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峡两岸的现代哲学家殷海光和冯契虽然在政治理想和学术取向上有很大的不 问,但最终都把自己的学说归宗到对自由问题的研究上,都把个人自由的实现看作是理想社会的 标志。殷海光由对“内在自由”的关注和阐发,提出了“健全的自由”的理想,进而对各种“镇制”制 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冯契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平民化的自 由人格”的理想,进而对专制主义和拜金王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文章认为,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 不是天然的敌人。作者通过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观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之间的可通约性的 分析,对当代中国自由理想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个人自由     
自由对人的个性发展来说,就象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那样重要。自由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在考虑自由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对自由也有必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加以限制,这便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我们所说的个人自由,就是我们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因为脱离社会,个人就根本不能存在。只要承认这一真理,那么一切关于绝对自由的幻想就会不攻自破,而自由的问题就成为如何决定限制自由之可允许的界线,成为确定什么是我们可以接受的自由和什么是必须拒绝的自由之间的分界线。一个人的自由是受别人的自由的限制的。这是不证自明而且也是大家公认的道理。但是,如果我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正确途径呢?黑格尔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黑格尔的回答是基本正确的。因为自由的确是在它的内部机制中,在同必然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的。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才更为完全、更为科学。因为自由机制的运行、自由的真正实现,并不只是对必然的认识,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不只是  相似文献   

4.
个人自由问题在哲学思想史上一直是理论研究的对象。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奥古斯丁的著作中,都把它作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在斯宾诺莎、费希特、黑格尔和叔本华、康德以及谢林、霍布斯和笛卡儿等人的著作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首先把哲学思想史中的“个人自由”和物质生产的发展以及阶  相似文献   

5.
个人自由     
“个人自由”是沙夫所著的《人生哲学》一书第三篇“人道主义的沖突”中的第四章。在这一篇中,除“个人自由”这一章外,还有四章:即“日常的社会主义和远景的必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吸引力”、“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它的先驱者”和“为幸福而斗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不断扬弃和对自己新世界观的逐步阐发的过程中来规定个人自由概念的。马克思的个人自由概念,即思辨理性自由、哲学人道主义自由与劳动自由既相互关联又有质的差别,既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逻辑原则,也反映了个人自由发展的现实历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综述杜江南自由,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长期探索的课题,也是一个充满歧义、纷争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我们确立正确的启由观和批判各种资产阶级自由观的锐利武器,为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掌握和运用,兹将理论界对此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主要涵义(一)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实践自由观,自由的产生、发展及其实现都有赖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自由的本体。有的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自由的本质首先要从人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来看。自由始终是和劳动这二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由是人类主体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类的自由程度始终不能超过对客观事物认识和改造的程度。自由作为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一直都为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解放开辟道路。自由既不是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思维的先验特征,它始终是社会劳动的属性,始终是社会实践内在的本质规定①。(二)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自由这一范畴,主要具有两种涵义:一是认识意义上的自由,一是社会权利意义上的自由。从认识论的意义来看,自由这一范畴,主要反映人与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自由就是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罗马的自由观──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罗马的自由观──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史研究陈刚古希腊是西方自由意识的彰著之地。古希腊人的自由意识至少同近代人一样强烈,当然,内容有所不同。古希腊人的自由意识一方面同专制主义相对立,另一方面,自由同奴役相对立,特别同阶级压迫、阶级剥削这种社会强制相对...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其个人自由所受到的限度是什么?这种限度,可不可以被认为是人们自由的桎梏?个人有无权利破坏或超越这种限度?自由,确是被公认为是人们应该享有的一种极重要的权利。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权。但是,人人都为所欲为地滥用自由权,那末,人们的一切自由  相似文献   

10.
别尔嘉耶夫自由观的独特性在于把自由问题与上帝问题紧密相联。在他那里,上帝是自由存在的保证,自由则是上帝存在的理由。别尔嘉耶夫把基督教信仰主义和近代理性主义在自由问题上的困境归结于未能正确处理神性与人性的关系,他通过对"基督"象征意义的重新解读,试图证明人的自由首要的是精神自由。由于力图在宗教维度下开启自由的深层内涵,因而,别尔嘉耶夫的思想对自由理论的发展及当代人类如何走出生存的困境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家个人自由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由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实现科学创新的基本条件。追求自由是科学家的重要品质,也是科学的基本精神。科学活动的自由应当是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的统一。其中,内在自由是科学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是科学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家的独立意识和人格的彰显;外在自由是科学家所享有的能够自由地探索真理、传播科学思想的经济和政治权利,是科学活动的社会环境。正确协调和处理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的关系,是保证科学正常、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以科学的历史发展为视角,尝试性地提出科学家个人自由的三种基本…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健康促进与个人自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英国的3种自由观——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和赋权自由出发,论述了健康促进和个人自由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自由观的特征以及其对健康促进的影响,得出结论:当今英国政府主张的赋权自由,尊重和维护了公众的个人选择,提高了公众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有助于健康促进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追求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一个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人类也从最原始的自然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但人在获得自由和独立之时也是以打破已有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为代价的,这时人便会感到彷徨和孤独,于是使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感和焦虑感。面对这种困境,个体便会选择逃避自由,逃避自我的本性,产生破坏心理或者与其他势力相结合来打破现存的格局。本文通过分析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来分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困惑心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真 《道德与文明》2007,2(6):92-95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给个人自由提供最大的空间.然而,最大空间的个人自由也是有条件、有限制的.这种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以证明限制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价值目标。人类有无道德自由?道德自由是什么?这些道德形上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家们,也关涉到现实道德生活的质量。道德自由不仅是一种意志自由,也是一种自由境界;同时还应该包括道德自由权,亦即道德自由在道德权利上的表述,它是衔接意志自由和道德自由境界的桥梁。道德自由的这三个向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道德自由的丰富内涵。一、道德意志自由向度意志自由最先从伦理角度提出,后发展成在哲学意义上对自由与必然、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探讨。在伦理学范畴里,意志自由是“……指人在行动时对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一种选择自由(…  相似文献   

16.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基于心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流派在对人格、自我和行为动因等基本问题作出解答时,始终存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分歧与对峙。该文在对这些分歧和对峙作出评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了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和目的性动因,主张目的性是自由意志存在的基础,而人类意识行为选择的多样性以及自我对不同选择的断言则使自由意志成为必然。自由意志与决定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学界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质是自由主义的。但如果仔细分析文本,例如以《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和自由主义否定阶级存在相反,马克思此时明确肯定了阶级之间的对立。马克思站在人类普遍自由的立场,揭露了特权等级的等级自由,批判了资产阶级形式自由沦为行业自由的现实,并把人类普遍自由的实现寄希望于劳动阶级。马克思发挥了人类普遍自由的否定性规定,否定了特权等级的等级自由以及资产阶级的形式自由和行业自由;马克思还发挥了人类普遍自由的肯定性规定,即把普遍自由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相联系,这蕴含着马克思思想新的发展方向,为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准备了基础。因而,把《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质界定为自由主义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并非总能认识到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问题。一般认为,如果人们能谈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谈论历史的“意义”(下面我将回到这个问题上来),那么这种意义就在于社会正义的实现,虽然事实上“正义”在马克思那里只是自由理想的一部分,它(就重要性而言)显然从属于自由理想的另一部分:人类生产力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因此,我们很有理由赞同S. 兰柯不久前发表的观点,即在马克思看桌,历史的意义或历史的积极的、固有的方向就在于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一、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著作中一再出现但是界说含糊的一个概念,是马克思曾经设想的、革命后的“无产阶级专政”。人们经常参照20世纪的专政,特别是苏联,去解释这句话。但是,为了理解马克思本人可能抱有的想法,我们一定要到别的地方去找样本。恩格斯曾经宣称:“请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的专政。”当然,在这里,同问题有关的,不是历史上的巴黎公社,而是马克思心目中的巴黎公社。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雏型的东西是:(1)普选,(2)人民对政府的批评,(3)宗教自由以  相似文献   

20.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人类理性面临的两大难题之一。莱布尼茨在《神义论》中把自由定义为"自发性加理智性",并论证了自由实现的条件:个体性是自由的基础,自发性是自由的必要条件,理智性是自由的灵魂,偶然性是自由的各种可能性在场。莱布尼茨的自由观在人类自由思想史上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克服前人自由思想的不足,并且也是其后哲学发展的思想源泉。他的自由思想也更好地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具有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