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外陶艺研究 (一)国外陶艺发展状况 20世纪初,米罗、毕加索、马蒂斯、克利、贾可梅迪乃至塔比埃斯等等,一批绘画大师开始进入陶艺创作行列,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现代陶艺的发展.一部分现代陶艺家认为,国外现代陶艺的开端,应当以美国陶艺家彼得·沃克思于1954年启动的"奥蒂斯革命"和日本"走泥社"成员及其代表人物八木一夫所进行的现代陶艺创作活动为标志.  相似文献   

2.
中日陶瓷的交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代中国移民把中国陶艺传入日本。日本也不断有陶瓷艺人到中国来学习。日本的陶艺发展兴盛后,也给中国陶瓷业以重要影响。两国陶瓷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国陶艺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陶艺,作为一种文化语言符号,以其本身的特定审美属性融入环境,扮演适宜的角色,陶艺人性化的融入城市空间环境当中,利于反映现代都市的视觉需求,利于引导人们用身心去欣赏,体味生存空间.这并不意味着陶艺在现代艺术中的消逝,而是陶艺存在于公共空间环境中,以其自身材质的优越性及所呈现的审美意味与环境融合、互动,并给公共环境增添了新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4.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者对艺术各有不同追求。陶瓷艺术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儒释道文化在陶瓷上的展现古已有之,如唐三彩、汝窑、钧窑、青花等均以陶瓷为载体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作为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现代柴烧陶艺作品同时蕴含了儒释道的中心思想,相比其他陶瓷作品更有包容性和丰富性。柴烧取材于泥土,直接放在柴火中达到"凤凰涅槃"的效果,展现了佛教的"轮回"思想。作品古朴自然、落落大方,以手工成型为主,造型效仿古法、崇尚传统,遵循了儒家之"礼";作品釉面以天然落灰釉为主,木柴落灰在器型面上熔融成大自然恩赐的釉色,体现了道家的"无为"境界。以世界瓷都中国德化柴烧陶艺协会的作品为论证实例,从历史、宗教的角度论述儒释道文化在柴烧陶艺中的具体呈现,为柴烧陶艺作品的品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现代陶艺应以现代人的情感及心理需求走入现代社会,形成一种具有无限潜在生命活力的文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陶艺欣赏的探讨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本文就现代陶艺的语言特征,现代陶艺欣赏与其他现代艺术样式欣赏的关系;现代陶艺欣赏对欣赏主体的要求以及现代陶艺欣赏审美心理过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地限制和冲击。具有1300多年悠久发展历史的坭兴陶由于创新能力薄弱、人才匮乏、产品风格单一、产品体系不够完善等,逐渐在市场经济中淡出人们的消费视野。因此探讨坭兴陶艺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在目前形势下,坭兴陶要在继承原有的优秀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出产新品,借力中国·东盟博览会、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好经济形势大胆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创造出一批有时代风貌,具有独特风格的陶艺作品,才能让钦州市坭兴陶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开始大量涌入国内,我国当代主义艺术慢慢活跃起来。我国的传统陶艺也受其影响,当代陶艺产生了萌芽并且迅速地发展起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当代陶艺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材料语言的独特艺术特征。基于此,通过简述中国当代陶艺的艺术发展探索,从物性与个性、偶然性、多元化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当代陶艺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荟芳 《美与时代》2014,(10):35-35
现代陶艺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其设计运用越来越多,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点。随着现代陶艺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实现的越来越突出,进行城市景观中现代陶艺设计的分析研究,其作用和价值意义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9.
陶艺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之一,其是根据水与土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结合,通过可变性和流塑性,然后在进行烧制,就是陶艺主要的制造原理。陶艺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建筑进行美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起到了环保的效果,因此建筑行业要加强陶艺的应用力度,实现建筑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了实现此目的,笔者就陶艺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浅谈●姚维马岳勇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为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道德和伦理生活。同时作为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也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吸收、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在众多外来文化中,中国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1.
论民间美术和现代陶艺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陶艺家对自身的陶瓷艺术产生了怀疑和否定,另一部分陶艺家则通过探寻民间美术与现代陶艺的涵化整合,实现中国陶艺的本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源远流长,因其特殊的艺术属性在近现代影视剧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席位。本文以部分古典舞在现代影视剧中的运用为例,剖析舞蹈创作的文化底蕴,浅谈中国审美体制下舞蹈艺术的时代性与美学价值。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多元的艺术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李孟悦 《美与时代》2014,(4):127-127
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在每种经历了古典时期的艺术种类的现代发展过程中都是存在的,而这种情况在陶瓷艺术中表现的特别强烈。在传统与现代并驾齐驱的局面中涌现着不同类型风格的陶瓷艺术品,让人们在守望与拓展的步伐中徘徊无措,是该坚持走传统的道路还是应该摒弃它向现代艺术张开双手?它们的并存又有何意义?这一切如时空错乱般透过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繁荣起来的中国陶瓷艺术品市场越来越明显,传统与现代陶艺应在各自的发展中吸取对方的精华为己用,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应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创造中国陶瓷文化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陶艺设计在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中作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载体,已具有其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它是一个文明社会发展历史的标志之一,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CHINA(中国)就是陶瓷之意。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陶瓷艺术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从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发明和创造了独具文化、艺术、时代特色的陶艺佳作,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融技术与艺术为一炉,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就以陶艺加强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素养而言,…  相似文献   

15.
为了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艺进入了小学课堂。随着陶艺教育的展开,陶艺教学在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陶艺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陶艺教育进入中学课堂,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陶艺学习制作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在陶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挖掘自我创新的潜能,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创造性思维方面能有所提高。但在陶艺课堂实践中也产生了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陶艺制作环节的繁琐,导致学生的课堂时间不够无法完成一件作品;其次,同学对陶艺材料不熟悉,容易造成陶土资源的浪费。由于教材有限,大多学生首次接触陶艺也比较茫然,导致作品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美术教育对陶艺教学非常重视,尤其重视开展幼儿陶艺制作活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陶艺制作技能。本文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陶艺的成型方法、装饰方法以及创作方式等做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对于未来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以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改良派,围绕民族、国家体制以及文明观念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他们展现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多民族国家建立的不同畅想,这些讨论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现代国家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9.
秩序之美存在于自然之中,也体现在人对事物认知规律之中。在现代陶艺作品的创作中,立体空间形态及表面装饰可以融入不同的创作方式,遵循美学原理,以形成秩序之美。从形态学和创新思维的角度对现代陶艺中秩序之美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纹样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一种具体的表达方式,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的敬仰与期盼。而现代环境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什么形式上都需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于现代环境设计中,是人们的心理需求,也是文化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国传统纹样的诸多表现形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不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为前提,分析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