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泉 《佛教文化》2018,(3):30-35
诺那塔院坐落于江西庐山北高峰小天池,初名法海寺,因小天池池水终年不涸不溢,又名小天池寺。据《庐山志续志·山川分纪》记载,小天池寺于明神宗时由无染和尚始建,寺前有千佛崖杨岐洞,据说杨岐禅师曾居于此。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3月31日,广州市佛教界向广西百色地区捐资32万5千元,主要用于援助隆林县龙滩乡中学和乐业县同乐镇中学兴建教学大楼。其中六榕寺7万5千元,市佛教协会、海幢寺、华林寺、大佛寺、陶轮学社各5万元。在捐资仪式上,百色地区委副书记和行署副专员分别代表地委行署向?..  相似文献   

3.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福建省闽江流域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始终关注灾情发展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圣辉大和尚领导下,发扬怫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一次次向灾区人民伸出救援之手。截止11月底,南普陀寺暨慈善事业基金会先后向闽北、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等地灾区及中华慈善总会和有关部门捐款2553,97O人民币,捐衣67,420件,捐大米11,000斤,以及面粉、药品等救灾物资。其中,今年6月底至8月初,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先后三次组织人员向闽北灾区运送救灾物资,并派遣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4.
简讯     
《法音》1992,(6)
▲香港圣一法师继去年向江西石城县捐资四万元修建寺庙以来,最近又向普照寺、玉盂寺捐资修建念佛堂和大雄宝殿。功不唐捐,四众赞叹。  相似文献   

5.
罗睺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在五台山寺庙中心区,有一座红墙包裹、苍松荫翳的古刹精蓝,这就是罗寺。罗寺昔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黄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寺创建于唐,历代不废修饰。《清凉山志》记载:“唐建。张天觉于此见神灯,有感,修饰。...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沧州地区河间县西村乡廿里铺村,1981年恢复开放了清真寺,寺内大殿、住房和沐浴室由于年久失修,均不能使用。当时有人主张向政府申请拨款维修,有人提出到外地去写“乜帖”。寺管会主任杨海忠乡老不同意这样做,他提出利用清真寺现有闲房和院落搞副业,走以寺养寺之路。这个主张得  相似文献   

7.
夜游南华寺     
当我们到达南华寺时,已是黄昏夕照时,天边一片红霞,太阳的余辉如黄金般洒在大地上。南华寺雄伟的汉白玉山门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庄严与肃穆。游人都已离去,古老的寺院显得更加清净,迎面而来是一种静静的灵气。我们中间大部分没有来过南华寺,虽然有不少是研究佛教的专家、学者,对南华寺已经知道许多许多,但是毕竟没有亲身感受一下。百闻确实不如一见,不用更多的语言去描述,只要用一颗心去慢慢地体悟已足矣!黄昏是神秘的,缓缓地向南华寺漫步而去,深红色的大门在翠绿的大树下,充满诱惑力,吸引着人生旅途苦苦寻求的人们。树梢上淡…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7,(3)
白塔寺山门重开有望本刊讯北京妙应寺历经沧桑七百余载,中外驰名。然而,十年“动乱”中却被斩去山门,从此肢体不全。十多年来,各界人士奔走疾呼:还我山门,复古寺原貌!一件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落在了政府决策者的案头。妙应寺,又名白塔寺,始建于元朝至元...  相似文献   

9.
真如寺散记     
上海不少古镇,都是因寺而名,因寺而兴,其发展与兴旺均不开佛寺。例如:南翔寺——南翔镇;七宝教寺——七宝镇;法华寺——法华镇;龙华丰——龙华镇;真如寺——真如镇……可以说,有寺必有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千百年来,有的寺镇均不存;有的寺毁而镇存;而不少古镇在历经沧桑之后,寺在镇亦在,且寺镇均在繁荣发展,非昔日所能比。其中,龙华寺香火延续至今,规模之大,自不必说它。以前其貌不畅的真如寺,于1993年初重新开放后,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风气,已日渐兴隆,令人刮目相看。真如寺是江南仅存的两处元代建筑之一,它系…  相似文献   

10.
龙泉寺佛教简史姬古龙泉寺,以寺东有一眼清澈甘冽、不竭不溢的泉水,可以砥砺刀剑,而名之曰龙泉。寺以泉名,故名龙泉寺。寺在五台山台怀镇西南10余里的车沟村东。以寺院坐落在西、北、东三面环绕的九道蜿蜒起伏的山脉阳面的山脊上,故俗名九龙岗。寺庙坐北向南,海拔...  相似文献   

11.
明远 《法音》2000,(8):49-49
本刊讯7月4日,浙江西天目山禅源寺举行复建奠基及月照法师晋院法会,省内外诸山长老、各界嘉宾及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了法会。 当天上午,阳光普照,钟鼓齐鸣,山、本焕、广修、悟道、道生、弘法、无相等诸山长老和禅源寺两序大众、地方党政有关部门领导。各界嘉宾齐集禅源寺,参加了月照法师晋院仪式。十时许,庆典仪式正式开始,二千只和平鸽飞向蓝天,拉开了庆典的序幕。仪式由浙江省佛协副秘书长允现法师主持。新任禅源寺方丈月照法师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各级领导、诸山长老、大德善信和各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天目山佛教…  相似文献   

12.
显通寺诗歌     
显通寺诗歌用文大显通寺丘坦欲向凋陵后,追时初建时。空廊留古像,毁殿落新泥。幡断犹存字,苔封不辨碑。圣人不复作,遣迹重伤悲。宿显通寺陆深一榻空斋卧白云,青灯微雨夜初分。无缘十日惭凡骨,有梦三台绕圣君。别院鸡催山月吐,回廊鱼烟涧风闻。青山亦是人间世,自觉...  相似文献   

13.
大圣慈寺位于成都中心地带,是唐宋时期非常有名的巨刹之一。然其擅名,除其皇室背景、规模巨大外,丰富精美的壁画是其主要原因。关注中国寺观壁画,唐宋大圣慈寺应是一个不可以轻易迈过的结点。故在考察开封相国寺唐宋壁画时,笔者也同时注意了唐宋大圣慈寺壁画材料的收集,意欲将其作为地方寺观壁画的典型而与都城寺观壁画互为观照。读了王卫民先生的《大圣慈寺画史丛考》(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此一工作自以为可以止矣。该书以丰富的材料占有作基础,洋洋30余万字,已经详尽地向读者展示了唐宋大圣慈寺壁画的辉煌风貌。如作者所说,壁画是…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清真寺,坐落在鲁沙尔镇西南角,与我国西北著名的喇嘛教黄教寺院塔尔寺遥遥相望,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该寺现有高目八百多户,五千余人;分属几个教派。清真寺自1979年开放以来,寺管会坚持团结的原则,经常向穆斯林群众宣讲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道理。尽管不同宗教的两个寺院一地并存,而藏、回群众从未出现过不合。伊斯兰教内部,不自立门户,广大穆斯林群众都到寺聚礼;平时的婚丧仪式由鲁沙尔清真寺统一安排,做到团结和睦。为了走以寺养寺的道路,1985年,清真寺  相似文献   

15.
相关文献可证的唐五代非石窟寺壁画画家计206人,各朝代人数分布并不平衡,表现为五代较多。东晋南北朝时,画家的寺绘以润州、扬州为中心并向西和南两个方向延伸;隋朝以各地画家汇入两京创作为特色;唐代前期两京仍是寺绘中心,安史之乱后随着画家的迁徙,寺绘中心转移至成都;五代成都寺绘最为丰富,但画家壁绘的佛寺数量减少、分布地域缩小。寺绘画家中名家占据了较高比例,这间接体现了寺绘的高品质;名家参与寺绘比例保持在高位,这显示着寺绘在唐五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称"河南寺"的海幢寺,地理位置与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隔江相望。乾隆末年海幢寺为第一个向外国人开放的佛寺,允许外国人定期到此旅游参谒。在此政策管制下,自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海幢寺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佛教的重要窗口。多种记载及艺术作品展现了海幢寺成为中外宗教交流的平台,所藏佛教典籍等成为中外宗教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海幢寺作为中外宗教交流的名寺而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泰国国王的皇兄、泰国越卫律哇那蓝寺住持三廉大师向广州六榕寺赠送一座木质舍利塔,六榕寺住持云峰法师接受了这一珍贵礼品。舍利塔高约六十厘米,系木质精雕细刻而成,玲珑美观。当三廉大师来到六榕寺时,寺内钟鼓齐鸣,云峰法师率领两序大众列队迎接。舍利塔安奉在大雄宝殿,三廉大师和六榕寺僧众共同礼佛诵经,祝愿世界和平,中泰两国人民安乐。又讯泰国教育部督学在七月下旬向我  相似文献   

18.
温静 《佛教文化》2007,(5):88-90
独乐寺,得名难考。寺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内,始建于唐,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是中国著名的三大辽构寺院之一(其余两处为辽宁易县奉国寺与山西大同华严寺),其内现存观音阁为国内最古木结构楼阁。历经多次地震岿然不倒。寺以“建筑、泥塑、壁画”三绝闻名于世。梁思成先生评价其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9月8日至17日,以管长泽大道为团长的日本临济宗国泰寺派访华团一行19人,先后参访了河南郑州、平顶山、登封、洛阳、三门峡等地的禅宗故迹。 日本临济宗由入宋求法僧荣西(1141—1215)创立,是日本最早诞生的禅宗宗派。临济宗经过近七百年的发展,至明治初年逐步形成十四派(妙心寺派、建长寺派、圆觉寺派、南禅寺派、方广寺派、永源寺派、佛通寺派、东福寺派、相国寺派、建仁寺派、天龙寺派、国泰寺派、向岳寺派、大德寺派)分立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国泰寺派即为十四派之一。管长泽大道先生曾七次率团来华,循禅…  相似文献   

20.
圆照寺碑文     
圆照寺碑文杯茗辑皇帝敕谕五台山僧俗人等碑文朱祁镇朕惟佛氏之教,以空寂为宗,以普度为心,化导善类,觉悟群迷。其徒有能遵崇其教,导引一方之人。强不凌弱,大不虐小。各安其分,各遂其生。同归于仁寿之域,咸超于净乐之地。功德所及,岂不远哉!今以五台山新建寺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