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艺术创作的特点和从心理学的考察“,变态”对艺术创作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但是这种“变态”又不是单纯的精神变异,在特异作品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2.
王鲲 《美与时代》2005,(3):36-39
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是大家公认的立体派先驱.蒙德里安是"新造型主义"的代表画家.塞尚的"森林"与蒙德里安的"树",分别体现了他们两个的艺术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3.
"气"是中国哲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这部汪洋恣肆、包孕万汇的著作中,作为生命底蕴的"气",以虚静的形式,体现在艺术创作、鉴赏及人格美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4.
论道教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修炼中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作为想象的两种类型,二者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也存在着一些相通、相似之处.本文就两种想象所要实现的目的、想象的方式、想象的内容、想象产生的源泉、想象给主体带来的自由等等方面的不同加以比较.同时指出两者存在的一些相似之处,认为"存想"具有着"审美想象"的因子,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南朝画家谢赫在其所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六法"被前人誉为"千载不易一、"万古不移"的准则,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极大,"气韵生动"更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及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作为"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和苏联二百年的学院素描教育体制的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经典作品,上世纪20年代以来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指导了中国近、现代学院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在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袁磊 《美与时代》2004,(4):12-14
<人间词话>指出:诗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为"有我"之境;张先<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为"无我"之境.艺术创作也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郑板桥一竹画,曾题"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有我"之境;旧俄罗斯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无我"之境.<人间词话>还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作了更深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王芳 《美与时代》2005,(12):73-74
30多年来,中国的电视剧艺术创作发展迅速.电视剧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它已经成为中国百姓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但电视剧的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于实践.本文就电视剧的艺术定位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健康人格是被誉为现代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①,与不健康人格或者"病态人格"具有某种理论上的相对应.西方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的理解大多是来自对不健康人格的分析和认识,而对于像变态人格、病态人格、精神病等一些概念的认识,几乎就是西方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研究的最初路线,较为典型的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精神分析学派,就是主要通过对变态人格的研究来揭示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返祖现象"是艺术创作常用的手法之一。这种艺术创作手法的主要特点,就是无论在艺术观念的形成,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段的选择上都带有明显的用早期人类或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和表现世界的特性。它特别强调艺术创作体现作者"童心"的重要性,因为早期人类和儿童眼中的世界比起"现代"或"成年"人眼中的世界更接近艺术世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从进化发育角度反思免疫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进化和发育角度对免疫学领域中某些尚未明了的有关问题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反思.认为淋巴免疫源于脊椎动物机体阶段或变态发育的同步监管功能,它可区分幼体细胞/成体细胞或处理"异步"细胞以防止异常或逆行发育;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可能是细胞逆行发育的标志,而MHC分子可能是发育或变态的阶段标志;抗原受体多样性和MHC分子多态性的最初进化压力来自阶段发育中所需的自身识别,免疫的非我识别源于系统发育中积累的自我识别在个体内的冗余;复杂和难以理解的免疫现象可能只是由简单的进化机制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艺术创作的手法多种多样,好的作品经常会给人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法国视觉艺术研究小组(1961-1968,简称G.R.A.V.)的艺术创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它的成员将自己的创作置于大众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中,犹如为冗长的文章加上了标点,虽然改变的仅是常规的一点点,但一切却因此而变得不再那么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创作原则是艺术家对古人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亦是艺术家本身精神文化的体现。由古至今,中国画艺术创作受到过多种流派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其不仅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且在艺术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画艺术创作中儒家思想的精神意义探析通过中国画艺术创作中儒家思想的"游乐于艺"的体验、"中和"的艺术之美及"绘事而后素"的转化三个方面,探究其对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影响,并从美学角度来探讨其深层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重复"的艺术形式语言内涵丰富,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和思维方式,在艺术的发展和实际的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形式语言、艺术思维和"重复"与"关系"的关系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简要论述"重复"在艺术层面上的表达方式和运行特征,以及它对艺术创作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乡村场域中的艺术创作与日俱增,文章研究乡村场域中举办的艺术季对于"在地性"的理解,探讨艺术的介入,进行"在地性"的创作,对于乡村文化的激活与乡村的振兴产生何种成效,最终产生何种社会价值。通过具体阐释"在地性"的艺术创作宗旨,分析武隆·懒坝的落地实践,最终探索乡村场域下进行在地艺术创作的真正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6.
孙军 《美与时代》2004,(1):24-25
"模糊"这个概念不仅仅适用于严谨的科学,同样也适用于艺术领域.它是艺术创作中一种较活跃的因素,是艺术语言的表现和艺术思维与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创作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张天娇 《美与时代》2007,(11):31-33
当把"性别"与"艺术"联系在一起时,"性别"的差异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女性艺术已成为一种不能回避的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潮流.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女性艺术家过分强调或者掩饰女性身份的两种倾向,使其艺术创作陷入了性别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性别差异不应成为艺术观念表达的障碍,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的统一才是艺术创作的最终追求.艺术家应具有独立的个体意识,艺术也应超越性别差异.目前,中国女艺术家有这样三种创作状况:以女性性别特质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以女性主义话语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具有形式与观念同一性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9.
妙悟与直觉     
严羽诗学思想中的"妙悟"概念和克罗齐美学思想中的"直觉"概念在强调审美的主体性、直觉感悟、排斥理性等方面十分的相近.从美学层面上说"妙悟"与"直觉"这两个范畴都强调了艺术的感性、排斥理性,它们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它们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灵感和感受体悟显得最为重要.艺术构思和创造想象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传达和作品制作也不可忽视,而最后的艺术评判和作品反馈则是检验艺术作品成败的关键.所以,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