80年代初叶的大陆及港台地区的关于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促使学术界对迄今为止实际上并存于我国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由西方导入的实证的科学心理学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11.
In a number of scientific disciplines, the search for unified concepts is about to reach a new phase. Science is on the threshold of another “revolution,” one that promises to bring to us knowledge that is significantly unified in regar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reality. Its unfolding merits sustained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2.
范兆兰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5,28(2):485-487
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是在克服库恩“范式论”和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理论”不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为严密、更符合科学历史事实的理论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学研究从中得到的几点启示:心理学研究应从“以方法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概念分析等多元研究方法,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来评价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相似文献   

13.
Scientific Psychology in India has seen steady development since its inception in the early 1900s. With clinical psychology developing as an independent profession, clinical psychologists have been functioning in various roles, offering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in consultation, training, research, and private practice on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as well as in independent practi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India and highlights the role of clinical psychologists in the general mental health care and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profession in a wide range of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 care settings. Ancient Indian systems of Medicine, mental health care and psychotherapy in India, and training-related and organizational issues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sychology that has occurred in India in spite of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the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发展的背景,研究命题与体系式思想.研究方法及在咨询和治疗上的应用四个方面来探讨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积极影响。主要关注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对人性,人的生存方式和独特性的看法上给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启示.以及存在主义的创新的本体论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跳出传统心理学模式走上“第三条道路”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学习化社会建构的心理学基础——基于埃里克森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阶段性的,如果个体某个阶段没有发展好,还可以在后面的阶段进行补偿性发展,而且人格的形成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的发展需要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这两个维度上进行扩展,也就说我们必须建立学习化社会。  相似文献   

16.
写作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写作心理研究的重点已从写作作品的研究转向写作过程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表达观点,社会观点和认知观点.Hayes和Flower建构的写作模型(1980,1996)是最有影响的写作模型,为写作心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写作心理研究随着研究方法的提高,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学史教学应成为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和提高心理学理论素养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史教学要探询古代心理学思想家的心灵智慧,把他们的思想活化,与我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要通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使师生之间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做到相互启迪,教学相长。心理学史教学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哲学功底的培养,加强中西方思想的融合贯通,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目的地培养心理学专业的理论人才。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解决生存与繁衍问题需要适应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适应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心理机制分别称为朴素物理观和朴素心理观。文章首先阐述了朴素物理观和朴素心理观的有关内容,并指出两性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移情和系统化的不同组合,同时对其进化意义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