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交往在社会实践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是以人们共同的生命活动为其永恒的自然前提的,但社会赖以存在的这一自然前提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按照马克思的见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不仅表现在人能动改造外部自然环境的生产活动中,而且还实现在社会的人们所进行的交往活动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  相似文献   

2.
封建社会限制异性之间 正常的交往,“男女之大 防”、“男女授受不亲”,这些 封建道德要求,今天在一些 人的头脑中仍然起作用,特 别是在婚后和恋爱过程中, 对于异性间的交往,更易引 起种种怀疑、议论和责难。 1986年,我们在天津市927 户城市居民中进行调查。对 于“婚后与异性交往”的看 法,其中认为“应当只限于 工作中的交往”的186人, 占20.1%;认为“可以自由 交往朋友220人,占23.%; 认为“交往应有一定的界 限”的482人,占52%;认 为“绝对不可以”的39人,占  相似文献   

3.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对它作了较为完整的阐述。他们认为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它与生产构成一对矛盾;交往关系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其“总和”决定了现实的人之为人的本质。与三种生产方式相适应也有三种交往方式,其中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二者的矛盾运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起着建基性作用,有着独立的存在价值和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重返马恩文本,追溯交往理论的源头,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和世界历史进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文睿 《美与时代》2014,(8):125-125
萨特重视“人的存在”。人的绝对自由,所以人具有某种意向性、选择性和超越性,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和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传播规模。随着信息化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自身的信息接收量大于需求量,造成信息剩余,从而导致人们在信息量化的世界里失去自我。通过媒介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自由”。但是同时也不能因为这种“自由”而失去我们自身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中外辞典中,神秘主义被解释为“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同神或超自然力之间能够进行直接的精神交往,人借助这种交往就能领悟到世界的秘密”;是“泛指不从科学考察和逻辑  相似文献   

6.
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生产企业或其他职业劳动场所。人们在保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属交往和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邻居交往的同时,又接受和发展了以职业劳动的“业缘”为基础的同事交往。许多同事共同劳动的方式和每日八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加强了同事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同事交往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社交形式。然而,与其他交往形式不同,同事交往中包含着较多的干扰因素,同时,目前所存在的“唯上”心态又起着强化这些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的意义上来看,交往是表征人在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对象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及作为其产物的精神交往等社会关系总和的整体性范畴。个人在生产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统一,不断通过交往确认自身的本质力量、审美旨趣和价值关怀在社会中的回应和反响。正是在交往中,人通过与他者的相互作用反观自身,并不断地调适自身,从而在交往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然而,在商品化逻辑的冲击下,货币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殖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难免会在某种时刻承载一种巨大的失落——失去所爱的人、失去健康、失去称心的工作等等。那是你的“沙漠经历”——一段感觉到毫无选择甚至毫无希望的时期。心理学家和丧事研究专家派屈克·迪尔佐普解释说:“需要的事是别让你自己被困死在沙漠里。”  相似文献   

9.
交往实践研究述评阎献晨随着实践和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展开,交往问题,以及一向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这个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试图对交往实践的有关问题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交往实践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一)交往实践概念的界定什么是交往实践?众多论者认为,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对全部历史发展和人类主体本质进行科学分析、深刻洞见和整体把握的基本理论尺度,也因此而构成贯穿马克思毕生思想发展的一个中心视界。任平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了总体勾勒。认为,在创立时期,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恩一起曾对交往实践观的性质和功能作过大量论述。主要是:(1)交往实践作为“物质交往”活动是主体间的“客观的活动”,它是既区别于从客观的和直观形式来理解事物、现实、感性的旧唯物主义,也区别于仅从精神、抽象能动性来理解实践的唯心主义的新的思维方式。(2)交往实践分为“自主活动”和“交往形式”两个方面,是二者的统一。(3)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交往形式,构成全部历史形态新旧更迭的本质内容。(4)交往实践是“精神交往”和以语言交往为中介的“意识交往”的客观基础。(5)交往的总体结  相似文献   

10.
启明 《思维与智慧》2008,(12):30-30
人际交往从来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人们更加注重如何处理好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实践告诉人们,和谐的人际交往来自交往主体的“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两方面的保障。有些人在“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可在“不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差,二者相互抵消,人际关系平平,甚至很糟。所谓“不应做什么”,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与人交往应“避其讳”。  相似文献   

11.
TA理论下的人际交往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互作用分析(Translational analysis,TA)作为一种人格理论与治疗方法,从人格与心理治疗的视角对人际交往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它分析了交往中个体的自我状态及心理地位,指出人际交往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状态之间的交往,"你好—我也好"的心理地位是交往中的"双赢"地位。这对人际交往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邹广文、常晋芳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方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都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活的四个基本层次为: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  相似文献   

13.
诚信与公民社会散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本体特性之义和德性之义 ,“信”具有主体对客体的态度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行为 ,客体对主体的状态三种情形 ,“诚”与“信”之间略有差异。诚信不完全等同于信用 ,诚信的特点是主观性、渐成性和根本性 ,信用之所以具有伦理品格是由它的时间差、不确定性和不充分性等特性来决定的。公民社会异于威权社会 ,它是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 ,在平等交往、契约自由、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公民社会 ,诚信具有广泛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学理根据。维护公民社会的诚信要注重社会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31名2.5~3岁儿童母子交往的家庭自然观察和对母亲访谈,考察了母子交往中控制与反应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对母亲控制行为的反应有服从与不服从之分,而不服从行为是其自主性发展的积极信号;母子交往中母亲的控制行为与儿童的反应行为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心理学谈到人际交往时,常常提到“第一印象”.什么是第一印象呢?简单地说:在社会知觉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即称为“第一印象”,它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以及谈吐等方面的印象.这种第一印象在对人的认识中发生一定的作用,它往往是日后是否继续交往和如何交往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张一兵在马克思的哲学新视界中,他始终是从两个逻辑视角去观察世界的: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一是人与人的改造关系。前者,衍生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人在自己的物质创化中改变自然,进而创造出人工自然和社会客体,由此形成人新的周围感性世界。在后者,是主体际互动。人超于动物,因之人在面对自然中基于一种新的群体交往,人通过自身的总体结合力去改变对象,并不断改变和提高主体自身,以形成独特的社会层系;同时,人的整个生活都是以人与人的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基点,就是人的客观实践交往。作者认为,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这也是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长期以来一直忽略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原初使用的意义域,实践交往(马克思多用生产交往、交往方式或交往关系)主要是指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所以精确地讲,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存在交往关系,交往主要是指人类主体之间的特殊活动关系。在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构成人类社会生活基础的不是物,也不是人的自然存在,而是人在改造对象的客观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场存在,即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之间  相似文献   

17.
论庄子思想中“道”与“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主张道不可知、不可言,而且不可行,因为道是自然境界,人不能以刻意的方式进于自然境界。但是另一方面,道又是可“行”的。合于自然境界的行为,是以朴实无我的方式去行事,包括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庄子道论不只是抽象的“境界”,更重要的是重建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的交往关系。道与行的问题,和道与知、言的问题一样,都是这种新交往关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嫉妒就一直困扰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以友为敌。对于什么是嫉妒,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希腊斯多葛派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哲学巨匠黑格尔指出:“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才能的反感。”斯宾诺莎对嫉妒的本质作了更深入的探索后指出它实际上是“一种恨”。弗兰西斯·培根则认为:“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欲。所以嫉妒是魔鬼的本来特质。……”  相似文献   

19.
前言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交往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交往达到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传递力量,认识他人和自己,从而进一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儿童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动因,也是实现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幼儿期是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幼儿社会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对寻求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就所得到的资料,幼儿社会交往中的同伴交往研究较少,且较集中于交往的认知方面,主要通过研究者提问幼儿回答研究他们对自己与同伴交往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对“友好交往”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人类“性交往”的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vid   M.   Buss 《心理学报》2007,39(3):502-512
性交往是人类繁衍出现差异的进化“引擎”。现代人继承了祖先成功繁衍后代的性交往策略。这些策略涵盖长期守诺的性交往(如婚姻)、短期性交往(如短暂的外遇)、婚姻外的性交往(如不忠)、私通他人配偶(引诱别人的配偶)以及配偶维持(与单一配偶性交往)等。两性在性交往过程中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性交往问题的进化机制存在极大的性别差异。配偶偏好不同、短期性交往的愿望不同以及性嫉妒的诱因不同等都是性交往具有性别差异的表现。很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性交往策略的存在,人类性交往研究是进化心理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一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