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  王晓田  高娟  黎夏岚  徐静 《心理学报》2019,51(12):1341-1350
死亡意识是个体对自身死亡必然性的认识; 基于进化适应性的考量, 作者认为具有前瞻性的死亡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个体生命史的终极坐标, 不仅可能引起恐惧感和防御反应, 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适应性的时间管理。据此推论, 死亡意识的启动会加强人们对时间有限性的关注, 体验出更强的时间流逝感, 影响人们对时间的评估, 以及人们对不同时间点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而做出的跨期决策。本研究采用死亡凸显范式启动死亡意识,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死亡意识、时间知觉和跨期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死亡意识启动使被试低估时间距离, 并表现出较低的跨期决策延迟折扣率, 从而在较小的即时获益与更大的延迟的获益之间更为偏好未来导向的选项。进一步的分析显示, 时间知觉在死亡意识和跨期决策延迟折扣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变量的作用。以上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死亡意识在时间管理上的适应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西方主要的死亡心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不同的死亡心理研究在研究传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可以总结出死亡心理的核心内涵:外部防御和内在成长。对死亡的抽象认知产生死亡焦虑,死亡焦虑产生死亡恐惧、自我保护、外在价值导向等外部防御反应;对死亡的具体认知产生死亡反省,死亡反省产生死亡接受、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内在价值导向等内在成长反应。作者以死亡心理的两类反应为框架,综述了近5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并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理论分析表明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死的智慧,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但此假设并未得到来自实证研究方面的任何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三个实证研究对此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一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显著相关。研究二不但复现了上述结果,还发现:与启动死亡焦虑条件相比,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间相关系数显著的个数更多,绝对值更大。研究三发现: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与儒家词汇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结果表明: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但在应对特质与状态性质的死亡焦虑中,道家人格表现出了独特的时间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边城》用"人性"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美好和谐的世外桃源画面,但是这仅仅是作者为我们构建的表层话语组合,从深层结构上来看,《边城》则包含着由死亡事件作为主线而透露出来的悲剧感,表现出现代与传统冲突带来的无奈和悲剧情绪。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苏汉臣款《搜山图》中的人物形象及服饰的研究,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了探究。发现了作者对于画中人物形象和服饰进行了主观处理:二郎神部从在形象上表现出残忍、冷酷和丑陋的一面,在服饰上体现出辽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特征;而妖怪在形象上表现出无助、恐惧和绝望的一面,在服饰上体现出宋代汉式服饰的特征。因而发现了苏汉臣款《搜山图》并不是一幅单纯描绘神话传说的画作,而是一幅隐喻、讽刺画。它可能隐喻了宋代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激烈矛盾和冲突,并对当时的时局进行了讽刺。  相似文献   

6.
人无论是在面对自己的即将死亡还是他人的死亡时,都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死亡态度.先秦时期以儒、道、墨、法为代表的诸子各家在对待死亡上也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情感态度,儒家是哀伤和理性,道家是顺化与旷达,墨家是轻生重死,法家是冷酷刻薄,他们的死亡态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无论是在面对自己的即将死亡还是他人的死亡时,都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死亡态度。先秦时期以儒、道、墨、法为代表的诸子各家在对待死亡上也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情感态度,儒家是哀伤和理性,道家是顺化与旷达,墨家是轻生重死,法家是冷酷刻薄,他们的死亡态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上海医科大学(200032)徐宗良众所周知,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有不小的差异,反映在死亡观上其区别也颇为明显。其追根究底的思辨方式促使他们一接触生死观便直逼生命的鹊的──死亡,对死作一番深入研究,同时又以死论生,围绕死亡去奏出一篇篇...  相似文献   

9.
郭力平  许冰灵 《心理科学》2007,30(6):1332-1336
采用将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作品相匹配的方法,分别以线条、颜色和内容为线索,考察了3.5~5.5岁儿童对图画作者情绪状态与其作品间关系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3.5岁儿童尚不能将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特点联系起来,4.5岁儿童开始能够将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特点联系起来,5.5岁儿童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又有明显的发展。儿童对作者情绪状态与图画间关系的把握显示出一定的性别差异,但对图画传递的情绪信息的认知在各要素形式(颜色、线条、内容)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性自命出》是郭店楚简中的一篇重要出土文献 ,对于它的创作时代与学派归属问题 ,学者们有多种看法 ,大多把它定为战国早期的思孟学派的作品。针对学者们的立论与意见 ,本文在结合世传文献的基础上 ,着力从思想分析的角度对《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认为《性自命出》的可能性作者颇多 ,而在思孟学派中以子思思想与《性自命出》篇最相接近 ,因而子思颇有可能是该篇简书的作者。  相似文献   

11.
闫鑫 《美与时代》2004,(11):93-94
本文通过对《红字》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阐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红字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不同含义,从而进一步深刻揭示出作者霍桑通过这本著作所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哲学与宗教产生的重要根源。唐初道士成玄英通过对先秦道家死亡智慧的自觉回归,指出人类自我死亡具有必然性和本然性,并在生存是牢狱、死亡是解脱思想的指引下,要求人们安生顺死以尽天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ProQuest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论文为对象,通过对作者所在学科以主题域的具体数据分析,概括出美国近年来在动画研究上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借鉴美国的研究方式,可以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20名3.5-6.5岁儿童为被试,用访谈法研究了他们对死亡特征、外延和原因的认知,结果发现:(1)他们对死亡认知是随年龄发展而提高的,但在水平上存在差异;(2)对死亡抽象认知能力有所提前;(3)对死亡认知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和情感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基督教徒关于死亡和濒死态度的比较研究,探索城市和乡村基督教信徒对死亡和濒死态度的差异性及形成原因,为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进行理论探索。本文认为城市教徒在对死亡和濒死的理解和态度方面比张庄地区教徒更现实、更世俗化,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化。而乡村教徒对于基督教教义中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认可程度较高,在思想和行为上更接近于基督教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试论死亡的本质及死亡态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死亡的最高解释应当是一种哲学的解释,而医学认定的死亡可以纳入这种解释。死亡是个体人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和中断。本质不能直接取代标准,但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标准来揭示。因此,探讨和建立死亡的标准仍然最具实际意义,但必须统驭在对死亡本质的认识之下。  相似文献   

17.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当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部成功的戏剧。在这部伟大的当代精神悲剧中,威廉斯运用他的“诗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人在精神上的生存困境。作者从现实与幻想、灵魂与肉体、欲望与死亡三个方面的冲突表现了主题,展现了被世上各种矛盾法则弄得进退两难、苦苦挣扎的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困境,揭示出人类灵魂所遭受的独特折磨和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18.
古代希腊罗马的死亡哲学及其历史演变林中泽本文集中探讨古希腊罗马不同时期的死亡观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作者认为,古典时期希腊罗马人的死亡观具有积极向上和自然主义的性质,它的兴起是古典社会开放政治与外向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古典时代的结束和元首...  相似文献   

19.
辞世教育在于提升临终者生命的意义与品质。通过辞世教育使人们坦然面对死亡这个不可避免的人生课题,而死亡又是各类宗教最关注的内容,各宗教都有对死亡奥秘的深入诠释,对死后世界的详尽描述。宗教在辞世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性,辞世教育可以借鉴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探讨了死亡凸显和权力感及其交互作用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研究1操纵被试死亡意识,发现死亡凸显促进助人行为;研究2通过回忆法启动被试高(低)权力感,发现权力感与助人行为没有显著关系;研究3采用语义法启动权力感,综合探讨了死亡凸显、权力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死亡凸显与权力感交互影响个体的助人行为。总结来看,研究发现了死亡凸显与助人行为的正向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