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音信仰传入中国以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到唐宋以后完全中国化和世俗化了。观音信仰和观音造像在民间广泛流传,尤其是河南民间观音信仰盛行,出现了众多观音村落,观音寺、观音庙、观音堂普遍存在。为把河南建设成文化强省,应该充分发掘河南的寺院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河南民间美术的地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河南民间美术内容丰富、造型古朴、色彩明丽,富于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各类民间美术样式与地域民俗相辅相成,成为河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创产业逐渐成长并焕发出勃勃生机。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基于河南历史文化中"岳飞精忠报国"这一典故,结合文创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够打造一系列兼具历史性、文化性与创意性的文创产品。在传承和发扬河南历史文化的同时,可以为文创产业在典故文化元素的应用方面提供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雁 《管子学刊》2012,(2):65-69
齐文化资源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齐文化元素和符号的总和,表现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物质的齐文化资源包括地上遗存、地下遗存、可移动文物等,非物质的齐文化资源包括齐人的生存样式、社会制度、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技术技艺、历史名人、历史文献等.齐文化资源具有独一性、地域性、碎片性、持久性、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等特征,是所在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历史文化标志,具有广阔的产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厚重,特色鲜明,是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宗教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资源,有许多是具有历史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资源,这些资源首先必须继承和保护好,所以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应坚持在继承保护基础上进行开发,尤其是许多有形的独特资源更是如此。宗教文化资源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运用,使其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7.
河南传统美术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独特的中原传统美术文化日趋被外来的各种艺术思潮、文化观念所侵扰、解构和分离,以至陷入濒临灭绝的窘境。通过对河南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原文化的凝聚力,而且对创建有鲜明中原美术文化特色的现代河南美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也是加快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十分必要而又意义深远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探寻河南文化资源文创产品设计路径,分析河南文化资源现状,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从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三方面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剖析,对其产业发展策略进行注重文化IP与政策完善、加强品牌打造与产品创新、开拓文创园区与中外市场、构建产业链条与运作模式四方面研究。通过设计河南文化资源文创产品,使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河南文化。  相似文献   

9.
山东淄博古属齐地,"齐"字包含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吉祥意蕴。当地广告设计与传播中"齐"字标识被应用广泛,如企事业标识、社会活动、城市雕塑、艺术作品等。传统文化资源中"齐"字形象和涵义的深层开发,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象征和延伸。  相似文献   

10.
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支撑,是立足于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河南许昌三国文化品牌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旨在围绕许昌现有三国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创新,以三国文化品牌打造助推许昌旅游业发展,助力实现许昌“五个强市”目标,为进一步研究许昌市三国文化品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淄博地名是淄博地域文化的产物,蕴含丰富的自然地理文化与人文历史文化,如地形、地貌、物产、经济、军事历史等。淄博地名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可以再现古代淄博地理风貌,引导“生态淄博”观念。在宣传和谐淄博理念、提高文化认同、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形象总体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名文化传播须尊重历史和文化,遵守各项地名管理法规和条例,尊重历史和文化,不能无中生有,肆意捏造,欺骗旅游消费者;传播规范地名形式和地名用字,不随意更改地名。创造良好传播环境,多媒介、全方位地提高地名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冯若轩 《美与时代》2023,(3):124-126
延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特色鲜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和运用好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对重构红色资源开发路径、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品牌感染力和知名度及推动延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研究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全面解析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许宝新 《管子学刊》2005,(1):128-128
最近,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王修智在我市临淄区视察齐文化研究与开发工作时强调,齐文化是淄博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搞好整体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扬起齐文化这面大旗,塑造并打响齐文化品牌。市委副书记岳长志陪同视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历史传统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绝不可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这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体现了尊重历史传统的正确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就等于失去吸取营养的活头源水,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更谈不上开创未来了。为了易记易行,可以尝试着将中华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仁义信和、民本大同",并赋予其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5.
关于齐文化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开发、利用丰富的齐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齐文化开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齐文化开发意指齐文化旅游开发,而广义的齐文化开发则意指对齐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马欢 《美与时代》2023,(5):85-8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最早期的生产活动区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学习黄河文化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黄河督运图》是我国清代对黄河流域风俗民情、街市建筑、人物服饰以及黄河漕运的景致、商业经济的交流等进行细致描绘的史诗级纪实巨幅绘画作品。此图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我国清朝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许宏  张进 《管子学刊》2013,(2):65-68
齐鲁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支撑。我们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文化的嫁接和传承,加强齐鲁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让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延续和发展,增强山东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和智力支持,不仅在于其历史内涵的深度、影响力的强度,还在于它对于人才成长可资借鉴的价值.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营养.  相似文献   

19.
龚乔 《中国宗教》2018,(1):62-63
宜春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江右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是赣西历史文化重镇。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般认为,确立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门戒律的是百丈怀海。  相似文献   

20.
江西宗教资源丰富,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江西立足省情,把握各宗教特色,深入挖掘和引导宗教祖庭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