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人云“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稀”者之一,就在于人类能够交际。交际是信息的双向传递活动,也是交际双方的思想相互交流的过程。即是“交流”,有问必有答;既是“交流”,双方的观念难免发生“碰撞”。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论辩篇》101),当受话一方拒绝承认(发话方提出的)某个原理的真实性时,双方求助于论证以便说服对方就是不可少的——论辩也就产生了。“答”应“问”而生,“辩”随“论”而后兴,问答、论辩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形式。自然语言是交际的主要信息载体,也是答辩的主要工具。说它是“主要的”,因为它不是唯一和孤立的。信息交流(包括交际)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复杂过  相似文献   

2.
人们的交际活动就是相互交流信息的活动。言语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但它不是唯一的和孤立的,信息交流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复杂的过程。在通常的情况下,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言语活动并带有伴随动作来进行的。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作为信息交流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一、言语交际符号学认为,符号有符号形式和符号内容两个方面。“交际”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应用符号形式以传达符号内容。鸟儿用婉转的歌声向异性诉说爱情,蜜蜂用规则的舞步向同伴通报蜜源,驯鹿用尾巴动作的变化,表示鹿群的安全或者危险。人为万物之灵,可以应用多种手段,特别是应用丰富多采的语言,交流彼此间曲尽幽微的思想感情。人类  相似文献   

4.
《老子》中的“德”,初始不是伦理道德范畴,将它理解为认识范畴的“信息”,倒有充分的根据。甲骨文德字的初文就是一个信息系统的符号,这个符号的象征与信息论的主要特点相吻合,即“正在于它总的研究‘一批’可能性的” (艾什比)。后来金文的德字演变为从言从心,那是人们意识到信息还可以得之于语言交流和思维。最后德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代码?代码又可简称为码,就是用以表示某一或某些事物的符号。代码实际上就是符号,任何代码都能满足符号过程的三个因素.因为信息交流要经过编码和解码,所以我们把这类符号称为代码。以下我们将把“代码”跟“符号”做为同义词来使用。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际中,听说双方时常会对对方的陈述作出否定,否定词“不”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符号。说话人(sh)陈述一个命题,听话人(t)不同意这个或关于事实、或关于事理的说法,报之以“不”,从逻辑的角度看,t提出了“非p”,已达到了否定的目的。然而,大量的言语交际事实表明,否定符号的使用者在运用“不”之后,往往并未逻辑地合作地提供明确的信息。因此,从语用角度,讨论一番言语交际中常见的在句首采用“不”的那种否定方式的实际情形和应当注意的事项,乃是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就环境艺术现状进行分析,传统文化符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文化符号在大众交流过程中起到信息传达载体的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到积极作用。符号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也存在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中。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式进行阐述,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探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传达的内在根据意义的传达,是指人类精神事件转换为符号事件,并在一定距离空;司得到“搬运”,经过一定时间得到保存的过程。意义传达的目的在于完成人际间的意义沟通,从而实现协调个人及社会活动的目的。意义的传达过程亦是符号的解释与理解过程。对解释者来说,意义作为个人的。动理体验和独特经验本是一种主观内在的东西,别人当然无法感知和体认。但解释者可将这些个人内在的意义化为各种符号(如声音、文字等),变成能被理解者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东西。理解者感知了这些符号(感觉效应器官进行能量转换),加以读解(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设计的句子-图片匹配范式,以含有显性颜色信息和隐性颜色信息的具有高限制性语境的句子为实验材料,以被试对图片的反应时为因变量指标,通过不同时间间隔的设置,探讨了高限制性语境条件下颜色信息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表征特点。结果表明:(1)在高限制性语境条件下句子理解过程中,句子中的隐性颜色信息和显性颜色信息对大脑具有相同的表征作用。(2)在高限制性语境条件下句子理解过程中,句-图匹配条件下的句子理解速度要快于句-图不匹配条件下的理解速度,即出现匹配易化效应,支持了知觉符号理论。即无论在句子理解早期(0ms)还是句子理解晚期(1500ms),被试对句子的理解都属于知觉符号表征,支持了知觉符号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克里斯特娃:今日符号学是以符号和它的相关物即“交流”和“结构”为模型构成的。那么,什么是这些模型的语词中心的(logocentric,或译词义向心的,逻各斯中心的)和人种中心的(ethnocentric)界限呢?它们怎样才不能充当试图逃避形而上学记号(notation)的基础呢? 德里达:在此,所有的意义表示必然都是模棱两可的。假定有一天能够“简单地”避开形而上学,那么在此意义上,符号概念就将既是一种语言障碍,又是一种进步。当然,我不相信这种假定。因为,假若符号按照它的根据和内涵在其一切方面都是形而上学的,假若它在体系上是与斯多葛主义的和中世纪的神学相一致的,那么它所从属的操作和置换——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系统探讨2~3岁幼儿对存在多个个体的交流场景中信息传递的理解。结果发现幼儿能够根据交流者的选择偏好预测接收者的行为(实验一)。当破坏交流双方的联合注意信号(实验二)、改变测试对象(实验三)或测试前交流者离开任务场景(实验四)时,幼儿不再根据交流者的偏好来预测接收者的行为。上述结果说明交流双方的联合注意是幼儿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因素,这些结果为社会交互和意图行为的认知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可以分几种水平:神经过程的水平以及初级信息加工水平(例如,从记忆中提取、筛选记忆中的字表,对简单的符号进行比较等);或者是较高的心理过程(即问题的解决,概念的获得)。我们这里根本不涉及神经模型,主要谈的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但也并不忽视初级过程的模型,特别重视初级过程与复杂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算法”     
算法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算法,可以看到它的一些基本的逻辑特征。一、算法的含义“算法”这一概念来自拉丁文单词Algor itmi,是9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霍列士米首先提出来的,它最初的含义是指十进制计数法和十进制四则运算的法则。从一般意义上说,所谓算法,是指当我们要从最初的可变资料(信息)中导出所要求的答案(结论)时,而确定的一个计算过程,这个计算过程由一组准确有序的操作指令构成。对“计算”这一概念要从广义上来理解,不应把它理解为仅仅是数字的计算。广义的计算是一种符号和信息的变换过程,例如代数学中的各种符号运算、信息处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美学现象,也是人类文化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用建筑理论和空间原理来分析建筑都比较片面,不能完全地阐释建筑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意义,无法概括建筑的所有特征,因为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还是一种带有信息的媒介,具有符号的意义,并且表达了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略论民族声乐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基本构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属于非言语性的语言.它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视像符号系统,是人们在长期的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肢体语言一方面以视觉的可感性区别于有声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①;另一方面,它又以自然性、民族性和社会性而区别于聋哑手语、交警手势等统一规定的肢体符号;同时,它还因其具有信息功能和交流功能而不同于人的生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符号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媒介,信息传播的载体,依靠符号,我们简化了视觉的传递和交融的原本复杂的实现过程。在帮助人们重塑视觉多样化的同时也在倾诉人类视觉情感。而建筑是一种公开化、有特色的群体设计符号,建筑的形体表征,既视觉形象符号,这种建筑视觉外部符号具有其特定的功能足以传递人们某些直接或者隐性的意义。建筑视觉符号的设计定义和内涵在于其符号所指作用和语义的转变,以及如何通过固有的视觉形象和符号能指功能达到人们某种期望共鸣以及完成某种视觉隐喻,使得同一建筑视觉形象产生多义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在广义论证视域下,贵州丹寨"八寨苗"的祭祀仪式是人神之间在共享的交流空间中,借助象征性符号实施社会互动,开展说理活动的过程。本文遵循本土化研究原则,在田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广义论证"五步法"考察这一祭祀仪式中的"请神"环节,结果表明:(1)仪式场景构造了一个苗族社会人与神共享的交流空间;(2)在这个交流空间中,祭师和神分别通过"唱诵"表达方式和卦象等象征性符号进行交流;(3)为了说服神灵,在仪式中祭师和神遵循六条核心说理规则实施象征性符号互动;(4)"请神"环节中具有说理功能的象征性符号互动具有一个论证分层结构。由此揭示"请神"环节过程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8.
符号是由人们约定或创造出来用以指称对象的标志物,它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通常人们只是看到了它作为思维操作的工具和思想表达与交流的手段的作用,而较少注意到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符号可以作为认识的直接起点,充当直接的认识对象,向人们的认识活动“引渡”认识者眼下并未亲自接触的客体,使人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自然语言的语形学我们前面讲过,自然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研究复杂符号系统内部符号同符号之间的组合关系的是语形学。自然语言的语形学就是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把自然语言看成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研究这个系统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中国教育家陶行之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教师要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使学生获取使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师还要研究掌握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在英语的教学当中把英语教学情景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