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研究在国外始于30年代,而国内到50年代后期才初露端倪,直至他逝世以后逐步繁荣起来,现已呈现出从出版周恩来著作和回忆、研究著述,召开研讨会和纪念座谈会以及推出描述周恩来生平的影视和戏剧等全方位态势。纵观周恩来研究的方方面面,显示出这样的突出特点:回忆怀念和纪实性作品始终占有较大比重;人际交往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总体发展看,已从感性认识阶段进入自觉的理性研究阶段,从单一角度研究开始了全方位、多角度研究。近年来,关于周恩来精神、周恩来与“文化大革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外交思想和风格、统一战线思想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周恩来研究的主要收获。今后,需进一步深化总体研究,拓展他同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比较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研究队伍,以期周恩来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在于开创了一条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中国道路"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在思想和实践中引领了"中国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长明 《学海》2002,5(6):8-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如何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创建社会主义制度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 ,毛泽东、周恩来都作过艰辛的探索 ,但他们的思想历程并非完全同步和一致 ,大体上是毛泽东首先规划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基本蓝图 ,然后周恩来在现实的构筑中对毛泽东的思想有所发展和深化。而在周恩来进行现实构筑的过程中 ,毛泽东的思想又发生显著的转折 ,周恩来在跟进中仍力求保持原先经济政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尽管存在某些失误,仍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坚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确立勤俭建国的战略方针、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对外开放思想原则以及关于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设想等等.这些关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成果,都被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所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过程中一个伟大的理论、实践的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新经济政策中所包含的认识辩证法和策略辩征法思想,研究和继承列宁这笔精神遗产,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贯彻到对中国的“自我”认识和改造中,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整套科学理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基础。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天风》2006,(6S):F0002-F0002
贾庆林主席提出:新校区的建设也给神学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坚持独立自主、白办的原则,坚持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真正地把金陵协和神学院办成一个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培养在校生与在职的教牧人员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整体素质。同时,积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探索,使得神学院成为神学思想建设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孙瑞 《中国宗教》2022,(12):56-57
黑龙江现有两所宗教院校,即黑龙江神学院和哈尔滨佛学院。近年来,两所院校以坚持宗教中国化为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在新时代宗教院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究应克复近代以来的中国.出现了三位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历史人物。他们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结束帝制,开创共和。毛泽东完成了民主革命,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道路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道路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目标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及其理论的形成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参加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中尤以求同存异的方法体现了周恩来的特色。认真地研究周恩来的这一思想方法和实践,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地处理各种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发展我们的外交工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下面拟就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和实践的一些主要之点,作一探讨。一、东同不求异,努力寻找共同点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行”的新论断。“两个行”所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既遵循了“行”的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创造了“行”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特殊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同时,在“遵循”与“创造”的守正创新中亦探索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前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后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两者的统一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方能得到系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非是“反对《资本论》的革命”或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是执行马克思晚年“政治遗嘱”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守正性产物,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创新性产物。  相似文献   

13.
卞敏 《学海》2002,3(6):13-17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经历了长期的思考探索过程。其中 ,关于区域现代化的思想与实践 ,尤其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独特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景天星 《中国宗教》2023,(10):42-43
近年来,法门寺佛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在新时代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中进行了系列探索,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程中原  夏杏珍 《学海》2001,(4):14-23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一九七五年整顿闪耀着特殊的光辉.本文简要评述了一九七五年整顿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发展过程和显著成效,分析了整顿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和突然中断的原因,对一九七五年整顿作出了历史评价邓小平主持的一九七五年整顿贯彻落实并发展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三项重要指示所体现的正确思想和决策,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的开始,是改革开放的实验,是邓小平理论的起点.它上承中共"八大"路线和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正确发展趋向,是60年代前期调整、1972年周恩来主持的整顿的继续和发展;它下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给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起了开辟航道的作用,成为第二次伟大历史转折的前奏.  相似文献   

16.
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尧 《学海》2003,1(4):131-138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体制外和体制内、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 ,但并没有真正找到一条能够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党的改革和建设开始 ,党的改革关键在于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建设 ,是适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民族尊严意识,把民族尊严意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要我们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心,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提出了建设经济特区的思想,为振兴中华、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其中,民族尊严意识是爱国主义的精髓,它包括维护国家的统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改革为人的尊严实现保驾护航。而建设经济特区思想是发展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关注的重要命题是如何从社会主义"大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道路的选择上,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要求。在道路的特质、布局和实现路径上,分别彰显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系统论以及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求。在道路的价值意蕴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发展,符合唯物史观要求。新时代走好中国道路,既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同时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教育思想探要于建国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国家、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并联系世界的背景,对中国的教育进...  相似文献   

20.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以唯物史观回顾伟大的五四运动百年史、新中国建立70年历史、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历史,我们将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即是对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的探索。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包括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对新现代性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成为新中国70年历史聚焦的主题。作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深刻的解答了"马克思之问"和"列宁之问",指引着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既超越了西方资本经典现代性道路,也超越了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经典现代性道路,以中国方案开辟了人类新文明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