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加拿大生活的几年里,经常能感受到加拿大人的"一根筋"。初到加拿大的大学任教时,我发现每一个系的办公室里都备有各种办公自动化设施,电脑、复印机、传真机……同时包括纸张,全部免费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师生们如有需要可直接上手操作,无须任何登记,没有时间规定,也没有任何人监督。加拿大的教科书通常价格不菲,为了省钱,大多数学生总是舍不得买新课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2018,(5):77-77
<正>中国"武当道文化交流团"赴加拿大参加"首届中加道文化节"9月25日-29日,首届"中加道文化节"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大多伦多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率武当道文化交流团一行30人参加活动。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副总领事庄耀东、加拿大安大略省万锦市市长薛家平(Frank Scarpitti)、多伦多市市议员詹嘉礼(Jim Karygiannis)、加拿大武当道家文化发展中心名誉会长陈丙丁、会长牟森,大多伦多中  相似文献   

3.
《哲学分析》2015,(3):176-181
<正>"哲学与生活世界"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会联合举办。这是继2013年8月哲学所在希腊雅典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举办的同样主题会议的基础上,对"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讨。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25篇,来自中国大陆、美国、加拿大、黎巴嫩、伊朗、荷兰、俄罗斯、乌干达、罗马尼亚、波  相似文献   

4.
知然 《天风》2021,(2):64-64
[问]教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叫"团契",牧者鼓励信徒过主内"团契"生活,基督徒中也有依据年龄、职业、性别等而形成的不同"团契"小组;可在各种汉语词典里找不到该词条.我们为什么要有教会团契生活?我想深入了解"团契"的意义,希望您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5.
<正>加拿大作为传统的移民大国,也是穆斯林移民的主要接受国,2011年加拿大穆斯林人口超过100万,占总人口的3.2%。虽然相对其他欧美国家,加拿大穆斯林的数量不多,但"9.11"事件之后加拿大仍以每年5.6万多人的规模接收来自穆斯林国家的移民,包括巴基斯坦和伊朗[1],所以加拿大正成为越来越多的穆斯林移民的目的地。目前国内对加拿大穆斯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7,(7)
<正>初夏时节,天朗气清,清爽宜人,枫叶飘香,2017年6月16日至21日,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暨纪念加拿大汉传佛教开创50周年系列活动在加拿大多伦多隆重举行。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以"圆融中道,持久和平"为主题,由加拿大佛教会倡议发起,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多伦多湛山精舍承办、多伦多大学协办。经三方一年多的精心筹备,论坛成功在世  相似文献   

7.
因为幸福     
<正>去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书,叫《攀登幸福阶梯》,由加拿大作家戴维·莱昂哈特所著。该书用的是论述、实例、练习、问答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作为一本心理自助图书来说是相当棒的,看得欲罢不能。现代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情欲放纵的年代,在这样一个要么强奸生活,要么被生活强奸的年代里,守着一方净土该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要不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小清新呢?不管你是为了理想  相似文献   

8.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维摩诘经》你的内心清净了,你生活的世界就是美好、和谐的;你把别人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你把别人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相传有一天,苏东坡到好友佛印禅师那里,跟佛印禅师茶叙。两人盘腿而坐,品茶聊天。  相似文献   

9.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心理学家赫布和贝克斯为确定刺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做了一项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他们让被试者单独待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小房间里,把被试者的眼睛蒙起来,手和脚用布包起来,除允许进食和排泄以外,完全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剥夺了各种感觉刺激。这一实验要求被试者在房间里待尽可能长的时间,直到难以忍受为止,实验的结果表明,当人被剥夺了基本的感觉刺激以后,会感到十分难受,甚至非常痛苦,心理功能发生异常现象,表现为,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思维阻滞、神  相似文献   

10.
用牙齿行走     
正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的"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海象身长4至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望就像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坦克。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们,是如何在厚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动物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希望在生活美学里,"美"不再虚无缥缈,不再只是学者专家口中的一些理论,我们希望"美"能够踏踏实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体现出来。西方人常常讲"景观",就是说你的住家有没有风景。当坐在窗口可以眺望出去的一个空间,可以看到河、看到山,甚至是一条漂亮的街道,行道树绿油油的,便叫作"景观"。大家可以来检查自己的住家,看看从窗口望见的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刚从欧洲回来,有个好朋友将台北  相似文献   

12.
刘宗昌 《天风》2008,(2):15-15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的时代。它让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就是这样。比如,"快餐"、"速溶食品"、"高速上网"、"高速列车"等等,我们如今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快"并不是不好,其实"快"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的享受。在这样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有谁还愿意生活在蜗牛的国度里?我们愿意"快",我们不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差会自1892年入川传教的60余年时间里,一直都十分重视医疗事业,派出了大量的医疗传教士,在四川开展建立诊所、医院、护士学校、医学院以及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医疗事工。近代四川西医是从西方传教士开展的西医活动逐渐开始并展开的。加拿大传教士是最注重医疗事工的一个群体,医疗传教也是在川加拿大差会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他们的西医贡献率占到了所有在川西方传教士群体的三分之二左右。加拿大差会在川开展的这些医疗事工对四川的西医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奠定了四川西医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引子:人心深处惊雷动我曾经不无自信地用"顶天立地"的隐喻式修辞来定位道德伦理,意即:道德伦理上接宗教信仰(我所谓"天"者)、下接政治法律(我所谓"地"者)而立于政治—法律与宗教—信仰(信念)之间。更确切一些说,在现实的或经验的生活世界里,政治法律的管治效力无法企及之地,当是道德伦理的游刃之域,比如,个人心性美德、家庭伦理甚或诸如乡村社区和各种形式的俱乐部、社团之类的社群契约礼仪,等等;而在理想的精神生活世界里,当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5.
柔软胜刚强     
在加拿大魁北克山麓,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有一个独特的景观:西坡长满了松柏、女贞等大大小小的树,东坡却如精心遴选过了的一般——只有雪松。这一奇景异观曾经吸引不少人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但却一直无人能够揭开谜底。1983年冬,一对婚姻濒临破裂而又不乏浪漫习性的加拿大夫妇,准备作一次长途旅行,以期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两人约定:如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分手。当他们来到那个山谷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他们只好躲在帐篷里,看着漫天的大雪飞舞。不经意间,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  相似文献   

16.
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委员会是应用伦理学的实践平台,是人们通过民主对话与协商应对和解决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伦理悖论与道德冲突,从而形成道德共识的重要场所.从应用伦理学发展史上看,比较著名的伦理委员会最先产生在生命伦理学领域(特别是基因与生殖技术)里,有英国的沃诺克(Warnock)委员会、澳大利亚的沃勒(Waller)和迈克尔(Michael)委员会,加拿大的贝尔德(Baird)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下面是一位在加拿大生活过七年的朋友讲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8.
武汉的里分是武汉具有一定的规模,并能反映浓郁的"汉派"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武汉里分是见证了近代武汉人生活传统的历史区域,也是中国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更是构成武汉城市空间及其地区风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武汉城市的文化底蕴。文章旨在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以近代武汉里分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城市空间中"汉派"里分的表达方式进行更全面的诠释定位,诠释"汉派"里分在武汉城市空间中应该如何保留传承并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展现出来,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重构并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现代武汉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  相似文献   

20.
惭愧     
人有七情六欲,一般情况下,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但这七情显然包括不了人类所有情感。钱钟书给杨绛的《干校六记》写序言,里面就提到,古来经典上相传的"七情"里都没有列上"惭愧"。他认为惭愧是该被淘汰而不是被培养的感情,"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