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紫兰被认为是中国闺秀油画家的代表,在其留存的绘画作品与个人写真照片中都多次出现音乐相关的题材和元素,音乐题材绘画作品也几乎成为关紫兰绘画创作的一大特色。《良友》画报第45期封面曾刊登关紫兰手持曼陀铃的照片,《良友》第57期"关紫兰女士个人展览会"专版中选取并刊登《曼陀铃》作为其静物画的代表,另外,画家1930年个展现场也特意与音乐题材作品合影留念,由此可见,关紫兰对音乐题材的重视与偏爱。关紫兰音乐题材绘画作品的产生与日本留学经历密不可分,是留日背景下对西方现代艺术题材内容与风格特点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画家的生活记录与丰富女性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刊1988年第9期在《关于新哲学教科书》专栏中发表了И.Т.弗罗洛夫、В.С.斯捷平、В.И.列克托尔斯基和В.Ж.凯列的文章。这个专栏介绍了即将出版的新哲学教科书的写作意图,还刊登了该书的《前言》、《目录》和《结束语》(参见本刊1989年第1、2期——《哲学译丛》编辑部)。我们当时发表这些内容的考虑,不仅意在向哲学界和所有关注哲学的人介绍新书的主要观点和总体结构,而且意在听取读者的反应,了解我刊读者对准备出版的新书的意见。果然,本编辑部收到了大批来信,对拟议的著作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下面我们就向读者介绍几封来信。  相似文献   

3.
对彰显自由民主社会的当今读者而言,展开书报检查和隐微写作方式的讨论,实属困难重重,却不失为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的一种方式。我为谁写作?哲学家能否公开传播真理?书籍报刊应不应该具有人民性?(懂得)真理所托诸的那类人是学者,普通人,还是举世罕有的哲人?谁是够资格的读者?都是这种讨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人们读过马克思早期的政论文章,也读过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但很少有人从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的视角来考察这些文章。我们试图在这里阐明:这些作品其实围绕着哲学与社会的关系反复讨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种恢弘的主题——真理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黑格尔逝世150周年,西德《哲学研究杂志》1981年底出版了论述这位大思想家的专集。现将这本集子中的文章题目依次译出,供我国读者了解国外有关国家研究黑格尔的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5.
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具有无比丰富的内容。拍摄什么?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题材,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意义。作品《十月的螃蟹》就是一个例证。 《十月的螃蟹》是一幅静物作品,但又与一般的静物作品不同,创作者意在以寓意的形式借物抒情:以螃蟹寓意“四人帮”的横行霸道;以昂贵的茅台酒寓意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欢快的心情,以秋菊象征着“十月”……。其艺术构思既独特又新颖并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的成功,熔铸着创作者的情感,是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题材提炼的思想结晶,也是深入构思的必然结果,《十月的螃蟹》的以小见大充分说明了,在艺术构思中对题材  相似文献   

6.
《读者》刊物1996年7期有4道征答题,其中有一道题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里马上显出《圣经》这部书,于是,我拿出笔和纸写上了《新旧约全书》,写完后,我马上寄去《读者》编辑部,我急着告诉广大读者朋友,是这本《新旧约全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生父是中学语文教师,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的生活环境里,有所有知识分子家庭文化气氛  相似文献   

7.
景天魁同志的著作《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是一本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论著,是我国哲学界第一本、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探讨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体系的学术专著。该书面世于1981年,根据读者要求,1983年重印。书中就当时我国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所作的哲学思考,至今仍然启发着人们的思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该书的影响和学术价值。 该书的题目是《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顾名思义,就是要为人们解开社会历史之谜提供  相似文献   

8.
本刊第4期发表评论员文章《批判“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积极开展百家争鸣》以后,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艾狄同志的来信,对这篇文章提出了批评性意见,对此,我们表示欢迎。下面摘要刊登这封来信,希望大家对本刊如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9.
敬告读者     
亲爱的读者:您好!首先,谢谢您一直关注着《金陵神学志》的成长。在上帝恩手的带领下,《金陵神学志》已经出版了69期。自2003年以后,《金陵神学志》改为免费赠送,每一本《金陵神学志》的印刷成本费和邮寄费共  相似文献   

10.
在《叶剑英选集》中贯串着实事求是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有的文章题目标明:《坚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科学》等,更多的是没有写在题目上,而其内容则是充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可以说,实事求是也是《叶剑英选集》的精髓。在今天,联系当前实际,认真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用以指导实践,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成名之作,这部作品被赞誉为"绿色的圣经",因为它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瓦尔登湖一年四季中的自然给我们呈现的不同魅力,更是描绘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理想生存状态。特别是在环境生存问题日益严峻的现代社会,它为人类保存了心灵的一片净土,为生态美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刘震云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多次出现。在《一地鸡毛》《单位》《手机》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两类风格迥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生存空间虽然存在着时代语境的变迁,但是在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如物质欲望、人格退化与情爱抽离的生存困境。对两类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梳理将对读者更好地分析人物在文本中的存在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法律解释中,有一种学理解释。这是非正式解释,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力求确切。首先当然是要合乎法律;而合乎逻辑,也是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违反这个要求,那就非但不能解惑释疑,反而会造成混乱。1982年4月23日《中国法制报》上《法律顾问》栏中有《“免予刑事处分”是处分吗?》一文,就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现在略作分析如下: 一、不切题。文章的题目是:《“免予刑事处分”是处分吗?》,这也正是读者的疑问所在。按照同一律,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孔子之前,《诗》一般是被当作历史文献和典礼、“言志”以及外交辞令等方面的教科书,自从孔子提出“兴于《诗》”(《论语·泰伯》,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和“《诗》可以兴”(《阳货》)以后,《诗》的文学特征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孔子之“兴”标志着我国古代在文学意识方面的第一次觉醒,是个值得注意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5.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更是在批评界和社会大众中倍受青睐。《都柏林人》通过描写其中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死气沉沉,黯淡无光的都柏林景象。《阿拉比》是其中很具代表的一篇,也是儿童篇的最后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追求懵懂的爱情,以及最后爱情破灭,自我顿悟的故事。目前,国内外研究《阿拉比》的文章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是研究作品所展现的社会现实,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及男孩的顿悟。这些研究大多是关注作者与文本本身。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阿拉比》之所以如此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正是乔伊斯在创作中不断地含沙射影、欲言又止,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其作品的意味大出意料之外,一再打破读者的先入经验,超出了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拓展了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6.
《尘埃落定》为中国第五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堪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作品中展示的康巴藏族土司制度下的神秘民族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土司作为康巴藏族土司制度的组成部分在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把该部作品中的土司视为一个群落,可以将其分析整理与归为三类:梦想着永远做土司的人——麦其土司和大少爷;野心家般的女土司——土司太太,茸贡土司和塔娜;土司们的土司——"傻子"二少爷。透过这个视角,可以使读者对这部经典之作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美术作品作为艺术体系的一部分,作者创作之后都会设置一个标题总结作品的核心主旨,在作品与读者之间建立桥梁,实现信息传输。全球一体化趋势下,艺术家作品逐渐出现在世界舞台之上,势必面临着作品翻译问题,如果标题不当,会导致标题提供错误信息,误传作者思想,如何更好地提高信息传播效果成为作品翻译的主要问题。翻译者在翻译时,要协调好画面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作者原意有所表达。文章从标题形式、冠词等方面探讨美术作品标题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也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成熟的标志。它通过幻想性的音乐语言、富于创造性的配器技术,确立起了风格迥异、新颖独特的印象派音乐,建造起了一座通向现代音乐的桥梁,对于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作品就像一本内涵丰富的管弦乐法教科书,总会给人们以启发和教益。对这部管弦乐总谱进行仔细研读,逐小节逐层次地进行分析,能增进人们对这部作品和印象派音乐配器风格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净慧法师: 我是一个《法音》期刊的忠实读者,见到贵刊92年12期中演翔写的一篇《古今寺院与搞活经济》(以后简称古今)文章中主张寺院应该搞活多创收入,认为僧人经商是符合佛所提倡的“五明兼学”,是在弘扬佛法,又以海内外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寺院经商办厂——作为成功经验向读者介绍。对此,我不敢苟同。首先,我认为《法音》期刊是弘扬佛法的一个有力工具,它是指导广大佛教徒启迪智慧、净化人生,但《古今》  相似文献   

20.
1947年,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一经问世,就立即遭到了评论界和读者们猛烈的谴责。诋毁和谩骂。一时,《呼啸山庄》被当作一部带有浓厚神秘主义色彩的、色情的和变态心理情调的颓废小说,而被人们嗤之以鼻。随着岁月的流逝,终于在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认识到这部作品的伟大,把它誉为19世纪英国文学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亦把艾米莉称为比她的姐姐夏绿蒂(《简·爱》作者更杰出的她们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里,我们不妨先把《呼啸山庄》故事略作概述。小说写的是两个家族、两代人的故事。主人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