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以来,国内关于社区公园景观的研究开始加强,社区公园的健康景观、适老性景观等也都成为热点话题,适宜的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能有效提升周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湖州白鱼潭公园适老性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发展状况,总结其目前的发展问题,探究老年人对适老性景观的需求,探索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小城镇景观加以重视并且加速建设,发展脚步的相似使得许多小城镇的面貌也极为相似,其公园景观建设呈现出危机。由此出发点考虑,笔者在考量国内外小城镇公园现状和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思想和策略,进而为之后进行小城镇公园景观建设提供合理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建设矿山公园是实现矿山景观营造以及再利用的重要手段,对改善矿区的生态情况、矿区环境的改善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为例,从国内外现状、项目概述、设计理念、设计手法等方面探究了矿山公园的景观营造再利用实现的手段与方法,使其为其他的矿山景观改造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邹昕 《美与时代》2023,(1):46-48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公园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园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河南省郑州市三大公园——郑州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建园时间长,市民依赖程度高。在总结三大公园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三大公园进行绩效评价,结合定性分析检验模型合理性,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总结提升城市公园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态美学的发展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生态美学在湿地公园景观的建设与保护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体现出人们对湿地公园景观审美功能的重视度提高,为未来湿地公园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此,文章从生态美学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出发,探讨生态美学思想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要素和表达原则,以便为生态美学思想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提供参考,营造自然、生态、野趣的整体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6.
在公园建造领域有些设计师偏爱规模宏大、造型宏伟的园林艺术,但是也并不排斥有些设计师偏爱精致的园林艺术,微缩景观就是这些细致的设计师所欣赏所追求的。所以将微缩景观应用在公园建造中,是这些人所追求的,但是这些追求不无道理,因为在方寸之地容纳万千世界就是其神奇之处。现如今世界上有很多的微缩景观,包括中国也有,这就为微缩景观效果在公园建造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素材。有很多人在参观了微缩景观之后,会有"参观了微缩景观之后,感觉像环游了世界一样",这就是这样精巧的艺术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如何让游客更容易地接受微缩景观,如何让微缩景观更适用于公园建造,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公园近几十年来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要求其在功能、景观、生态、管理等方面做出更新。文章主要探讨传统公园更新改造下的理水问题,分析理水的价值,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以玄武湖公园更新改造下的理水手法为探讨对象,提出理水更新设计的策略,以期为其他传统公园的水体更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作为现代园林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生态公园,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人性化的植物景观营造维持着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文章以南京市鱼嘴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方面人性化的要点,力求创造出绿色、和谐的生态型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文化缺失”现象,其结果不仅加剧了城市景观的雷同,而且也使公园自身失去了吸引力,对公园的持续发展和城市整体形象都产生了负面作用。景观小品和导向标识是公园文化的主要景观载体,其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更需要讲究文化特征,应该把公园的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最大可能的彰显出来。景观小品可以用空间节点的方式让人了解场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导向标识则通过反复的出现,强化游客对公园文化内涵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库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架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长春八一水库公园总体设计以"尊重场地、倡导生态、承载文化、服务大众和确保安全"为宗旨,将八一水库公园设计为高新区新空间、新地标。其尊重场地现状,体现八一水库自身的景观特点,注重水上水下立体空间构成的层次,创造独特的水库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发展形式,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城市景观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本文探讨的是城市农业以公园为载体的发展形式下,城市农业公园的功能特征,效益。并初步探讨了影响城市农业公园功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争创园林生态文明城市的号召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公园或湿地公园,其中由于场地及城市发展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城市选择节约型公园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城市节约型公园中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优化公园水景形式、注重乔灌草的科学配置等方面为节约型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试探讨如何通过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理论,来对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进行设计,以实现设计和生态功能的协调。通过对郑州东陈伍寨公园进行分析,对公园的景观进行模式化的分割,并对景观破碎化效应进行试验,以模块化的景观绿地作为基本元素,以公园园路作为景观廊道,将绿地斑块进行链接,使整个公园结构呈现出网格状的景观格局,增加景观生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张波 《美与时代》2013,(7):84-86
城市开放式公园展示的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给人提供休憩、游玩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其功能性,以人为本,给游人提供所需的场地;其次,就是如何体现公园的生态性,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给游人一年四季不同的观赏景观,提供新鲜空气,提升环境质量;再次,就是如何在视觉上给游人留下美好的景观形象,在空间序列设计上,有开放的场所,也有封闭的空间,给游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总地来说,就是站在游客的角度上,以专业的眼光与设计手法,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游憩境域。  相似文献   

15.
文章引入AVC理论探究城市滨水公园AVC内涵,通过查阅文献并咨询专家筛选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吸引力(A)、生命力(V)、承载力(C)三方面构建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及景观美学、休闲娱乐、康体健身、自然教育、民俗体验价值的内容。以伦敦湿地中心、香港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在基础构成要素不同的背景下确立自身的规划设计和理念、开发模式、游憩产品策划。  相似文献   

17.
毛艺霖 《美与时代》2023,(12):68-70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智慧城市、智慧公园的建设,景观智慧娱乐设施也逐渐在公园场景中推广使用。景观智慧娱乐设施以其新颖的外观、丰富多样的内容、智慧互动的体验吸引广大用户参与。对数字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智慧公园的概念和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分析智慧公园系统中景观智慧娱乐设施的概念、组成及运营,针对四川成都彭州官渠智慧运动秀场的个案进行研究,探讨景观智慧娱乐设施在公园场景营造中的运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型的公园类型,城市生态公园不仅具备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功能,还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城市乡土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型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展示生态文化景观方面独树一帜。以衡阳南湖生态公园为例,从功能分区、植物景观、服务设施三个方面,探讨基于生态文化体验的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旨在为同类型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脉络,是城市空间联系的纽带。在城市滨河景观改造过程中,应结合其地域及基址条件综合考虑。现以荆襄河生态公园规划为例,初步探讨滨河景观规划中地域认知与场地理解问题,规划在充分调查现状基址条件及可利用的景观资源基础之上,力求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植物、园林建筑、景观雕塑、铺装、水体等关键景观的设计,进行公园空间塑造,探讨具有地域特质的园林空间营建。  相似文献   

20.
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从事景观设计的工作人员的职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环节,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生活和工作空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应用在公园景观中的技术也较为丰富。其中,艺术混凝土应用在公园景观中,不仅起到了美观、增强设计感的作用,并且使用的范围较广,发展前景也较好。在本次的讨论中,笔者首先针对艺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讨论,然后结合公园景观的特点,分析其艺术混凝土在公园景观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