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先秦战争连绵不断,因而产生了众多的兵学家和兵学理论,为中国乃至世界兵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管仲作为先秦齐国的贤相,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其倡导并实践的寓军于政、平战一体的军事思想是齐国强大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齐国由于长期以来有尚武的传统,而且重视对军事实践进行总结,从而使齐国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思想,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国军事思想不仅对当时齐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齐国科技发展原因试析戴吾三在齐国恢宏的历史篇章中,闪射着科学技术的夺目光彩。齐国之所以能在春秋称霸、战国逞雄,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因素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先秦时期,与其他诸侯国相比,齐国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曾达到领先的水平,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先秦齐国兵学的产生与发展刘庆齐国兵学是先秦时期最为兴盛的地域性兵学流派之一,它拥有孙武、孙膑及稷下兵家等一大批兵学理论家,拥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管子》、《六韬》、《子晚子》(已佚)等一大批兵学名著,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5.
先秦史中,有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名曰姜太公。有人在小说中把他描绘成是一个“封神”点将的众神之主,但实际上,他是殷末出自东夷姜姓族团的一位十分有作为的大军事家兼大政治家,在灭殷战争及齐国的建设中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研究姜太公的族源、军事谋略和政治才能对齐鲁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认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引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中,居于核心地位。而齐国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又尤其居于特别突出的位置。在姜齐与田齐连绵相续的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在齐国这块土地上,不但十分集中地涌现了一大批相当优秀的、甚至是杰出的军事将领,而且也相当集中地产生了足以代表当时中国军事思想理论水平的优秀军事著作。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兵学中,齐国兵学是一座丰碑,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齐国成为先秦时期的兵学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8.
齐国姜氏是先秦封国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姓族,也是中国古代许多姓氏的源起所在,其后裔中不乏著名人物,因此,对齐姜氏后裔姓氏来源、分布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论述和考证,有利于我们对齐国姜氏源流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齐国历史以及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9.
谈到先秦战国时代繁荣的思想界,是不能忘记稷下的。战国时代,许多学者集中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进行自由的辩论,这里正是当时学术思想的中心。《管子》之书的书名出自齐国的管仲,由此可知《管子》是齐国的著作。如果《管子》是齐国的著作;那么,它当然就应该与稷下有密切的关系了。这基本上是已经成为定论的一般见解,我也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先秦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军事家,如姜尚、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尉缭等,他们的兵学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徐勇先生主编的大作《先秦兵书通解》和《先秦兵书佚文辑解》(天津人民出版社),对先秦兵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是新世纪出版的研究我国先秦兵书的两部精品力作。笔者读后,深感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管子》书反映的商品经济意识钩探王京龙大量的资料足以证明,先秦时期的齐国具有十分发达的工商业。齐国工商业的发达,反过来说明了先秦齐国的统治者们较早的注意到了商品经济问题.《管子》书是经春秋、战国,甚或更晚些时候形成的关于齐国的治国方略论集,书中集中反...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军事发展的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军事名家和军事名著,丰富的军事训练制度、训练方法、选拔人才方式,组成了齐文化军事体育的中心内容,并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完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是齐文化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论姜太公     
论姜太公刘蔚华,苗润田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又是齐国的开国始祖,其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西周开国元勋,姜齐立国始祖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东海...  相似文献   

14.
徐勇 《管子学刊》2001,(3):53-57
田单是战国后期齐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他坚守孤城和成功复齐在军事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复齐之后,田单力图改革,政绩不俗。攻打聊城和攻打狄人是他指挥的两次重要战役,在鲁仲连的帮助下,这两次行动都获得胜利。但是田单等人的努力毕竟不能彻底扭转齐国的危局,以齐襄王为首的统治集团贪图享乐,不愿改革,迫使田单不得不挂冠而去,离齐赴赵。田单在赵国受到了重用,而田单离开后的齐国则乏善可陈、继续衰败下去。田单复齐后的曲折经历至少可以从十个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5.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博大精深,是先秦时期我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齐国以刀币为主的货币文化,是先秦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它铸造精良,币文俊秀,代表了先秦货币的铸造水平。由山东省淄博市钱币学会编辑的《齐国货币研究》的面世,则标志着齐国货币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该书由齐鲁书社出版,淄博市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谈“齐之化”和“无文刀”张光明齐国地处我国东方,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货币文化较早形成的重要地区。齐国先秦时期是铸行刀币的国家,它同我国北方地区的燕、赵、戎、中山诸国,共同形成了我国古代环渤海地区考古学文化中的以刀币为主的货币文化体系。齐...  相似文献   

17.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司马穰苴的治军特点和军事思想初探徐勇司马穰苴,是我国古代齐国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说:“自古王者而有...  相似文献   

18.
高旭 《管子学刊》2014,(4):53-57
随着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西方中心论,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古代中国国际法,逐渐认同了我国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存在国际法。本文将在梳理先秦诸子百家与国际法思想的脉络和历史嬗变的基础上,论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存在国际法的依据;尤其是以齐文化历史为例进行了历史考证,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从不同方面阐述了齐国对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并详细诠释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法规范、外交制度、争端解决机制和国际交往原则等内容,为深入研究先秦时期朴素的国际法思想,弘扬中国传统法学文化和儒家文明,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有益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思想的发展轨迹是比较清晰的。其中,西周时期是以"礼治"为主体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若干新思维,战国末期秦国的法治最后获得了胜利。但礼法并重的长久持续力在齐国却显现出了突出的社会适应性,即便在现代社会中,礼法并重的管理理念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性”为中国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心性”理论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过程之中。同许多范畴、学说一样,“心性”学说在先秦时期已具备了基本的理论形态。从本质上看,先秦时期的“心性”理论,合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为一体,注重主体思维与道德理性的结合。本文拟从先秦“心性”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心”之修养方法等方面粗陈管见,以求正于方家。  一、先秦“心性”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论”在中国哲学中,“心”是人所特有的思维器官。“心性”源于“人性”。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对“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