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问题当前说法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在一个新的阶段上继续进行着。首先,新时期没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10页)列宁还指出:“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  相似文献   

2.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国家出现了严重危机,其主要源于苏联的政经体制及各种政治运动。根据战后情况的变化,斯大林从实际需要出发改变了对宗教的政策。宗教迎来了"二战"后的"繁荣发展"时代。其更深远的意义是开辟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如何对待宗教的正确路线的先河。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对斯大林这一举措,谴责声不断,认为他丧失了无产阶级立场。其实,无产阶级对宗教的正确政策和立场,正是从斯大林改变宗教政策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将他所处的德国诊断为"时代错乱"。其表现为发达的哲学与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强烈反差。在批判了"理论实践派"与"政治实践派"之后,马克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使命赋予给新生的无产阶级,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构造了一种融汇了科学的实证精神、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无产阶级立场的"批判的经济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时代"的总体诊治。如果以韦伯考察社会的"理念型"方法为参照,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马克思"批判的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三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我们应当对它进行哲学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研究和回答自己时代所面临的人类的命运(在当时表现为无产阶级的命运及其历史使命)这样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创立自己的哲学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平和发展成了关系整个人类命运和社  相似文献   

5.
阶级艺术论争,是20世纪前期无产阶级文学阵营和纯文学阵营之间展开的文学论争。20世纪10年代后期,以本间久雄、大杉荣和加藤一夫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阵营,明确指出第四阶级的文学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艺术,由此诞生了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但这时的认识局限于对"民众"和"民众艺术"概念的讨论上。进入20年代后,以中野秀人和平林初之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认为,无产阶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产阶级文化是高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性质对比来看,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精神和文学精神都比资产阶级高贵,因此无产阶级文学也是优于资产阶级文学的,这就肯定了艺术的阶级性。而以菊池宽、久米正雄和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纯文学主义者,则主张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自律,即超阶级性,认为若无产阶级艺术从属于无产阶级运动,那么无产阶级艺术也就不可能存在艺术至上主义思想。阶级艺术论争是之后展开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有力前提,也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论争的理论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逝世后,整个世界历史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产阶级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恩格斯又如何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呢?本文将主要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贡献较大的历史跨越论方面研究其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以期人们对恩格斯晚年时唯物史观的贡献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叶美霞  田子渝 《学海》2002,(5):188-190
迄今中外学者一致认同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但对它的性质则有不同的解读。在中共党史上 ,五四运动有着特殊的意义 ,被视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但在它的性质上却引起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鸣。在中共文件中最早评论五四运动的是 1 92 1年 6月中共早期组织的代表向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提交的书面报告① 。两年后李汉俊在《纪念二七的意义》② 中 ,高度赞扬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标志着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时代之主要潮流”和革命的中坚 ,五四运动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夭死 ,无产阶级革命兴起的“分水岭”。随后中共早期…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第1、2期合刊上的政论著作。其中首先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问题。他以时代的高度揭露批判了德国现实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和反动性,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局限性和虚伪性。阐述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和动力问题。论证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新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头脑"和"心脏"相同一的密切关系。这部著作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观与政治观转向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看到黑格尔法哲学中包含的中介性要素无力消解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反而加剧二者的对立。面对这一矛盾,马克思一直寻找解决市民社会矛盾的普遍性的力量,哲学的探索使他在无产阶级中找到希望。因此,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概念,无产阶级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普遍性,能够超越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解放,担负起自我解放甚至人的解放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承担起历史解放的任务,一方面是由于自身遭受的普遍苦难以及其所处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结构,决定无产阶级必将作为普遍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想实现革命的成功和人的自由就必须要求普遍性,这一要求决定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身,更要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普遍性体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正> 至今仍积淀在中国人意识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时代性而言,乃是一种前资本主义文化,它大致与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文化相当。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化都是在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整整落后一个时代,它缺少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那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医德也不例外,吸收历史上医德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前应警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抽象概念的虚假批判"思想倾向,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庸俗化、实用化和空心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性和时代性在于其彻底的现实批判精神、关切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价值情怀、洞察社会生活本质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旨归。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和时代关怀,在对时代问题给予"当代自我阐明"的基础上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时代效应和历史在场,秉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性和时代性精神,深入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历史深处,洞察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时代性问题,直面中国道路驾驭"资本精神"的历史实践,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和当今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的人类生活形态。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是社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人类文明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日益提高的标志,是人类有更大的能动性的标志。站在时代精神文明高峰的阶级、民族或国家,一定是富于生机和创造精神的,它相信科字技术和一切先进的文化,并依靠它们来改造世界。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党的领导所实现的无产阶级统治,客观上存在着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无产阶级政党能否实现无产阶级统治,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能否正确地处理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一个执政的党,只有真正懂得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关系的马  相似文献   

15.
李亚非 《学海》2002,(1):5-9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 ,其党员构成包括了工人、农民 ,以及非劳动者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很大比例。但这并未冲淡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和先进性。因为一个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是通过其纲领、章程及政策体现出来 ,而不是通过其党员的家庭出身和职业来体现的。在现时代 ,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农民也处在显著的分化之中 ,随着社会进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也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所以 ,中国共产党的大门应该向全体人民开放。而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无产阶级性 ,主要的是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使学生懂得革命英雄主义是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的英雄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无产阶级勇敢精神,是和正义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的,并总是和机智相结合的。教育学生以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努力在实践中培养革命英雄主义,发扬无产阶级的勇敢精神,防止和克服个人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特征来看,它只有一个,这就是它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在此基础上并主要由它所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有四个具体特征,即:科学性、先进性、广泛性、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全民性的有机统一。第一,科学性。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以往历史时代的精神文明的区别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它有着突出的科学性。以往历史时代的精神文明总是与难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宗教、迷信以及其它一些伪科学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奴隶制时代,科学还处在萌芽状态。当时虽然已经产生了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但这仅是少数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属于统治地位的东西,主要地则是奴隶主阶级的一套道德伦理观念,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以及其它一  相似文献   

18.
个性是一个伴随近代化进程而逐渐进入意识形态的话语,经历了不断摆脱偶然性和自然性,进而走向普遍性和社会性的线性进程。在血缘、地缘或宗教等偶然性因素作为主导意识的阶段,个性是权力过剩的统治群体的不自觉的“任性”,其对象是工具化的被统治者的身体和劳动。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理性与个性成为人格平等的表征,主体被描述为能够通过市场行为和民主政治自由实现其个性的存在。平等和自由作为个性的先验形式,使得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及其合法性得以可能。对于现代无产阶级而言,生产资料的永匮带来了个性的永匮,异化劳动和消费主义造成的虚假个性则又进一步加深了其自身的丧失。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无产阶级正在经历更为彻底的无产阶级化,而虚假的共同体与虚假的个性之间的“共谋”正在辩证地唤醒更为自觉的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都脱胎于物化意识。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虚假"意识相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由于其独特的阶级地位而具有实践特性,并因此成为解决物化问题的唯一方式。通过质和量的辩证法,卢卡奇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以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生成为线索,卢卡奇将卢森堡的革命理论视为自发群众运动,孟什维克视为意识形态危机的代表,只有布尔什维克才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真正表达,但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键在于阶级意识,革命沦为为意识而斗争,这与列宁的革命理论相背离。尽管卢卡奇主观上希望以阶级意识理论阐释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但在客观上却陷入以救世主自居的乌托邦主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产物。就其思想实质和基本原理来说,应无地域之分。但是,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说明,不但在不同的时代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会形成不同的历史阶段,而且在不同的民族传统、社会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也会形成不同的思潮和线索。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继承和发扬,它不但从理论上突破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路线设置的藩篱,全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上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