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婷 《法音》2023,(2):31-37
<正>清初佛教的各宗派,承明遗绪,尤以禅宗为最盛。有临济的天童、磬山系和曹洞的寿昌、云门系。而临济宗由于在清初出了玉林通琇和木陈道忞两位禅师,所以其势力更大一些。临济宗的僧人多出自密云圆悟和天隐圆修两系,前者习称天童系,后者习称磬山系。在顺治、康熙两朝,天童系的著名禅师较多,影响较大。雍正以后,磬山系的影响超过了天童系,成为清代临济宗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由于史料阙失,金朝I临济宗的传承在元明之时已经不很清楚,故诸家灯录、近现代禅宗诸书仅提及海云印简一系,对其宗派的传承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主要利用石刻资料,对临济宗在金朝的传承发展进行疏理与考证.金朝临济宗承北宋,其法脉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琅琊慧觉的法脉,另两支分别是杨岐方会再传弟子五祖法演的法脉及黄龙慧南的法脉.其中以五祖法演这一支脉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宋代,包括辽金与南宋南北分立时期,全国盛行佛教。在佛教诸宗中以禅宗最有影响,但比较而言,禅宗在南方比北方更加盛行,禅宗中的临济宗也是如此。北宋时期,临济宗从汾阳善昭——石霜楚圆的法系形成两大禅系;一是黄龙慧南的黄龙派;另一支是杨岐方会的杨岐派。前者曾盛极一时,然而进入南宋后逐渐衰微,而杨岐派后来居上,发展为临济宗内的主流禅派。在宋末元初活跃于大江南北的临济宗禅僧,在社会上最有影  相似文献   

4.
伍林 《法音》1993,(11)
中国佛教各宗派中,禅宗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派。由慧能开创的南宗禅后来又分化为五家七宗,五家即沩仰宗、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临济宗后来又化为黄龙派和杨岐派。其中,以临济宗影响最大,临济派和曹洞宗后来又传到日本,并在日本扎下了根。本文试图就临济宗祖师临济义玄的禅学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无依道人临济认为,出家学佛法的人为要求得解脱,生死不染,去住自由,必须对佛法有真正  相似文献   

5.
澳门佛教的主要宗派是禅宗和净土宗,禅宗中又分为临济宗和曹洞宗两家。在中国佛教史上历来有“临天下,曹一角”的说法,指的是临济宗流播范围很广,遍布天下,曹洞宗虽没有临济宗传播的那么广,但在一些地方也颇为兴盛,传承不绝。澳门三大古刹之一的普济禅院,就是至今...  相似文献   

6.
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夏金华在中国诸多的佛教宗派中,与《易》关系最密切者,当数华严和禅宗。而作为禅宗“五叶”之一的曹洞宗,则又是禅《易》关系中的翘楚。从盛唐的石头希迁开始,中经晚唐五代洞宗之形成,直至宋元明清各代高僧对曹洞五位理论的阐述发挥,几...  相似文献   

7.
中国佛教禅宗一派,由菩提达摩,递传到第六代慧能,分南岳、青原两系,先后又有五个支派即所谓五家宗派的成立。最先建立沩仰宗,其后曹洞、临济、云门、法眼四宗相继成立。位于潭州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密印寺和袁州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就是沩仰宗的发源地。其传承关系是:慧能——怀让——道一——怀海——灵祐,灵祐传慧寂和智闲。慧寂传光穆和光涌,光涌传如宝,如宝传贞邃,贞邃后法系不明。光涌也只传慧清,慧清传继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2,(8)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日本以后,经过奈良时代(710~785)、平安时代(794~1192)以至镰仓时代(1192~1380),前后约七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宗派。奈良时代有三论、法相、华严、律宗、成实、俱舍六宗,称为“南都六宗”;汉文大藏经亦在此时期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有天台、真言二宗,称为“平安二宗”;以上八宗,主要为当时日本贵族上层社会所信仰。到了镰仓时代,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相继兴起,佛教始流行于日本民间。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氏族化的宗派。在历史上,佛教对日本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佛教在日本社会上仍有相当大的势力。为了方便了解日本佛教,现将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清初曹洞内部有著名的"五代叠出诤",为霖道霈是五代叠出诤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辨谬(或辟谬)》三刻是其参与此诤的重要文献,但因为鼓山印行的这份文献久被埋没,道霈与这一段历史公案的详情鲜为人知,本文根据保存在潘耒《救狂砭语》中的初刻、二刻等珍贵文献对道霈参与清初僧诤的始末进行了考述,指出在清初五代叠出诤中道霈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说得到了大部分洞宗和临济宗人的支持。他的言论应该引起今天佛教界特别是禅史研究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宗派正统观念兴起于晚明禅林,临济宗密云圆悟一系通过编撰灯录、制作嗣法证明、建立传法丛林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一个具有“正统性”意义的传法系统,将原本零散的地方寺院联结为寺院网络。隐元隆琦受法于密云法嗣费隐通容,后东渡日本建立黄檗宗,并将宗派正统观念与传法丛林制度带到日本,对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古代禅林的许多祖师在教化学人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本宗派特色的接引学徒的方法。这些具有本宗派特色的教化方法被称为禅林宗风。在中国禅宗史上有许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禅林宗风,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大宗风: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2,(4)
据日本《中外日报》报道,设立于日本临济宗相国寺派大本山相国寺山内的承天阁美术馆,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间举办了临济、黄檗各宗派管长及茶道三千家家元(指日本茶道流派三大家即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的传人——编译者注)等高僧大德、文化人的书法作品展览、义卖会,参展作品达百余件。发起这次活动的是临济、黄檗宗各派联合组织——日中友好临黄协会(理事长为冈平笃道、事务局长为有马赖底)。所得收益将充作该协会援助复兴中国径山万寿寺资金。径山万寿寺与日本临济、黄檗宗因缘殊胜。临济宗东福寺开山圆尔辨圆曾于该寺从师无准师范,受印可。黄檗宗祖隐元禅师的嗣法师费隐通容也曾在万寿寺修禅多年。万寿寺因年久失修,现仅存钟楼和大香炉。日中友好临黄协会成立以来,每年派遗访华团参拜祖庭,与中国佛教界进行友好交流。一九  相似文献   

13.
<正>《宋代佛教史》是五台山研究会会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闫孟祥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十三章,第一章、宋代佛教的基本历史背景;第二章、宋朝的佛教管理;第三章、佛教在宋朝的基础地位。以下按照宋代佛教宗派分别立章,先后分别是:天台宗、律宗、华严宗、唯识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相似文献   

14.
《宋代临济禅的发展演变》是河北大学阎孟祥教授的新作。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临济禅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第二章北宋早期汾阳善昭的禅思想;第三章北宋中期杨岐方会和黄龙慧南的禅思想;第四章北宋中后期达到高峰的宋代临济宗的文字禅;第五章南宋早期大慧宗杲的禅思想及临济宗的念佛禅;第六章宋代临济禅的社会文化思想。每章都以介绍禅思想为主,同时,对其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作者早年曾从我研究佛学,读了他的书,感触颇深,故作评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佛教的宗与教之间有同有异,同则说明两家都是佛法;异则显示两家各有方便施设。禅宗发展到法眼文益禅师时代,陆续成立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家宗派,形成了五家宗风。宗风是由心印与纲宗构成而体现在机缘中的一家禅法面貌与风格,而要辨别宗风,只有依据具有"血脉相通"而"建化不类"、"举动皆集"而"无一不该"等特点的纲宗。五家纲宗,有的出于创宗者自觉建立,有的则由后人总结出来。文益禅师在参详总结前此四家纲宗、反省批判当时丛林禅行的基础上,通过"借教立宗"的方式,借助华严六相圆融思想建立起了一家纲宗,成功创立了法眼宗。法眼宗的创立,使得宗门中的禅教关系重新达到一种互相增益的健康状态,但这种关系很难保持,很容易走向"以教夺禅"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李贺敏 《法音》2012,(8):75
本刊讯应日本天台宗邀请,以学诚副会长为团长、张琳副秘书长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人,于8月2日至5日赴日本出席纪念比叡山宗教首脑会议25周年"世界宗教者和平祈祷集会"暨研讨会。日本天台宗的总本山——比叡山被誉为日本佛教的"母山",日本佛教各主要宗派创始人如净土宗法然、净土真宗亲鸾、临济宗荣西、曹洞宗道元、日莲宗日莲等均出自于比叡山。由于其开山祖师——传教大师最澄曾"入唐求法",与我国佛教法乳一脉、渊源深厚。"比叡山宗教首脑会议"的主办单位是日本天台宗,后援单位为日本宗教联盟(即教派神道联合会、全日本佛教会、日本基督教联合会、神社本厅、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共五大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佛教的祥宗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质的大乘宗派。它开创于唐代的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经过五祖弘忍大满祥师,特别是六祖惠能大鉴禅师的改革、弘扬、光大,逐渐流布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本文认为五台山佛教的禅宗也是形成于唐代,且有牛头宗、北宗和南宗的荷泽宗、洪州宗、沩仰宗和临济宗等派别流布于五台山,从而形成了南北竞秀、顿渐并行、禅净双修、融会诸家、突出践行的五台山禅法。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由台湾回大陆定居的临济宗第52代禅人弘川法师,荣膺河北正定临济寺首座职,于1987年11月14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居士陪送到寺驻锡。正定临济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是临济宗创始人、唐代高僧义玄禅师开法传宗之地,为临济宗祖庭,在海内外禅人中享有盛名。该寺自1984年以来,修茸了义玄禅师的“澄灵塔”,重建  相似文献   

19.
禅宗为日本佛教一大支柱,禅文化为日本文化构成要素,一如中国之佛教和文化然。盖日本禅宗由中国传去,先临济,次曹洞,后黄檗,鼎足而三焉。隐元隆琦(1592—1673),明末临济宗高僧,曾主中国福建黄檗山万福寺十有七载,道风远播,遐迩归心。清顺治十一年(1654),受请东渡弘法,于日本京都开创黄檗山万福寺,殷勤办道,尽其形寿,使“黄檗蔚为日本佛教之一大宗”。隐元之后,万福寺之法席,经木庵、悲琳、独湛等历十三世,又第十五、十七世,均为中土高僧。“新”“古”黄檗,互注交流,一脉相承;“中”“日”文化,踵规继步,后先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6,(4)
本刊讯座落在河北正定县的临济禅师塔,近年来经过精心修复,再现昔日巍然屹立的雄姿。五月十九日,以松山万密为名誉团长,盐泽大定为总团长,有马赖底为秘书长的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一行一百人同中国佛教徒一起,云集塔前,隆重举行庆祝祖塔修复落成剪彩仪式和诵经法会.临济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义玄禅师创立。此宗至宋分为黄龙、杨歧二派。日本荣西禅师入宋求法,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传入日本。其后俊芿禅师入宋,传临济杨歧派禅法于日本.清初临济宗隐元禅师赴日建宇治万福寺,立黄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