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投稿须知     
《社会心理科学》2010,(1):F0003-F0003
<正>本刊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理论、管理心理、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教育论坛等。  相似文献   

2.
投稿续知     
本刊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理论、管理心理、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教育论坛等。1征稿范围社会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论文、综述等。  相似文献   

3.
来稿须知     
本刊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双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管理心理、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等。  相似文献   

4.
来稿须知     
《社会心理科学》2009,(4):F0004-F0004
本刊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双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管理心理、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等。  相似文献   

5.
投稿要求     
<正>本刊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等。1.征稿范围社会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论文、综述等。2.投稿要求必须同时通过邮局寄送书面稿到编辑部和通过Email发送到shxlkx@eyou.com各一份。来稿请用Microsoftword软件编辑和保存。具体如下:2.1书面稿请采用打印稿(1.5倍行距,A4纸)。Email稿必须以"投稿—作者—题目—日期"格式作  相似文献   

6.
投稿要求     
<正>本刊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等。1.征稿范围.社会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论文、综述等。2.投稿要求必须同时通过邮局寄送书面稿到编辑部和通过Email发送到shxlkx@eyou.com各一份。来稿请用Microsoftword软件编辑和保存。具体如下:2.1书面稿请采用打印稿(1.5倍行距,A4纸)。Email稿必须以"投稿—作者—题目—日期"格式作为文件的题目和邮件主题。比如:"投稿—王五—关于,的研究—20090101'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正《社会心理学》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等。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6):F0003-F0003
1985年创刊的《法制心理研究》,是由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面向全国公安、司法、监狱系统及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有关立法、司法、执法及刑事司法心理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司法实践中有关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社会心理科学》2010,(5):F0002-F0002
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援朝、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副会长李晖教授参加了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37次理论创新论坛一一社会和谐:心理疏导与机制构建,并在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10.
投稿须知     
<正>《社会心理科学》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等。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论文、综述等。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1.
投稿须知     
正《社会心理科学》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等。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论文、综述等。来稿问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投稿要求:通过Email发送文章电子稿件到shxlkx@163.com。  相似文献   

12.
投稿须知     
正《社会心理科学》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本刊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健康、法制心理、心理咨询师论坛等。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论文、综述等。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投稿要求:通过Email发送文章电子稿件到shxlkx@163.com。来稿请用Microsoftword软件编辑和保存。具体如下:1.Email稿必须以"投稿—作者—题目—日期"格式作为文件的题目和邮件主题。比如:  相似文献   

13.
成人心理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个体顺利地进行社会互动,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的心理理论能力会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大脑的发育而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者采取众多研究范式测量了成人心理理论。在进行心理理论加工时,青春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后部,而青年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右颞上沟。根据研究结果,学者们构建了两成分认知模型、共享回路与中线结构整合模型以及心理理论多层次模型来解释成人心理理论能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还应开发有效的研究范式来逐步揭示心理理论本身发展的特征、心理理论与外界因素如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解读互动心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婴儿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认知起源、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等方面分析了几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现状.为了探讨3岁以下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者发展了一些适合婴儿语言和行为发展特征的非言语和言语测试任务,包括非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同时也采用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来考察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发展机制.婴儿心理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测试任务上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与认知功能(如语言、执行功能)的发展、环境因素(如家庭、同伴、文化)以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关.也有一些最新研究从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基因、激素水平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蕴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心理教育的理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视域:心理学的研究视域与教育学的研究视域,其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在于对"价值中立"的不同看法。心理教育作为一门以提升心理机能为目标的学科,价值干预是其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作用机制和运作过程等不同侧面都有价值干预蕴涵其中。通过对心理教育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可以弥合心理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的分歧,使心理教育的实践成为充满价值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理理论经典研究范式主要关注的是3~5岁年龄的儿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逐渐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表现在:开始考察4岁以前儿童有关心理理论的问题;尝试对自5岁直到老年期的心理理论发展情况进行探讨;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life-span)取向已初露端倪,该取向将是今后心理理论领域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东  钟年 《心理学探新》2014,(1):95-96,F0003
2013年12月7日至12月8日,“首届文化心理学高峰论坛暨2013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年会、湖北省心理学会年会”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承办。论坛由武汉大学哲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心理系教授钟年担任主席。张厚粲、黄光国、杨中芳、张侃、乐国安、许燕、彭凯平、王登峰、金盛华、梁觉、赵志裕、康萤仪等海内外知名心理学家出席论坛。参会的专家学者非常踊跃,共有400多名全国各地文化心理学工作者齐聚武汉,远超此次大会承办方的预期,显示出文化心理学研究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2004—20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80篇心理资本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4年至今,心理资本相关研究的数量持续增长;心理资本的构成与测量、研究内容及其应用层次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资本、团队和心理健康是心理资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未来的研究要丰富心理资本的研究方法,完善其结构维度,拓展其在多个或跨层次分析中的应用,构建我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资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成人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受到关注。成人心理理论在发展模式和水平上与儿童存在差异,高级的心理理论任务被广泛使用,但各种研究范式的有效性受到质疑。正常成人心理理论能力伴随个体老化而下降的趋势已得到多数研究证实,而更多的研究者关注特殊成人的心理理论发展。成人的心理理论亦与执行功能、语言、社会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研究应注意在提高成人心理理论任务效度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的年龄范围,重视特殊成人心理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从干预和治疗角度出发,拓宽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成果,从研究主题的角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与国外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研究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聚焦于网络成瘾方面,同时也在网络欺负、网络亲社会行为、网络自我表露等领域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存在研究领域相对狭窄、研究内容深度不足、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结合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特点和时代发展与变迁,本文从大数据、新媒体、电子竞技三个方面展望了未来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研究的方向,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心理学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