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生物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所创立的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在生理学的发展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近一、二十年以来,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化实验手段的应用和许多学科(如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厂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们对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及其他问题研究的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2.
孙晔  魏明庠  李翼鹏 《心理学报》1982,15(4):98-104
巴甫洛夫是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他在本世纪初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无论对生理学还是心理学都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条件反射学说的理论与方法,迄今仍然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武器之一。这个学说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曾深受革命导师列  相似文献   

3.
一、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巴甫洛夫是名闻世界的生理学家。他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生理学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里,他的学学说不仅被视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甚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和反映论提供了完备的、全面的自然科学论证。”(C·A·彼得鲁舍夫斯基:《巴甫洛夫为生理学与心理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斗争》,《科学译丛》,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4.
一伊·彼·巴甫洛夫院士是苏联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一九○三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后来,经过二十五年不断思索和大量的动物实验,他终于创立了一套关于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即巴甫洛夫学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巴氏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生理学界,并且在心理学界和哲学界,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很高的评价,是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说体系。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曾经专门召开了讨论巴甫洛夫学说的科  相似文献   

5.
自俄国生理学家伊·彼·巴甫洛夫在本世纪初创立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以来,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作为一个学说,巴甫洛夫学说在生理学界、心理学界甚至在哲学界所引起的极大反响、广泛传播和高度评价,在科学史上是少见的。在苏联,巴甫洛夫学说被作为金科玉律,作为马克思主义在生理学的体现,依附于行政力量,畅行无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国解放后,也曾掀起一股巴甫洛夫热,巴氏著作到处被引用,言必称巴甫洛夫。事实  相似文献   

6.
曹平 《心理学报》1962,7(1):30-43
智力活动病理变化的生理基础,首先是大脑皮层綜合活动的破坏。 巴南洛夫学派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了大脑皮层的綜合活动。根据巴甫洛夫学說,对任何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在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皮层兴奋灶和由无条件反应的影响所引起的皮层兴奋灶之間,形成暫时神經联系。这种皮层两个兴奋灶之間暫时神經联系的接通,也就是大脑皮层綜合活动的最簡单形式。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梦”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对梦的各种研究,但并未能掩饰人们对梦的认识的不足,有关梦的诸多问题仍很模糊。在梦的研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俄国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和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巴甫洛夫对梦的阐述是以其睡眠生理学的研究为基础的。他认为睡眠是一种抑制过程,当这种抑制发展不均衡时,个别神经细胞的复活便构成了梦。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生理学理论,但由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以世界历史的材料为依据的,也是和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的研究工作一起进行的。随着世界历史材料的不断丰富和马克思对其他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理学中已经积累了不少事实材料,可以说明人脑活动的年龄发育和退化的特征。但是,对某些时期,例如,对出生到7岁以及50岁之后的时期,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而对其它年龄期,只是作了些个别的研究工作。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主要问题的研究也不平衡;对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水平上的条件反射活动形成的规律,研究得很充分,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有等人;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发育和机能活动机制的研究却比较少,对确定儿童类型特点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重要的许多其它问题,研究得也不充分。因此,本文中材料的安排也相应地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库柏在道德发展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与许多人道德发展的亲身经验完全一致,因而为人们普遍接受。库柏将个体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第三个层次,也没有人只在第三个层次上进行活动,大多数人时而在这一层次上进行活动,时而在另一个层次上进行活动。这三个层次代表了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因而不失为一种简易方便的划分方法。 库柏不仅将道德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而且进一步又将每个层次划分为两个阶段。他将第一个层次称为“前习俗层次”。当婴儿发育成长时,他们要经历一个非道德的阶段。在他们道德发展过  相似文献   

11.
宋維真 《心理学报》1959,4(5):41-52
五十年前巴甫洛夫曾在动物身上造成实驗性神經症。他发現引起动物实驗性神經症的因素主要是在外界強烈的或长期持續的刺激下引起高級神經活动过程的过度紧张,并导致它們的破裂。这种破裂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表現在两种过程分別削弱或同时削弱中,表現在混乱的神經活动中”。当然,这种在实驗过程中引起神經症的原理,也可作为进一步探討人类神經官能症生理机制的理論基础。巴甫洛夫也曾提到过,在狗身上进行的此种实验研究是理解“人类神经病的电切近和电基本的根据”。根据我们的调查,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引文概括地介绍实用主义关于科学的思想,对于我们研究批判实用主义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不少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认为,在实用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皮尔士、詹姆士、杜威当中,在表述关于科学的思想方面,詹姆士没有多少值得注意的东西,在符号逻辑方面杜威虽然远不及皮尔士,但谈到关于科学的思想,杜威却比皮尔士“成熟”。所以,作者着重介绍杜威在这方面的思想。作者竭力替实用主义强辩,说什么实用主义“本身是最科学的哲学”,“是根本上处于与科学同质的地位的哲学”。他说:杜威的科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科学理解为方法,而不是理解为题材;使题材的科学性归结为或从属于方法的科学性。杜威断言,“物理科学所要求揭露的,不是事物的内部本质……”。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其原因就在于创造和运用真理的方法之中。关于真理的工具性和制造真理的科学思想的工具性的说法,同这种思想的逻辑一起,构成杜威的工具主义的内容。作者根据杜威的观点,表示怀疑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武谷三男提出的物理学发展三阶段论中的实体论阶段,并且认为“科学思想上的反映理论之类的东西是有害无益的”。作者还扬言:科学方法不外乎就是探索的方法;按照杜威的意见,探索是由观察、推断和推论这三个操作构成的。科学方法的特点,就是以上述三个操作之周期性的、连锁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研究科学史的方法必须具有象上述那样的逻辑结构;在这里,既不存在也不需要辩证法。真理的内容就是观念,因此,它必须由推断和推论的对象或者题材组成。  相似文献   

13.
整合,是现代思维科学普遍使用的概念,也是当前认识论微观研究的焦点。思维作为开放性的动态自组织系统,其整合机制具有多层次和全层次的基本特征。目前,现代思维科学和哲学认识论都开始重视思维整合机制的分析,但各自研究的重心、角度和层次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思维的整合机制有三个基本层面:一是思维活动中由物理过程向生理过程转化的整合层面,它为生理学研究所关注;二是思维活动中由生理过程向心理过程转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一九八一年《心理科学通讯》第五期上发表了《从现代神经生理学看巴甫洛夫学说》一文之后,重庆医学院的胡纪泽同志对此提出了质疑。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个真诚而率直的批评者,这无疑是一种幸运。因为不同意见的争论往往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科学的进步。为了使人们对于大脑机能的研究深入一步,特别是要突破巴甫洛夫学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争论问题的焦点,并尽量使问题的提法尖锐和明确一些。  相似文献   

15.
魯利亚 《心理学报》1959,4(2):68-70
罗馬尼亚心理学是一門非常年青的科学,它不象生理学和医学那样可以继承过去的丰富經驗,而只是在近几年来才为心理学的独立創造性的研究工作創造了条件。 目前,布加勒斯特的罗馬尼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帕尔洪大学心理教研組与巴甫洛夫神經病学研究所密切联系着的)和克卢日城的巴別什大学心理教研組正在进行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心理学家們的研究工作和理論工作多少都反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董仲舒思想研究,在比较沉寂的两汉思想研究中,是比较活跃,成果也比较多的。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范围较广,文章除论及董仲舒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和逻辑思想外,还论及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心理思想、经济思想和法律思想。就发展情况看来,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这一时期文章少,涉及面不广。主要是王明对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和思想方法作了探讨。他认为,董氏政治思想,通过天人关系论、德教主张、大一统思  相似文献   

17.
纵观无意识的研究历史,在对无意识的研究上无非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无意识心理现象是否存在;第二,无意识的本性和特点是什么?等三,如何运用无意识的活动规律为现实生活服务。本文旨在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问题上淡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关于无意识的本质关于无意识的本质问题,巴甫洛夫学说和现代神经生理学说研究的结果给我们无意识的本质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正如前述,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冲动。而本能是无条件反射的复杂锁琏。由于无条件反射是天生的固定反射,在行为中不具有定向性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管林初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77-80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研究生Edwin Burket Twityer于1902年完成了一篇题为膝反射研究的博士论文。其中详细地描述了他在进行膝反射研究时曾偶然发现的现象——单独呈现铃声可以引起被试的膝反射。这和当年巴甫洛夫对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研究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有人甚至认为Twitmyer的这一研究先于巴甫洛夫的工作。这是一项很有历史价值的研究工作。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许多知名的美国心理学界的前辈们对于这样一位有才华的年轻的心理学家的重大发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他逝世以后,他的工作才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赏识。为此,这使现代的许多美国公众感到十分婉惜。今天,当我们来重温世界心理学史上这一历史事实的时候,我们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最高级机能之一。对学习与记忆规律及其机制的探讨,一直是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一个领域,它需要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脑化学等多种学科的合作。目前的研究是从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从思想和情感的内部表现对大脑进行研究,另一个是运用神经生理学的方法,即研究神经系统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侧面。建立在近代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对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还是最近二十几年的事情。随着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学  相似文献   

20.
儿童社会性三维结构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起步较晚。儿童社会性发展集中反映在对事、对人、对己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儿童责任心、合作性、自制力三维结构。儿童社会性三维结构是在接受并履行有关的社会规范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内化而构建的,这一内化过程分为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受制于不同因素,需要不同的条件。本研究采用教育生态环境下的自然实验,验证社会性三维结构形成的理论构想,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为教育改革积累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