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龔耀先 《心理学报》1963,8(2):59-67
在对健康人进行联想实驗的同时,我們也对几种神經症、精神分裂症、癲癇、躁狂症和抑郁症等患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是研究神經症患者的一些資料的初步总結。 自伊万諾夫-斯莫林斯基于1917年首先将联想实驗用于人类高級神經活动的研究后,許多作者以此方法研究了神經症患者的皮层动力特点,他們所得結果頗不一  相似文献   

2.
宋維真 《心理学报》1962,7(3):71-77
神經系統,更确切地說是大脑皮层,調节着机体的各种活动。19世紀末,謝切諾夫就已闡述过这种調节作用。他指出:“身体的一切运动器官(肌肉)和很多腺体的正常工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刺激之下进行的。20世紀初,巴甫洛夫通过实驗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这种調节作用的理論。以后貝柯夫院士以大量的实驗工作,更系統地証实了大脑皮层对  相似文献   

3.
季楚卿 《心理学报》1962,7(1):11-19
分析-綜合活动,也就是高級神經活动能以区分复杂現象的組成成分,并把它們联合成为整体的特性,是大脑两半球活动的重要原則之一。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有机体起作用的。根据巴甫洛夫学說,正是大脑两半球的分析-綜合活动保証了有机体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以最精确和最灵活的适应。 早在1906年,巴甫洛夫实驗室中的A.B.巴拉金、捷廖里、別里立玆維依格等人就开始用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来研究动物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此后,伊万諾夫-斯莫稜斯基、撕基平、沃罗宁等人在这方面也作了許多工作。但这些工作还未能洞察出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暫时联系的接通机制,更不足以完全揭露人的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曹平 《心理学报》1962,7(4):3-19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們报告了以联合不同联系系統的方法对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大脑皮层綜合活动进行的实驗研究結果。研究表明,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都极易按言語指示对顏色显著不同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簡单分化)以及对顏色相近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精細分化)。在联合基于直观特征的、建立在同一水平上的这两个联系系統时,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都能毫无困难地实現对它們的同时机能作用,并且这两个联系系統在同样程度上巩固地保持  相似文献   

5.
不同系統之間的类比研究是科学史中早已运用的方法之一。这种研究方法首先被应用在物理-技术科学領域。由于物理技术接触的問題愈来愈复杂,研究逐步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具体实物的实驗观察就愈困难,类比方法也就愈获得广泛的应用。与类比方法相应,从牛頓确定系統相似的第一判据以后,作为类此研究的理論基础的相似理論,也逐步发展并臻于完善。把类比法推广到生命和物理技术领域之間的想法,可以上溯到笛卡  相似文献   

6.
問題 謝切諾夫在很早以前便提出知觉是反射活动的观点,并且強調了网膜视象和眼肌的紧张在大小知觉中的作用。他說:“网膜中映象的实际大小和使眼睛适应远近距离的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对用一只眼睛看的各种对象的大小的真正表象的基础。謝切諾夫的这种天才思想,为知觉的反射活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继謝切諾夫之后,巴甫洛夫进一步把大小知觉看作是网膜視象、眼肌运动的刺激組合与物体的触觉刺激經过多次联系所形  相似文献   

7.
普列汉諾夫是俄国第一个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批評的宣傳者。在十九世紀80-90年代宣傳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特殊的意义。正当自由民粹派的主观主义的社会学观点广泛傳播,各种頹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說教者高声喊叫的时候,普列汉諾夫走上了評論的講壇。十九世紀末各种反动的文艺思潮在俄国加紧活躍起来。当时在評論方面最突出的反动表現是反对偉大的俄国思想家——別林斯基、車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革命傳統。普列汉諾  相似文献   

8.
曹平 《心理学报》1962,7(3):27-39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报告了对正常儿童高級神經活动,特別是以联合不同联系系統的方法对正常儿童大脑皮层綜合活动进行的实驗研究結果。研究表明,正常儿量很容易按言語指示对顏色显著不同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簡单分化)以及对顏色相近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精細分化)。在联合这两个联  相似文献   

9.
問題 从人体表面导出电流这一事实,早在1890年就由俄国的塔尔哈諾夫所发現。这一发現(塔尔哈諾夫現象)开辟了皮肤电反射(电位法)的研究。以后,巴特許别金利用它研究了皮肤电位和內脏活动的关系,别列金娜利用它研究了机体的感受性,布尔(H.S.Burr)研究了机  相似文献   

10.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57年5月20-22日,举行了心理学部召开的認識心理学問題会議,这次会議实际上是苏联的一个全国性的会議:与会者有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輔,明斯克,梯比里斯,維尔紐斯,敖德薩,馬格尼托哥尔斯克,雅罗靳拉夫尔,梁贊,伊万諾沃,以及苏联其他城市的心理学家。会議由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心理学部主任C.几魯宾斯坦院士(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主持开幕。他拟出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問題;这些問題由于实践的需要而躍居首位,并要求心理学家們运用集体  相似文献   

11.
格奥尔基·瓦連廷諾維奇·普列汉諾夫是先进的俄罗斯文化的优秀代表的繼承者,是最早的俄国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从馬克思的立場进一步研究了美学和俄罗斯的民族文化,揭露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阶級性并断定了反动的和先进的派別。他依据了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在阶級社会里,文化、意識形态不能不具有阶級性,而且統治阶級的文化、意識形态始終是佔着統治  相似文献   

12.
“論一元論歷史观之發展”是普列漢諾夫早期哲学著作之一。普列漢諾夫的哲学著作,列寧曾經予以最高度底評价。列寧曾說:“……我以为替年青的党員們指出下面这点是適当的。即如果不研究——正是研究——普列汉諾夫关于哲学所寫的一切,就不能成为自觉的真正的共產主义者。因为这是全部馬克思主义底國际文献中最好的东西??关于这一著作,联共(布)党史簡明教程給予了如下的評价: “普列汉諾夫……在一八九五年出版的‘諭一元論歷史观之發展’一書,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列寧指出,根据这本書‘养成了整整一辈俄國馬克思主义者’。”“論一元諭歷史观之發展”一書,普列汉諾夫寫于一八九四年,而于一八九五年以N.倍尔托夫的筆名出版于彼得堡。它是一本論战性的著作。它的鋒芒主要是針对着民粹主义者米哈依洛夫斯基,衛·衛和克里文科等人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为在俄國建立社会民主工人政党而斗爭的时期中,普列汉諾夫所領導的“劳动解放社”,在俄國传播馬克思主义观点上,曾經進行过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甦 《心理学报》1965,10(1):87-100
問題 烏茲納捷及其同事在实驗研究定势的早期,曾經在不同的感觉道发現过許多种費希納重量錯觉的类似現象,如压力錯觉、体积錯觉、音強錯觉、明度錯觉等。他們孰为,这些錯觉具有統一的根源,都是以人对客体之間的量的差异建立的定势。这种表現皆可称为定势錯觉。通过对这些定势錯觉的研究,确定了定势的一系列基本規律。这些研究就組成烏茲納捷定势論的重要的实驗基础。  相似文献   

14.
普列汉諾夫是在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留下深刻痕跡的傑出人物之一。恩格斯逝世后,普列汉諾夫作为一个优秀的馬克思主义理論家、一个对哲学修正主义大胆的批評家而出現在国际舞台上。在馬克思主义者中問,他首先尖銳地批判了新康德主义对馬克思主义的修正。关于普列汉諾夫的这一功繽,列宁在“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听觉延緩反馈的实驗研究开始于1950年,在西方心理学(主要是美国)中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題目。十四年来,已經发表的有关研究报告达一百余篇。在美国市場上已有供这一类型实驗用的专門仪器出售。听觉延緩反馈的实驗研究已在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科学領域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龍叔修  刘范 《心理学报》1959,4(4):27-38
在解放前的三十年中曾先后在七八个高等学校中設置了心理学系。在这些心理学系中一般都开出了普通心理学和实驗心理学等課程,并建立了心理学实驗室。 当时,关于心理过程問題,曾結合教育心理进行过一些学习和記忆的实驗研究,其他心理过程的实驗研究則为数很少。解放前国內所发表的关于心理过程的文献大部分限于欧美各国心理学研究的介紹。  相似文献   

17.
問題 概括技能的形成,实貭上是指儿童自觉地实現选择与运用正确的方法,考虑到一定的条件与导致相应的抽象結果的分析-綜合活动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实現,有它的外部表現:一方面表現在动作反应中,另方面表現在言語活动中。对于同样一篇課文,不同被試并不是实現着同样的內部分析綜合活动,因而也就不会表現出同样的外显动作与言語反应。 本实驗是儿童閱讀概括技能形成的研究的一个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1)試图从  相似文献   

18.
儿童色、形抽象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立  汪安聖 《心理学报》1965,10(2):56-64
对于思維发展过程的研究,我国近几年来,結合教学实际的比較多,这是很可喜的現象。但从实驗的控制条件下来进行研究,未必不可作为他山之石以供砥礪的。最初,馮德(W. Wundt)认为思維过程是不能用实驗法研究的,屈伯(O. Külpe)在1902年用顏色和形状进行抽象作用的实驗研究,才在这方面开辟了新途径。继此,符茲堡学派做了一  相似文献   

19.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1956年12月20日举行了一次講演会,請物理学数学博士C.A.雅諾芙斯卡婭教授作了“关于現代数理邏輯的各种不同的观点”的报告。雅諾芙斯卡婭指出,对發表于科学文献中的关于这个問題的全部观点的充分考察,需要作專門的研究,雅諾芙斯卡婭的报告只限于作为一門科学的数理邏輯的特点的基本方向問題的論述。关于数理邏輯究竟是数学、或是邏輯、抑或是一門“边緣性的”科学这个問題的争論,在数理邏輯今后繼續發展的全部历史中具有实践的意义,因为这  相似文献   

20.
本书是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集体編写的,共七章:第一章《論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规律的表現形式和作用特点》(B.罗任),第二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規律的組成部分(范疇)》(B.图加林諾夫),第三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量变向质变轉化規律作用的特点》(C.施略赫金柯和(?)施略赫金柯),第四章《社会主义社会前进运动的特点》(C.薩維里耶夫),第五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