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这篇回应中,我将主要讨论资本主义本身是一种宗教的问题,以及反资本主义的道路是否本身也具有宗教的气质,也就是说,这条反资本主义的道路本身是对世界的"再加魅"(reenchantment)还是对现代主义的"祛魅"(disenchantment)  相似文献   

2.
胡治洪 《学海》2007,(6):38-44
邓晓芒先生《就"亲亲互隐"问题答四儒生》一文之"答胡治洪教授"部分,非但没有澄清笔者在《指"误"者之误》中对他的《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一文中存在的理论矛盾、概念滥用、文本误读、常识缺失诸问题的质疑,反而进一步暴露了其逻辑悖谬和理性迷失,由此反映了邓先生缺乏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化问题的资质.与他所谓"由于我而把这一场半生不熟的讨论引向深入"的"宏愿"相反,当前这场关于"亲亲互隐"的讨论已经无可救药地被他导向了"浅出".  相似文献   

3.
资本逻辑批判与作为“现代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戈 《哲学动态》2012,(2):20-27
当前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变革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本身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应当历史性地提出和解答。同时,对于这一问题,不应在纯粹逻辑的层面上抽象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逻辑史研讨会"(荷兰阿姆斯特丹,2010 年 11 月 24-26日)发言的修改版本。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晚期墨家逻辑的历史和知识语境,主体部分讨论晚期墨家逻辑的基本逻辑概念与当代逻辑中的相关概念的关系,这些概念包括:辩;名、实、合;辞;"类";推理。论文还涉及到其它一些概念,包括先天、充要条件、量化、必然性、时间、空间,无限等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范畴语法的两种扩充,一是从认知特征角度的扩充,将范畴语法扩充为认知特征范畴语法,通过具有完全性的逻辑证明解决了一些不合语言事实的句子判别问题;二是从功能特征角度的扩充,提出逻辑推理的形式和进一步将二者统一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思想”是《逻辑哲学论》中一个很重要但又很不清晰的概念;维特根斯坦本人,以及常见的哲学文献,都没有为此概念提供清晰可把握的解说。如何准确理解这一概念,仍然是诠释《逻辑哲学论》需要克服的困难。首先,论文从《逻辑哲学论》提供的直接文本依据出发,立足于“思想的本质是逻辑”这个较通行的解读,对青年维特根斯坦关于“思想”的主要论题作学理上的梳理;其次,以维特根斯坦致罗素的信件为线索,论文尝试收集一些间接证据,讨论将“思想”解读为心理对象的可能性,并阐明这一解读会产生的一些困难;再次,基于一些认识论上的理由,论文建议:对“思想”概念作逻辑主义解读更契合《逻辑哲学论》的文本和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简要地讨论弗雷格《概念文字》,指出其中的两个重要但被一些国内学者误解或忽略的贡献:首先我们指出,根据Boolos等人的论证,弗雷格《概念文字》中的逻辑本质上是带完整二阶存在概括规则的二阶逻辑,这点在国内一些学者的著作与文章中存在误解;其次,我们讨论弗雷格如何用遗传性概念来定义祖先关系,进而定义自然数或有穷数,并使得数学归纳法仅根据自然数的定义就得以成立,这也为弗雷格把算术还原为逻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约翰·范本特姆,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郭佳宏,刘奋荣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J.van Benthem,2013,Logic,Epistemology,and Methodology,translated by JiahongGuo,Fenrong Liu et al.,Beijing:Science Press."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的翻译项目。该项目的成果以丛书形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刘奋荣担任丛书主编。《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丛书的最后一卷。在本卷中,范本特姆教授通过丰富的全景描述向我们展示了逻辑技术和一般哲学之间的深刻关联。这些讨论集中体现了两者的整体性与互动性。全书共收录19篇论文,按照研究的主题的不同,这些论文被进一步分成5个部分:逻辑常项、认知逻辑、科学方法论、时空基础和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汇整近60年(1949-2009)来台湾学者在台湾及大陆地区出版或发表的、与逻辑学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及翻译作品,并作一综合性的叙述与评论。为撰写本研究报告,作者一共收集了179笔相关的资料;其中专书计有61本,期刊论文计有62篇,博硕士论文计有21篇,翻译作品则有35篇。本研究的内容一共分为6节:第1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专书,时间上横跨1953年至2009年这57年;第2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期刊论文,时间上横跨1964年至2009年这46年;第3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时间上横跨1986年至2008年这23年;第4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翻译作品,时间上横跨1957年至2008年这52年;第5节则说明在台湾与逻辑学有关的学术组织、以及近几年来开始出现的逻辑学专业会议;第6节为笔者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针对中国古代语言和论证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探讨,特别地,我们重点考察了儒家和墨家的观点。我们主张使用轻型的逻辑模型方法(不引进全部的现代逻辑演算)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提供解释。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情景辨别和做出反应、根据合适的反应来正名、以及通过"法"和"因"两个方面讨论类的外延。我们尝试使用博弈模型来表示古代论证的实际情形,重点讨论关于对象和类之间关系的争辩。在文章的最后,我们讨论了使用博弈建模方法对于理解古代中国推理实践潜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形式逻辑学方向的研究水平突飞猛进,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青年学者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专栏收录了三篇形式逻辑学方向的论文。三篇论文的主要作者都是近几年来表现突出的我国青年逻辑学家。来自西南大学马明辉的论文"The disjuction property of some propositional logics"延续了他一贯的技术化风格。论文讨论了正规命题逻辑的析取性质。  相似文献   

12.
命题逻辑与一阶逻辑都被称为经典逻辑。如果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增加算子,那么就能得到经典逻辑的扩充,如模态逻辑以及各种哲学逻辑;如果更改经典逻辑得以建构的假设,那么就能得到一系列的非经典逻辑,如非单调逻辑、相干逻辑等。近年来,国内逻辑学界的很多成果都集中在哲学逻辑领域,2015年这方面的成果数量仍然可观;同时学界对模态逻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临床误诊案例和医学相关文献中出现的某些典型逻辑错误入手 ,谈谈开展医学逻辑研究和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之后重点讨论医学逻辑的特质。1 医学工作者学习逻辑的必要性意大利萨莱诺创建的西方最早的医科大学的条例中 ,就作过这样的规定 :“除非学生们先前已经在逻辑方面打好了基础 ,就不能期望他们去学习医学科学。”他们决定 :“若不事先学三年逻辑 ,不得学习医学”。[1] 可见早就有人对医学工作者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医学工作者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逻辑思维缺陷导致误诊的诸多例证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述说法的合理性。有位急腹症…  相似文献   

14.
编者导语     
<正>现代逻辑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自从弗雷格、皮尔士等创立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数理逻辑黄金时代"和70年代的"哲学逻辑黄金时代"。逻辑也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概念。20世纪前30年间,我们大致可以说逻辑就是类型论;一阶逻辑成为大写的逻辑(the logic)则要  相似文献   

15.
陈晓华 《哲学动态》2015,(4):111-112
<正>2014年11月7~9日,中国逻辑学会2014学术年会在湘潭大学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和湘潭大学主办,湘潭大学哲学系承办。本次会议盛况空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130余名学者参与了本次大会。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99篇,安排了16个大会主题报告,54个分组讨论报告。本次大会旨在为全国逻辑学者提供—个展示、交流学术成果的平台。大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逻辑  相似文献   

16.
闫超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20-120
一、维特根斯坦对可说与不可说的划分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前言中如下说道:这本书所讨论的是哲学问题,并且,正如我所相信的那样,这些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来.是源于人类对语言逻辑的误解。整本书的主旨可以用以下的话来概括: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对于不能谈论的事情,就必须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17.
论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从方法学的视角分析了心理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文中讨论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的逻辑依据与历史依据。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它们的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文中进一步探讨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的基本方式,包括次序式整合、平行式整合、交叉式整合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现存社会关系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并且不断改变着的。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进而指出,资本是私有财产运动的感性表现,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生成是历史的;作为抽象劳动的积累,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自我增殖和扩张。进入21世纪,普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莅临了,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澄清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进行批判的要义,对于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这一要著中,通过对"物质生产"这一经济学范畴之规定的前提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质生产是被生产性所规定的,其存在的前提是资本作为一种抽象的社会权力统治具体活劳动,劳动力和劳动条件发生分离,而国民经济学家逻辑的、抽象的表达了现实中真实发生的关系,把具有社会-历史规定的现实变成了永恒的自然规律。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整个资本主义现存关系是如何落入生产强制的"支架"中,资本主义生产强制、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又是如何内在勾连的。  相似文献   

19.
齐泽克所提出的"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映了当代激进哲学在批判资本主义"物化"现实的过程中推进意识形态批判的新的理论诉求。回顾卢卡奇以来西方左翼思潮的逻辑演进,分析齐泽克不同文本中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证明:全球化条件下作为"自主主体"的资本,"真实的抽象"中关于"意识形态的第三大陆"的发现,黑格尔辩证法的拉康式重构,分别构成了齐泽克"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标指向、理论起点和方法本质。回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身,当代激进哲学的探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切中了问题的肯綮,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逻辑疑难。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理解史>(1-6卷)是新近出版的一部跨学科的思想史研究著作,从内容和方法上再现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中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全程.其特点有三:一是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解的历史发展及其实践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三是在方法论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理解的根本区别.该研究为建构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形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