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的本质的探究是人最深层次的自我意识,其抽象性、思辨性和深邃性内蕴和呈现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以致无论给出什么样的答案都很难证实或证伪。因此,过去虽然有许多人涉猎过此研究领域,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哲学史上的老大难问题。在当下的中国,人已被提升到本的地位,以人为本已成为科学发展观和执政治国的基本理念;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追问和思考人和人的  相似文献   

2.
不能单纯以“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说明人的本质,也不能在社会性的基础上简单地加进自然的属性以说明。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而最能体现这种统一的应是劳动。如果说,作为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一般劳动”,揭示了人的一般本质,那么,具体的劳动则揭示了“每个时代历史地变化着的人的具体本质”。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质是当代人文科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传统的人的本质研究方法大致有三种: 一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感性直观方法,或者叫科学解析方法,即把人当作“自然人”、“机器人”,对其进行整体直观或原子解析。例如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家们,他们认为哲学中的人是作为宇宙普遍过程的个别因素而出现的,自然界是一个伟大的整体,人则是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机系统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机系统研究集中于系统中人和机器的功能及它们相互关系。可以说,它是工程心理学的范式(paradigm),过去人们用物理的方法来研究人—机系统,把人作为机器的一部分,用工程的观点来说明人的特点。这种方法只能说阴人的一部分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人—机系统的发展,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就显得越来越不合适了。一、人—机系统的一些主要变化在过去的十年中,心理学理论和人—机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有: ①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这一时期有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它在现代思想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马克思主义同露骨的神学观念、唯心主义观念和人本学观念发生了冲突。神学观念的出发点是,人的特征、人的本质是由超自然的、神的本原所决定的,而人的得到拯救是同承认造物主本人的意志联系着的,是同根据神所感召的唯灵主义道德原则来确定信徒的一切思想、情感和行动联系着的。它认为只有在彼岸世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本体论方面根本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一般唯物主义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物质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哲学。(参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物质现新探》一文和《新视野》1995年第4期杨耕《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在此陈述一点不同见解,仅供参考。自古以来,哲学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则,即哲学体系都要…  相似文献   

7.
对人的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荣策 《现代哲学》2001,1(1):46-50
长期以来,我们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成是对人的本质的最高的、最终的也是唯一的规定。今天看来,这种认识不仅是片面的,而且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  相似文献   

8.
关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 (以下简称“两个必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批判性和革命性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可以说 ,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然而 ,“两个必然”理论在当代又受到种种的误解、曲解和挑战。对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理性和当代中国改革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当代实践的高度进行新的研究 ,并以此为基础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一、“两个必然”的客观依据社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 ,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  相似文献   

9.
聂立清  郑永廷 《现代哲学》2007,1(2):104-109
马克思曾分别提出了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思想,但人们至今对此仍无统一的认识。该文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出发,阐述了人的本质既是类本质又是现实本质,是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统一;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劳动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进而说明了人的本质的发展,有助于加深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对人的本质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当前,哲学界对空间本质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另一种虽然也认为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但在解释这种广延性时,说它一方面是“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占有一定的体积。”“另一方  相似文献   

11.
克莱蒙神学院的神学者们把有机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深入分析后却发现,有机马克思主义通过宣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适合当代社会,污蔑马克思主义空洞无物,假借中国学者之口说马克思主义过于简单化的方法来贬低马克思主义。它还通过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还原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曲解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歪曲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不仅用历史决定论、现代性来否定马克思主义,还无端地给马克思主义贴上诸如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工业化马克思主义等否定性标签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其反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则是谋求用过程神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我国的理论界应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强的理论自信有效抵御国外宗教神学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侵害。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础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础的再思考袁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础?有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都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建立在社会历史的基础上的,因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社会和历史的辩证法;不存在所谓的自然辩证法,因为自然归根到底也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参见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页)以往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则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而,自然界和物质世界才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础;社会和历史的辩证法只不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知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文明转型时期的哲学研究走入了困境,原有的研究模式受到挑战。改变哲学的“不在状态”,给哲学研究重新定位,已成为哲学界广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探寻哲学研究新的生长点的关键,是要从现时代的总特征、总走向,世界哲学发展的总趋势,以及中国当代哲学研究主导框架这三者的内在相关上寻找结合点,在这个结合点上给哲学研究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是社会主义世界危机此起彼伏的一年。在东欧,旧的共产主义制度转眼之间一扫而尽;而在苏联和中国,则经受了要求进行政治变革的运动的震荡。由于这样一些事件,所以人们常说,共产主义已失去了信任,马克思主义已被驳倒了。有人提出,它们标志着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的凯旋,或者说“历史的终结”。就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而言,这  相似文献   

15.
杨友成同志在《科学世界观与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较量》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以下简称“杨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深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杨文的基本观点。同时,对目前学术界有些同志提出的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参见俞吾金《马克思物质观新探》一文,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以下简称“俞文”)或者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我也不敢苟同。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包括马克思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唯…  相似文献   

16.
兹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人学的研究作一简介。一、关于人的本质命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即“人的本质并不  相似文献   

17.
坚持荣誉与贡献的统一──关于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几点思考么大中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的独特功能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但还有不少因素在制约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中成果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科研人员积极...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的本质与实践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与实践哲学的深层心理动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根本批判,求得无产阶级的阶级自由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并在此前提下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解放和个人的真正自由;从马克思的这一基本的哲学理念与哲学精神出发,我们有必要对改革开放前在个人与社会之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实践与理论的失误作出批判性地反思;实际上,20年来的中国哲学一开始就走上了通过反思历史而建构未来的哲学路途,并且获得了关于人的本质与实践哲学的、符合时代潮流且具有时代特点的许多重要突破,突破的深刻根源和基本动力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解放全人类”。人类要得到彻底解放,必须解脱自然和社会所加予人类的两条锁链。马克思接受了历史的经验总结,从哲学思潮和社会现实,天才的发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解放全人类”所必须经历的途径,策略和方法。总结出解  相似文献   

20.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要求,需要我们宗教研究工作者认真开展学术研讨,研究共产党员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认为.首先要研究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二是如何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地位.为此需要破除“过时论”、“流派论”和“不同论”。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应该着重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基本原则,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三是坚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