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解释某一种概念,须阐述一下产生这一概念的最直接的原因,正因为自由概念举不出自由以外的原因,所以才是自由。因此,要解释自由概念本来是不可企及的,也许会使人“离开哲学的解释的领域”。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自由概念是理解康德哲学的极其重要的概念,所以康德说:自由概念“对于所有经验主义者都是一块绊脚石,但是同时对于批判的道德学家说来,却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一把秘钥”。我们在学习康德哲学的时候,无法避  相似文献   

2.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代表作《符号形式哲学》第3卷中提出的“符号性孕义”概念,历来被学界公认为理解卡西尔哲学整体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最多的一个概念。不过,对这一概念所作的系统性阐释,迄今还付之阙如。该著在对符号形式哲学理论基础予以澄清的基础上,对这一概念的历史起源、哲学内涵,以及在整个卡西尔哲学体系中的有效性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并在“精神作为的自由”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奠基。  相似文献   

3.
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博士约瑟夫·奈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在笔者看来,软实力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道德:对个体本位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律、他律与自由的关联对于道德的理解向来就有“自律”和“他律”的分辨。前者把道德看成是与人的自由紧密相关的,甚至把道德看成是自由的同义语。它注重道德的内在觉悟和动机,突出道德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尊严和境界。在自律论者的眼里,道德的内在特质在于自我主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并由此突出了一个人的个体人格。自律论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观点。后者则认为,社会的“正义”秩序是道德的核心,因而,制度化甚至法律化的道德规范是人们理所当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具有先在性、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特征。道德规范是以一…  相似文献   

5.
自道德现象产生时起 ,人类的道德生活就与一定形式的制裁或赏罚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德赏罚是道德功能的重要表现。基于当前人们对道德赏罚这一概念的混乱认识 ,本文陈述了道德生活中赏善罚恶这一普遍存在的事实 ,并在对历史上有关思想分析的基础上 ,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文章给出了道德赏罚的一般定义 ,即道德赏罚是缘于行为主体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好坏的奖赏或惩罚 ,同时初步确定了道德赏罚的主客体、内容、方式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历史上儒家学者在“为己之学”上的论述进行考察与分析,并联系康德对道德之自律与自由的讨论,试图揭示和阐发儒学作为“为己之学”的内涵及其意义,以期深化人们对儒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轮回     
哲学家总是热中于研究死亡概念。叔本华对这一概念颇有领悟,并将之上升到文学和科学的层次: “死亡是真正给人以灵感之神和哲学的主宰。这就是苏格拉底把哲学定义为死亡的忧虑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通过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等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的区别,在同一性问题上与形而上学的界线是划得比较清楚了。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现在,根据我学习的体会,也来对同一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我认为,对“同一性”这一概念,除了应区别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之外,还应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者在不同场合运用的相对于斗争性的同一性和相对于差别性的同一性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了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同一性,或许能更好地说明过去所争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则广告,要做得生动、吸引人、有说服力,它所使用的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那是相当重要的。然而过去人们对广告语言艺术的理解却过于肤浅,以为做广告无非就是吹嘘自己,动不动就来上几句“产品一流”、“国优部优”、“誉满全球”、“行销海外”之类的套话,殊不知这种套话听多了实在令人倒胃口。如今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富有艺术魅力的广告语言,往往都是逻辑妙用的结果。有一则童鞋的广告是这样向人们介绍其产品的特点的: 象母亲的手一样柔软而舒适的儿童鞋。“柔软而舒适”,这是一个外延比较宽泛的概念。这里,广告的设计者很巧妙地使用了概念限制的逻辑方法,通过增加概念的属性,赋予“柔软而舒适”这一概念更多的内  相似文献   

10.
李石 《世界哲学》2010,(1):131-140
当我们讨论自由这一概念时,可以将人类的自由理解为由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两部分组成。在文章《两种自由概念》①中,以赛亚.伯林论述了对行动自由的两种不同理解: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本文在伯林两种自由概念之划分的基础上,借助哈里.弗兰克对于人的意志这一概念的构建,试图阐释和分析自由的四个相关概念:意志自由,思考的自由,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根据伯林的区分,第一个和第三个表达是自由的积极概念;第二个和第四个表达是自由的消极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查尔斯.泰勒所提出的"机会概念"和"实践概念"对上述四个表达进行区分。其中,意志自由和积极自由是"实践概念",思考的自由和消极自由是"机会概念"。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道德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为这种现象所困惑:素来被认为是德才俱佳的人突然被发现在生活问题上不加检点,而一向被视作品行不端的人竟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种现象从来很难得到理解,人们的善良愿望总是倾向于“恶则无往不恶,善则先往不善”的道德评价心理。在思考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时,我就想到了道德人格的矛盾本性问题。 道德人格这一概念,是指由一定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所构成的主体人格。因为主体的道德观念必然要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必然要得到道德观念的指导,这种观念与行为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12.
在耿宁对王阳明良知思想的诠释中,道德自身意识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围绕这一概念,可以发现耿宁的诠释与阳明的良知学说之间存在着一些思路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耿宁对自然、本体和本能三个概念的诠释之上.通过对这一思路差异的揭示,可以进一步分析耿宁的诠释与阳明学对道德问题的两点方向性不同,也即耿宁的诠释独有的特色:由道德呈报主体;自然的非道德性、反道德性.  相似文献   

13.
辩证法的同一性概念历来就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四人帮”对这一概念的肆意歪曲,更造成了这一概念的混乱。搞清这一概念,对于阐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和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一、生活方式的含义及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人们十分熟悉。生活方式目前国內主要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范畴或作为日常用语来使用。这两个概念之间有无内在联系?联系怎样?有沒有可能把“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探讨这些问题,显然要从弄清生活方式这一概念的含义入手。  相似文献   

15.
诊断的变化与误诊的发生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116013)王宝瑞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116012)孙文义“误诊”这一概念,需要一个较明确的界定。但是一个常用的语言或概念,往往却容易忽略其准确性。“误诊”这一概念本身就存在这个问题。“误”字词典解释说:“...  相似文献   

16.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金声 《心理学报》1985,18(1):33-39
通过对行为主义和传统的本能理论的批判,马斯洛提出了“似本能”这一重要概念。“似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概念对于马斯洛需要理论以及他的心理学理论的理论后果,并且列举了一些直接或间接支持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最后,本文指出了这一概念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以人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行为以及心理发展的问题。只有从这种统一出发,才有可能深刻理解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17.
政治自由及其意义的限度——列宁的理解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自由是人权理论乃至整个政治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但是,不同时代和不同政治倾向的人,往往对它作出不同的理解。对于这种不同,人们可以作出各自的评价,但正是这种不同才使得政治文明呈现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列宁对于政治自由的理解。我们认为,列宁的理解透视出马克思主义政治思维的重要特质,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要思想资源。一政治自由向来都是指涉人们在政治领域中的自由问题。因此,在讨论政治自由时,列宁往往把它与公民自由这一概念区分开来。他认为,所谓公民自由,指的是社会发展实现了政治领域与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哲学研究》今年第五期发表的高鼎忠同志《也谈‘同一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一文,主张对同一性作两种区分。他说:“对‘同一性’这一概念,除了应当区别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之外,还应当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者在不同场合运用的相对于斗争性的同一性和相对于差别性的同一性。”高鼎忠同志说的第一个“应当区别”,当然没有问题,这种区别就是形而  相似文献   

19.
责备是人们在面对理由时的一种典型回应性态度,对这一态度的恰当判断往往需要预设一个具有自主意愿的行动者及其责任的归属。"聚焦式责备"(focused blame)是当代道德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对责备这一概念在现代道德哲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中特定意涵的刻画。通过对其背后所预设的道德自我、道德责任、意愿等的批判性考察,威廉斯提出"作为起因的责任承担者"这一概念以阐明现实的行动及其后果对自我的构建性作用,指出康德伦理学借由纯粹意愿所构建的道德自我来承担绝对自由的这一理论抱负,有可能会遮蔽现实中人们的具体伦理行动和心理机制所原本拥有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进化心理学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机制”是进化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对整个进化心理学理论的理解。该文尝试从心理学其它相关学科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性质进行充分的解读与分析,同时也指出进化心理学“心理机制”理论之明显误区,并在此基础上对进化心理学价值之所在给予充分的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