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更是立体的画。同样,山水画在中国古典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山水画的兴起与发展为古典园林的建构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典园林又是山水画的物化形态。它们相互影响,互相渗透,都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园林景观的空间处理是保证景观品质的本质要素。近年来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逐渐趋于细化,追求园林景观的细节和品质。中国传统园林因其追求自然、意境深远,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其中江南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丰富的空间渗透,使游人完全融入了自然山水的景致之间。从现代主义的简洁中回归传统园林,探索古典园林中深远意境的表达方式,将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划分为墙垣空间、合围空间及环境空间三个层面的空间类型,结合园林实例分析江南古典园林中空间渗透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意境表达中的作用,启发思考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空间的处理与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的向前发展,并且在这一期间受到中国传统山水风景画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关系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自唐宋以来,造园思想开始渐渐以诗情画意为主导,在此思想的影响之下,开始形成了含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山水风景画类型的古典园林。由此可见,古典园林与山水风景画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追山逐水、亲近田园的追求。"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就是人们向往的生活,画师们描山绘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匠师们堆山筑石,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写意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文章旨在探究中国山水写意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表现,古典园林从写意山水画中借鉴的美学思想,感受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自然、自由、意境的美,并给后世的造园艺术以启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他们共同发表的《透明性:物理层面和现象层面》一文中,结合了早期的立体主义绘画和现代主义建筑提出了其研究的透明性理论,基于其物理透明性和现象透明性及基础诠释透明性的特征。透明性,作为一种形式——组织元素中的关系,可以被看作一种形式组织的手段作用于实践应用中。从建筑的现象透明性特征出发,试图归纳透明性作为设计手段对实践应用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山水画成为主流的宋代以前,以人物、场景绘画为主要题材的中国绘画中,边框在画面中曾凭借划界等功能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山水画的兴起,绘画中的边框渐渐被突破,至宋代在主流绘画中消失,其原因正在于宋代及以后的山水画以“去边框化”追求无限空间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边框的消失是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观念在宋代发展的缩影,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自然观,并由此发展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构图和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园林当中,空间叙事不仅可以将个人意识与园林空间结合到一起,还可以强化观赏者自身空间叙事探讨力度,使得观赏者在短时间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提高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规划水平和观赏价值也有重要作用。文章将针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研究,通过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叙事和空间美感,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叙事策略,充分彰显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叙事效果,将中国古典园林观赏价值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体现着传统文人的审美观和自然情怀。中国文人不仅寄情于山水画,更将其融汇并凝练于古典园林的造景之中,从而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充满山水画意境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使得二者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审美意趣上都存在着相互关联。从此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景观的审美创造之源及造园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发掘"中国园林传统中的画境营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为当下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设计中"中国审美意境"的营造提供思想依据,同时这对构建具有自身文化本位的城市生活空间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诗情画意的文学描述与造园艺术虽属不同领域却相依而生。立意作为造园的中心,以古典诗词意境为对象,依据两者在美学上的亲比关系,深入分析诗词的文学意象,可以使现代造园设计中的空间立意得到很好的拓展。  相似文献   

11.
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提出了透明性理论,并把透明性分为物理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文章以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现象透明性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现实意义,并将这一探究集中在空间形态更为自由的博物馆空间。  相似文献   

12.
苏州四大名园可谓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的典范,其造园技艺巧夺天工,造园手法十分精湛,虽都是古典园林中的翘楚,却又各具特色,留园的空间关系处理得变幻莫测,沧浪亭借景巧妙,拙政园不同于传统私人宅院,更加深远旷达,而狮子林在置山处理上则妙趣横生。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涵盖了中国古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园林,而在四大名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四大名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的分析,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洞门花窗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不仅是空间分割的界标,更是将园林的空间关系表现得更加丰富和统一。文章从私家园林空间的对立统一角度出发,阐述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情趣,着重探讨洞门花窗在古典私家园林空间分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园林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概念解释及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了解,进而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人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认知体验,常常是在四维性下,以动态的行走为主要方式完成的。这种四维的行走带入了思想情感的融入,不仅有游观的特性,而且更深层次上组织营造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叙事空间。基于行走的四维园林空间体验,通过对网师园"渔隐"造园主题的解读,分析其叙事空间的组织表达和认知体验。同时,给当代室内叙事空间设计思维的表达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的院墙常设有"门洞""洞窗",它们是我国园林中一种形式特殊的门和窗。其作用不仅是装饰点缀,引导游览,还是划分和沟通空间的重要桥梁。"洞门""洞窗"造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以及空间深邃。对其造型和文化内涵的研究以及空间关系的探究,有助于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及对于现代园林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借助中西方造园方法、造园理论的对比,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结合图片形式,探究现代西方艺术设计理论中的视觉元素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典籍中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园林中,园林的洞门是园林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古典园林中各构景要素形成借景、框景、对景等关系,成为园林中的点缀,在实用的基础上也起到了分隔园林空间的作用。洞门的造型多样,不同的造型增加了园林的情趣,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9.
以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所提出的"透明性"理论为基础,结合筱原一男建筑设计中的透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来阐述建筑中的透明性理论。通过对建筑实例的分析研究,找到一种解读现代建筑的视角,梳理出一种营造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展现出一种新的建筑概念,从而进一步促进透明性理论在建筑设计的研究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独特的空间意识,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方法与西方科学、理性的焦点透视法不同。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国山水画独特的空间意识有其艺术特征和具体表现,促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