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以大观小谈绘画透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石礅 《美与时代》2007,(10):64-65
我国古代画论甚多,大抵出于鉴赏家、收藏家、画家以及画商笔下,精芜互杂.北宋的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以大观小"之说,原本是一种偶然性的自由创造,其中直觉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时隔八百多年,这种美术理论至今仍受到艺术理论界的广泛重视.有趣的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它给以大观小学说的研究,投下了复杂的光影.  相似文献   

2.
周薇 《学海》2005,(4):81-87
陈衍"以诗存史"诗史观,重心在搜集有事之诗达到存史目的,这一诗学观既是对孟棨<本事诗>以来纪事诗话宗旨与元好问<中州集>以来"以诗存史"诗学观的传承与发扬,也是晚清国势衰微之际陈衍民族危机与世道关怀意识的投射.这是一种自觉的有着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诗史观.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提出了一个“极理以尽情性之宜”的理欲观。他主张通过彻底贯彻三纲五常和法制以致情欲于“中和”之境 ,实现理与欲的统一 ,并从主宰之天、自然之天和合为一的“真”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本体方面的论证。董仲舒的理欲观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又存在着严重的理论错误和缺陷。  相似文献   

4.
康德认为天才就是主体在自由运用其诸认识能力方面的禀赋的典范式的独创性;天才具有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领域性四个特征;以一种合适的比例和搭配结合起来的想象力与知性构成了天才的内在力量;审美只需要鉴赏力,而创造美需要天才和鉴赏力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6.
In traditional Chinese expressions, guannian 观念 (ideas) are results of guan 观 (viewing). However, viewing can be understood to have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meanings: one is “viewing things,” that is, viewing with something to view; another is “viewing nothing,” that is, viewing with nothing to view. What are viewed in “viewing things” are either physical beings—all existing things and phenomena—or the metaphysical being (for example, the “Dao as a thing”). In both cases, something is being viewed. What is viewed in “viewing nothing” is the being itself, or “nothing,” in which there is nothing to view. According to Confucianism, the existence of “nothing” manifests itself as life sentiments, especially the sentiment of love, which is the very root and source of benevolence; moreover “viewing nothing” is, in essence, a perception of life. Life sentiments or the perception of life is “the thing itself ” prior to any being or any thing. Translated by Liu Huawei from Sichuan Daxue Xuebao 四川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2006, (4): 67–74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比兴》集中体现了刘勰对于“比、兴”两种修辞手法的观点,并一直影响着修辞学界对比喻和起兴的理解,第一,刘勰对于“比兴”内容含义和表达方式的阐释过于程式化和概念化,缺乏灵活性。第二,刘勰对于“比兴”二者修辞功用和适用感情范围的界定过于绝对化。  相似文献   

8.
袁宏 《周易研究》2007,(5):91-96
周敦颐引《易》立论开创了理学,其所言"太极"既是天地万物化生的源泉,又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同时又为"人极"确立了哲学依据.周敦颐的"太极"观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有序可循、富有人文色彩的宇宙图景,体现出中国先哲对人生终极境界和高于道德价值(冯友兰语)的执著追求.从这一角度讲,这幅宇宙图景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从圆融美、动静美、天地人和谐美对周敦颐的"太极"之美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早在宋代,沈括就提出以大观小的山水画处理方法,后来成为山水画创作的法则。沈括在提出以大观小的同时,还对李成山水画中仰画飞檐的建筑处理手法进行批评。本人在对建筑的写生和创作实践中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探讨,认为以大观小和仰画飞檐其实并不矛盾,以大观小是为了表现对建筑群的宏观把握,即表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展示给观者一个较大的空间;仰画飞檐则表现了人游于建筑中的亲身感受,同时衬托出建筑本身的高大雄伟。  相似文献   

10.
王倩 《美与时代》2008,(5):98-99
"以人为本"设计观就是首先以自然规律为本,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再尽一切可能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求,最终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阿里苹果小学的布局和建筑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同时,它也充分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和心理需求,体现了时代感和民族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12.
"中体西用"文化观是中国近代以来影响甚大的重要思想.它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预设.但其对持有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首要条件的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并成为其思想的核心.本文对"中体西用"文化观的作用和局限性作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谨慎"小信"     
罗忠 《天风》2006,(21):31
基督徒都知道,圣经的话是神说的话。虔诚的基督徒都乐意接受神的教诲,坚信神的话语。基督徒们因信了神的话语,时时灵修警醒内心邪恶的欲望,时时向神忏悔已有的过犯,感恩神的引领。千百年来,基督徒们都承认自己有罪,但圣经中的一句同等重要的话却容易被信徒们所忽视。那就是耶稣反复说的话:你们这小信的人。  相似文献   

14.
宋代以前的易学中,“太极”一般被解释为“气”或“元气”;亦或被释为虚无实体.而宋代朱熹对“太极”进行了新的阐释,超越了前人的“太极”观,通过阐释“太极”,确立了理本体论,完成了理学派的本体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浅议《老子》的"无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欲"是否应当得到满足,满足至何种程度,这是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老子>提出"无欲"的思想,并且认为"无欲"是人应当追求的终极目标,要达到"无欲",则需要采用"应"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再论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主要是断流术和分流术,就此笔者于17年前在本刊发表过文章进行论述。17年后,此病的治疗观出现以下进展和变化:1,对立和统一:这两种手术联合施行可产生优势互补,代偿充分者更适合做分流术,否则以断流术为宜,这是观念上的突破;2,有创和微创:微创概念和技术的出现,使治疗手段多样化和观念更新,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3,治标和治本:肝移植的临床一改门静脉高压的治标手段而向治本手段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周易>哲学的"中道"法度有三个:"三才定中",发轫于天地,展现天地贞观的宇宙图式;"体用得中".思辨于筮法,萌发道器合一的本体架构;"时行成中",着跟于天下,诉说乐天知命的生存情怀.这三者各有特色,又相互关联,共同组建了<易>之生生之道.其影响也早已远远超出了易学范围.对其探讨,有助于我们把握<周易>哲学的底蕴,也有利于我们洞悉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特质.  相似文献   

18.
当西方近代医学对精神疾病做出生理性的解释之后,精神疾病不再同道德问题联系在一起.然而在中国,虽然以天人合一为思想基础的中医学始终对精神问题给出生理性的解释,但是精神疾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一直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失败.与唯物主义疾病观相伴的对待精神疾病的文化态度在中西历史上显示出截然不同.儒家的道德哲学可以为这种不同提供一种解释.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身体不仅承载着自然规律,也承载着道德含义.这种观念不仅反映在社会文化之中,也反映在中国古代的医学思想和法律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一个根深蒂固的成分,一向是中国人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尺度.无论在何种环境下,追求或顺应"一统"的人往往得到后世的好评,而企求"分裂"或满足于分裂状态的人则大多受贬斥.在通常情况下,"大一统"这一评价标准能超越人物的实际功绩、仁、和平、汉族主义和阶级意识等一系列其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侯强 《管子学刊》2003,(3):75-79
齐“巫儿”婚俗始于春秋时期,直至汉代仍在齐地流行,是“同姓不婚”主旋律下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关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关于“夷人文化”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和实事求是的观点。齐桓公“淫于骨肉”说是有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齐“巫儿”婚俗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