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彝族图腾研究中存在着只就表象的图腾物作论述,而没有从其固有的图腾文化层加以分析和阐述的不足,文章首先强调竹图腾是众多彝族共有的图腾崇拜,只是各地崇拜的形式和特点有别而已,指出彝族图腾的分裂、流变是因民族的分化和迁徙所致。就凉山彝族图腾而言,经历古往今来的分裂和流变,如今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归为三类:某一氏族独立的图腾、凡个氏族共有的图腾和某一民族依附攀缘另一氏族的图腾。值得一提的是,凉山彝族图腾既有分裂,也还有合并,它是彝族先民为谋求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种种艰苦努力。这是值得我们继承的。  相似文献   

2.
图腾一词最早来源于18世纪英国的文献,是印第安语totem,意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辞海》中的解释为: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约发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属彼亲族。作为氏族图腾的多为动物,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为全族之忌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其蕃衍。龙、凤、虎、牛、蛇……许多动物都曾经是图腾崇拜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古代神话故事的文本解读为依据,力图对中国古代的黄帝神话进行重新诠释和组合。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黄帝神话是以表现黄帝作为古代氏族领袖、巫师以及部落保护神的活动及信仰为基本依据的。作者尝试在禳解仪式、表现仪式和升仙仪式三种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仪式结构中去追溯黄帝故事的仪式和图腾原型,并以此为依据去研究古代黄帝信仰的来源、演变、图腾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仪式特征等问题。作者认为,作为古代仪式和图腾的表现形式,黄帝神话的重新诠释和组合应该以黄帝从古代巫君、神王到氏族和部落保护神以及后来的跨部落"最高神"的演变为基本线索。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神仙思潮兴起的背景下,黄帝作为古代信仰中的"最高神",被纳入到早期神仙传记的修仙范例之中,转化为神仙。这种成仙神话构成了古代仪式和图腾向宗教形态过渡过程中的原型演化形式。  相似文献   

4.
先齐信奉鸟图腾的东夷人非常重视自己图腾。他们将本氏族的鸟图腾,或记载在文献中,或雕塑在日常器物上,或刻画在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用的礼器上。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把对鸟的敬仰融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及对祖先、上天的祭祀上。齐国建立后,鸟图腾崇拜作为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文化遗产体现在青铜器中、古建筑构件瓦当上以及古老的《韶乐》中,对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分 原始维吾尔人的自然神论 一、原始氏族部落及其精神文化 1.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原始的表现及其特点: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氏族力量的自豪感;维吾尔人原始生活中的自然神论观点;图腾主义和天地神观点。 2.维吾尔人的原始艺术观:初期的节奏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而形成和发展的。这是因为,从民族文化的形成来看,中国文化是一种“原生文化”,它与“次生文化”不同,完全是由特定的自身内部的原因而形成的文化,换言之,是从血缘氏族内部直接产生的文化。这种血缘氏族关系纽带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从没有被割断过。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化来看,中国文化不但起源于血缘关系,而且在其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也遵循了血缘关系这一基本线索。如传统政治是血缘氏族关系背景下的宗法政治,传统经济是血缘氏族关系下的家庭经济或自然经济,而传统伦  相似文献   

7.
孟世凯 《管子学刊》2012,(4):94-98,1
嬴、商两族出自东夷以鸟为图腾之少昊氏,今山东莱芜是嬴氏族的发源地。嬴秦历史进程中与商的关系密切,嬴秦后裔多在商王朝做高官,助商统治近六百年。今山东是商王朝的东土,从目前所见甲骨文中有39个地名在东土,山东境内占多数,证明商东土范围主要地域在山东。  相似文献   

8.
(三)在周文化区与道儒学派发生碰撞巫氏族联盟历经“九难八阻”离开了唐努乌梁海地区以后,一路南下,时而有一部分人留“居匈奴故地”,时而又有一些人留在沿途定居在吉尔吉思泊一带,还建起了“吉尔吉思城”。然而主要的,巫成首领氏族所率“大部队”还是继续南行,去寻找更  相似文献   

9.
郭守涛 《美与时代》2013,(12):43-43
图腾在蒙古文化中体现了蒙古族豪放、粗犷的性格,图腾也是神秘草原文化的体现,图腾被应用在蒙古服饰上,也造就了独特的蒙古服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历史悠远,图腾崇拜的痕迹主要在服饰中应用和体现,对探讨图腾与民族服饰的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石器时代江南先民的身体呈现起初聚焦于身体的力量与性感特征,并不夹杂宗教意识,后来随着人的物种意识的觉醒,江南先民开始在巫术“交感”思维支配下谋划通过身体装饰完成身体补缺,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多种以人的身体为中心的宗教意味浓厚的图腾幻象。这些图腾幻象与其载体相结合,表现了生命轮回与灵魂飞升的观念,体现了对易朽身体的宗教超越。“自然生殖——交感装饰——图腾幻象——灵魂飞升”这一演变历程反映了原始身体意识与宗教意识的渊源关系,也体现出江南新石器文化的地域性色彩。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表现出的美学意义让现代设计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设计师们以一种比较新的形式将图腾进行了表达。在现代设计和传统艺术意味结合上,图腾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现代家具设计与现代标志设计上被广泛运用,目前已然成为时尚的标签。所以,将家具的设计作为例题,研究分析现代设计受少数的民族图腾纹样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义的思想起源于原始人报复的渴望和平等的感情。这种思想虽然不同于私有制社会建立在财产私有基础上的正义与非正义。但也完全是当时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原始人的平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氏族内部的平等,一是同外部落、氏族之间的平等;任何违反平等的行为则被看成是非正义的。如果这种行为的后果严重,则产生了报复心理,这种报复应当被看成是完全正义的。氏族内部的平等是维护氏族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表现英  相似文献   

13.
图腾艺术是图腾观念在艺术中的表现。它是随着图腾信仰的产生而萌发的,是人类最早、最为奇特的艺术之一。图腾艺术不仅发生得很早,而且自成体系。根据形式,图腾艺术可分为图腾人体装饰、图腾雕刻、图腾图画、图腾舞蹈和图腾音乐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历史角度认识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古代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部落宗教和后来的民族宗教,它们从各民族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中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明确的告诉我们:民族与宗教,自古就紧密相联,相互交织,共同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1、氏族社会产生了氏族宗教,民族国家产生了民族宗教。氏族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部落式的氏族…  相似文献   

15.
姓氏学是一门具有厚重文化内涵的学科。中国汉族姓氏最早是母系社会氏族部落的代号,以后演变为家庭的标志。在三代时“男子称氏,妇女称姓”(通志·氏族略)。到秦代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出现某一人群共有的标志,即所谓“姓”。后在人群中为把彼此区分开来,又出现所谓“名”。两个标志的结合,即成为中国人的姓名。回族姓氏的起源发展与汉族不同。回族先民是唐、宋时期来华的“蕃客”和蒙古西征时从中亚、西亚东迁而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即所谓“色目人”中的回回。他们的姓名是自已名字·父名·祖父名(或家庭、部…  相似文献   

16.
佛教中的龙     
今年是龙年,各种以“龙”为题材的活动竞相出台。很多人也许不知,龙虽是华夏祖先的图腾,但它的流传发展,却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龙王的产生龙在中国的出现,由来已久。《礼记》载有“麟、凤、龟、龙”四灵之说。《左传》记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考古发掘的“后洼石龙”、“红山玉龙”,比史籍记载还要早。然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老的图腾符号虽发轫于原始社会时期,但在当下社会中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业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可将中国的图腾符号所包含的精神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设计语言接轨,共同融合发展成为现代设计艺术的新形式,并赋予现代设计作品以特殊的文化品格与深厚的历史内涵。我们不但要继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更要不断创新、发扬古老的图腾符号艺术。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一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人类对家庭发展的历史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更谈不上预测家庭发展的未来。“家庭史的研究是从1861年,即巴霍芬的《母权论》出版的那一年开始的。”(《马恩选集》第4卷第5页)巴霍芬认为,人类最初有个群婚杂交阶段,母系氏族先于父系氏族存在过。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易洛魁部落的生活进行了长期研究,于1877年写成了著名的《古代社会》一书。他证明,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细胞,由母权制氏族到父权制氏族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家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恩格斯认  相似文献   

19.
图腾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非常早期的文化形式。对图腾符号进行衍生设计研究,将其与现代设计形式和媒体平台进行融合,是对传统图腾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传统图腾符号因其独特的视觉性,可以很容易的应用于视觉设计领域,但是图腾符号也因其年代的久远性,不经加工的图腾形象很难与现代社会融合,这就提醒我们对传统图腾符号需要经历从模仿到再创造的过程。图腾形象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不仅需要人们对其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还要积极与多媒体进行结合,与国际化潮流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20.
儒家历来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齐家十分重视。齐家有齐家的章程、法则,此即过去习见的族规家训。孔氏是圣裔,齐家尤严,自明清以来,既有衍圣公颁布的、对一切孔氏族人都适用的“祖训箴规”,又有散居各地的孔氏族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族规家训,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