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今,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而电子产品几乎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对于媒体传播也一直在发生转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近两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于人类生活,有着非一般的改变,为人类走向智能生活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各个方面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艺术以各种各样新鲜的形式,在人与人、人与城市间流动着。于是,我们有了一张全新的生活地图,睁开奇迹般的双眼,了解到世界上所有没有规则的创意生活,Style传递着艺术家从灵魂底层蔓长出来的价值。爱因斯坦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踌躇于政治与方程之间,然而Stew与Kevin的作品却是徘徊于科技与自然之间。多么幸运,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设计作品中看到弥补自然生命短暂的缺憾。当然,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无限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人们热爱生命的心弦,激发了我们的丰富想象。  相似文献   

3.
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与价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作为自然存在的人人是自然存在物。这就意味着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是生物界的一部分。是在大自然中通过与自然的物质代谢而生存的一种存在。否则人就一天也不能存活。当然,人也是社会存在物;但无论人类社会怎样发展,取怎样的社会形态,人都不可能是超自然的存在物。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可以把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自然称为自然环境。①这就不是指一般的自然,而是指围绕着人类的、与人类发生关系的外界的自然,具体说来就是作为大地的地球和环绕着它的大气这个整体。在这个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呼吸空气、饮水,与外部自…  相似文献   

4.
从伦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所有活动都含有目的,自己不利的事情人是不会去做的。对一些宗教徒而言,也是如此,他们信仰宗教同时也想取得某种回报,因果关系必然包含其中。当代人类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厚、科技发达的社会,但是人们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一些人头脑,使宗教在当代精神活动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笔者多年在宗教部门工作,因工作关系,与宗教徒有广泛的长期交往,感到有九种功利因素影响了当代人的宗教信仰,今书之出来,与同行研讨。一、消灾免难求平安。趋利避害是人生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的行为最初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道德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证科学技术沿着健康道路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运用道德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间的科技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科技道德的研究对象与定义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啊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科技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每个国家理论界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时至今日,道教界仍保留着自然和谐建设洞天福地的传统。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如何应对人类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大气污染、自然破坏,既是生态文明的大课题,也是保护洞天福地这种样板的重要课题。洞天福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清、幽二字道教的洞天福地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中国古人往往向往着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建筑宜居的宫阙洞府,并在那里修炼仙道,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他们想象仙境可以在天上,可以在海外,最后又落实到山清水秀的大地之上。于是,洞天福地就  相似文献   

7.
食物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根据,人类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回避人与物、人与自我、人与他人关系中的食物伦理问题。在人与物的关系中,食物伦理规则追求运用食物保持生命的自然目的,此为自然之善。自我在追求善(或好)的生活的生命历程中,把食物的自然之善提升为维系人性尊严的自我之善,此为人与自我关系中的食物伦理规则。自我之善与自我之恶的矛盾蕴含着超越主观的自我善恶的客观伦理法则——食物权及其相应责任所共同构成的人类之善,即人与他人关系中的食物伦理规则。食物伦理规则本质上是人类扬弃自然的实践活动所彰显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还未成熟以前,即还没有面对这个普遍 的道德态度的很久以前,对生命危险的恐惧已使他 们把释放那些人们害怕或可能欢迎的自然力量的能 力归于各种无法触知的、想像出来的个体存在物 (personal beings)。他们相信,那些到处控制着他们 的想像的存在,在肉体上与他们自己相似,但被赋 予了超人的能力。这就是上帝观念的原始形式。这 种关于存在着这种存在物及其非凡能力的信仰,首 先产生于人类日常生活中遍布的恐惧,它对人以及 人的行为的影响已经大得难以想像。因此人们开始  相似文献   

9.
合乎自然而生活,是古罗马时代斯多葛学派提出的一个著名的伦理学命题.该命题认为,自然本身作为不可僭越的必然性秩序既驾驭着整个自然宇宙的运行,又作为命运支配着人的灵魂和行为,因而人类必须以自然为指导,合乎自然秩序而生活,这是宇宙秩序赋予人的一项基本道德责任.自然本身因其和谐有序性而是善的存在,合乎自然而生活亦为合乎善而生活,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生活.人正是在合乎自然而生活中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德而达成至善.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向自然进军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扩大,人类从中得到许多好处,过着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严重的破坏,并日益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严酷的事实,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许多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纷纷提醒人们注意保护人类生  相似文献   

11.
今天,没有什么知识可以比导致对社会力量和人类关系的更好理解的知识更重要了。正是这种知识使人们能够立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管理者和其他行为者不断地作出各种决策,影响着无数他们同伴们的幸福。在社会混乱和暴力膨胀中,如果需要,很多人情愿为实现他们的目的付出高额费用,不论它们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他们的志向以及他们也许唯一表现出来的经济和政治的推动力就是要把我们人类明显具有的有序而又有建设性的应变能力远远地抛在后面。就人类自身而言,有时他们的浪费与损失是巨大的。事实上,现在所能承受的破坏和灾难,在数量程…  相似文献   

12.
劫生  寄尘 《中国道教》2007,(2):52-53
顾名思义,财神崇拜,自然是对财富的祈求。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本来就应该越来越富足,人们对它的追求与祈愿,当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却发现,同样以物质利益的追求为指向,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财神崇拜,与西方传入的拜金主义,其实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是我们人类所潜心探索的永恒主题。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急功近利与物欲心态极端的膨胀,使得人类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起来。如何使人们重新正确认识这一主题,是我们每一个生存在地球上的人所必须面临与思考的问题。 人生成于自然的事实决定了人必然从属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人对自然的过  相似文献   

14.
中介思维与个体应付─—视角转换的健康价值江南社会学院(苏州215124)陈代康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与挑战。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应激有关。而且,没有无应激的环境。因此,为了应付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与纷繁复杂的人文关系,学会在应激中维持适当的心...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教书的日子过得轻松惬意,这里工作不多,薪酬不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可是,李开复总是觉得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在无数个难眠的夜晚里,他辗转反侧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按其本质来说,乃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这样的人,总是自觉能动地进行着实践活动的人。这样理解人的本质,不仅对于哲学而且对于心理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的心理、意识正是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人的心理、意识和实践是处在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中。马克思曾经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马克思在这里是把生产劳动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7.
浅论人的主体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论人的主体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张惠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范围的新的科技革命,正日益确证着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把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发扬人的主体特性摆在了前所...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人之命运现代人越来越富庶,越来越能驾驭自然与利用自然,因此越来越忙碌;无形的权力资源与有形的物质资源潜力被挖掘得越来越充分,似乎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占有一些资源(尽管占有量差距很大);一方面,这个世界中已知的部分越来越多,人们从已知中获取的利益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不可知的愈发不可知,也因此而越来越迷茫。现代人的价值越来越趋于一致,媚俗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哲学、文学、美学莫不如此。一言以蔽之,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命运几乎完全被连接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群体在决定着个人)。个人正逐渐失去自我控制与自我保…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世界,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类知识的进深如同原子裂变那样快捷,人类各种生活的平面与空间都在不停顿地拓展,但由此人类自身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麻烦。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激烈,社会生活形成了高度的商业化、物质化,社会中的人要面对社会、家庭、工作、学习、婚恋等各类压力,人的  相似文献   

20.
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中国道教》2004,(6):40-42
在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经济日益发达、人类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时,动物的处境却越来越糟糕,引起了环保人士的忧虑。据统计,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将有1/4的物种灭绝。自然界本身也存在物种的生灭,但人为因素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因素的100倍。我国动植物种类中有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中国占156个。①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体现,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学者们积极地进行着理论探讨,政府立法,环保人士成立各种组织。联合国第371号决议《世界自然宪章》规定:“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