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文化街区伴随城市发展步入了“存量提升”的新阶段,优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势在必行。当前以VR、 AR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实现了对街区三维场景的重建,但是关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提升街区空间活力的方式却鲜有人去关注。以历史文化街区使用者的空间感知为基础,探讨数字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构成,是城市文脉具象生动的外在表现。引入城市触媒理论,在对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历史文化街区触媒活化设计的原则和要点,通过相关触媒元素的选择和塑造,提出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水资源丰富,有“北方水城”之称,龙亭湖是开封水系中的重要湖泊之一,开封龙亭湖与沿湖街区水陆相接,沿湖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质量直接影响景区的观景效果,从历史街区的概念角度对开封历史街区的文脉和现状进分析、设想,对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将会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街区在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属性。基于新技术的发展,区别于主观评价的街景图像识别可以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基于图像语义分割技术,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可对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街景图像语义进行像素化识别,然后得到包含绿视率和天空可视率的街道空间品质数据集,最后通过GIS技术对历史文化街区街景进行可视化分析,提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各地持续创新旅游业发展策略,通过历史名人雕塑建设、博物馆展览、历史街区打卡等方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使景区获得可观收益。历史街区打造是旅游业优化改进的重要营销模式,为保证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加强文化创意设计是关键,但目前有关历史街区发展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如何打造特色历史街区是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展开讨论,分析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的影响机理,并以河南郑州为例,深入剖析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更新作为老旧街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街区的地理位置、街道肌理、历史遗存建筑、人口结构、居民建筑,并总结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更新内容和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从存量空间、景观特色、绿化设计、基础设施、历史建筑修缮、公共卫生六个方面提出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以更好地促进街区景观提升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聚焦提升街区管理质量、创建品质城市并积淀文化底蕴等要点推动智慧工具在城市建设中的深化应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重要工作思路之一。聚焦智慧城市背景,探讨福建泉州晋江五店市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再生产的背景、展开进程、改造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从明确基本原则、促进绿色出行和盘活文化工具等视角出发,提出将再生产和智慧城市概念导入晋江五店市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提升的具体策略,以助力相关实践应用和理论深化。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是由漫长的城市历史演变形成,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街巷、以及其内部的所有景观要素等。围墙作为最直观体现历史街区风貌的构成要素之一,不仅对内部的历史建筑起到保护作用,更为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如何整治历史街区围墙,成为保护和提升历史街区风貌的重要问题。以南京颐和路历史街区为例,对其围墙现状、保护及利用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围墙设计及园林景观有关理论,提出相关整治建议,使其能够更好地体现街区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包含历史印记而且留存时间久远,但是它们大部分很难满足当代人们的要求,所以人们在进行保护和发展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的明清街区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明清街区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历史含义深刻,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管理逐渐失去条理性,与现代社会脱节,延缓了历史街区的发展。文章以明清街区为例,讨论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的生命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起符合历史街区发展的条文规定,让各个行业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建议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古代精神得以延续下去,以此让历史街区重获新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进入某个特殊时期产生的文明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历史街区影响了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历史街区可以供人们进行活动、生产和生活,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承载于历史街区。而历史街区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却被大众所忽视,导致人们对街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逐渐降低。因此,文章构建以居民满意度调查为主的人居环境指标评价体系来对开封市历史街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基于现存的与评价指标体系有关的研究结论,与历史街区的特点进行结合,使定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不同方面的需求和感受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街区是反映一个城市传统文化发展的窗口,伴随着我国休闲文化旅游市场的逐渐升温,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历史文化街区内部有着大量的文化遗迹,包括传统文化、名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等,这些不仅能够体现传统的居住风貌,更是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特色的载体。与此同时,历史文化街区的形象设计也在其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系着整个历史街区所呈现的外观形象,还有传承和传播城市文化发展的任务。因此,在对历史街区进行形象设计时,必须考虑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的文化特征,同时保持街区的时尚和可持续发展,还要注意整个街区设计的整体性原则。以常州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为例,探讨其街区的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13.
由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历史街区失去活力,因此提出在保留城市历史街区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采用文化策略和艺术策略的活力创造策略,最终提升历史街区活力,延续场所精神,实现城市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现状,探索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设计意义。以南宋御街为实例,进行景观、建筑的探索与分析。要想对历史街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以及更新,须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以及街区现有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梳理,才能最大限度对文化进行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河街老码头文创街区设计的研究,分析码头遗址与文创街区的结合开发方式,思考历史遗留物如何通过改造再次利用于文创街区的建设中,重点剖析了文化创意街区的发展特点,探讨码头遗址与文创街区的结合开发对传承历史记忆、塑造滨水景观空间、复兴城市文化的积极作用。文章从历史遗留物如何与创意街区结合发展、湘潭河街老码头文创街区如何与历史遗留物结合发展两个角度出发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核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变迁,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因消费和旅游的推动而得到重生。通过新乡市关帝庙历史文化街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向现当代历史街区转化的过程中,由于多元文化主体的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发生了演变,并且这些不同主体需要的功能之间,并不是完全契合的。  相似文献   

17.
南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元,地域文化极具特色和魅力。寺街作为南通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南通文化的根脉和历史的兴衰。现通过对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分析,提出一些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策略建议,以期在新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历史街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提高,然而城市的大拆大建使街区的文化定位和历史资源逐步丧失。因此,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保存,如何凸显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通过对历史文化区的改造来保护传统文化等问题已成为城市设计发展中的关键。文章以西安市和成都市两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改造修建后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思考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城市空间重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在城市更新问题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采用何种途径来实现合理有效的城市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命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表现载体,扎根于当地的在地文化,是城市人文复兴及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触媒。文章引入城市触媒的有关理论,并应用于北京市什刹海传统历史街区中,旨在通过一种可持续性的更新模式促进街区内的人文复兴,从而使历史街区实现渐进式的多元化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历史街区一般都是经过多年的文化沉淀,最终形成本地特点的历史遗存。苏南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遗留的文化元素逐渐汇聚成城市的文化脉络。苏州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苏南古城,其众多的历史街区也延续了整个城市特有的风貌。通过考察这些街区装饰符号的功能、形态、装饰手法等几个方面,了解苏南历史街区的装饰符号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