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小强 《天风》2006,(1):34-36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无情的竞争给原本就非常复杂的人和社会带来了诸如“道德滑坡”、精神空虚、信仰危机、人情淡薄、诚信危机等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因此对宗教的诉求、对爱的渴望也就为现今试图使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信仰与理性的冲突在现实的社会中得到整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在发展经济、追求财富的同时,当代亟需精神重建。而作为一种天启的宗教伦理,基督教伦理在呼吁公平公义,唤起良心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傅献祭 《天风》2006,(9):30-33
基督教既是教义性的信仰,也是伦理性的宗教。教义是其内涵,伦理是其外延,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构成真正的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性表现是,以信经宣告信仰,以圣经确立并检验教义,以教会活动践行教义。基督教的伦理性在于相信一位伦理的上帝,这位上帝必然要求基督徒重伦理、讲道德,尤其注重爱、圣洁和公义。教义性和伦理性相结合,一定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义中有关“成圣”的思想及其方法是指导基督徒意识形态的基本要素。“成圣”与终极关怀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新旧约圣经有关成圣的内容及多位有重要影响的神学家的观点,从而总结出基督教成圣的思想及成圣方法,继而找出基督教关于人生终极关怀(成圣)的路向。  相似文献   

5.
林平 《现代哲学》2000,(3):118-122
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中诞生的两种不同思想。儒家思想以伦理为核心,强调家国同构、天人合一,具有泛道德主义倾向;基督教思想以超越的神学为基础,从神人关系出发,把“神人合一”作为其最高境界,伦理道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  相似文献   

6.
谢志斌 《世界宗教研究》2012,(1):109-117,194
本文探究汉语基督教伦理研究的基本思路问题,特别关注具体处境中基督教价值的公共意义问题,论文包括:第一部分,考察1980年以来汉语基督教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总体上看,其中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基本伦理概念(比如人性、爱的观念)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相关观念进行比照的研究,二是实践和具体社会处境的角度,包括从基督教角度对于中国基督徒的道德生活以及全球和本土范围的社会公共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依据相关的基督教伦理研究成果,参照中国思想资源和当代社会的道德议题,反思汉语基督教研究的处境性问题并寻求重新阐释某些基督教教义的可能性.研究采用基督教伦理研究中的实在的和处境化的进路,将之放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并考虑到其具体和当下的条件来展开对基督教伦理思想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施萍 《宗教学研究》2005,16(1):96-101
林语堂的现代基督教思想是以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他以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寻为纽带,在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建立了亲缘关系,在本土语境中重塑了"上帝"的神学形象:它来自人为善的高贵本能,是人类至善意向的神学象征,是个体获得生存意义的导引,是精神世界中至高无上的神.林语堂是"五四"知识分子中将现代基督教思想植入自身文化人格的第一人,他对基督教的认识异于"五四"思想主流,却同样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8.
蔡博生 《天风》2012,(2):18-19
有人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职场里,到处都充满着阴谋与陷阱。如果有人对你好,就代表有人要害你;如果有人巴结你,就代表有人想利用你!并宣称:“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社会职场的伦理中,道德是非常脆弱的。  相似文献   

9.
李向平 《天风》2012,(2):14-15
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中的各种问题,中国基督教必定会有所作为,然而,谈及当代中国伦理建设与中国基督教的内在关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谈起。经常设想,中国基督教何时也能建构成为韦伯所言之"新教伦理",中国基督教的许多问题也许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和儒家之“爱”略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爱”,但“爱”在二者中性质是有差别的。儒家主张“仁爱”,力求君民互爱,这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追求充满“仁爱”的社会秩序。这种仁爱和爱神的关系不大。基督教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具有“圣爱”性质。因上帝爱我,我也要像上帝爱我那样去爱邻人,人们彼此相爱是为了爱神。儒家的“仁爱”要运用一定的善恶标准进行选择,是将“小人”排斥在外的;基督教的爱具有极大的超越性,主张爱一切人。  相似文献   

11.
转型正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正义的社会,反之,一个不正义的社会也必定难以和谐.制度安排一般地影响、规定着人的行为,相应行为的价值判断也必然受制于制度本身的正义性.和谐社会的实质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建构一种正义的社会规范,实现不同社会主体利益表达、博弈行为的有序与和谐.建构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制度正义的时代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缓解人际冲突,达于和谐境地,老子提出尊崇母性及母性品质的伦理思想。老子母性伦理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尚属待开发领域。这种将母性品质与和谐缔结的观点,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启迪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essay begins with diverse arguments for modifying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courses to include the experiences of Asian Christianity. After discussing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several problems are articulated.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essay describes three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new materials into current curricular offerings. By conceptuali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sian Christianity and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terms of (1) parallels, (2) supplements, and (3) challenges, material from theformer can be more readi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latter. Such strategies can be utilized in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xts, depending on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Book reviewed:
Norman Russell. The Doctrine of Deification in the Greek Patristic Tradi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月中国心理学会(以下简称“本学会”)制定的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以下简称“本守则”),是本学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授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标准制定工作组(以下简称“制定工作组”)在广泛征集有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后制定的。制定本守则的目的是让心理师、寻求专业服务者以及广大民众了解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专业伦理的核心理念和专业责任,并籍此保证和提升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服务的水准,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和心理师的权益,增进民众…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