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个正义的城市空间,首先应当是适宜居住的。现代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精致化和审美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及伦理精神缺失的两重困境。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体现在由住宅分层导致空间隔离,造成社会空间资源被不公正地分配;伦理精神缺失则具体表现为传统伦理观念、城市人文精神及空间场所精神的缺失。解决这两重困境,需要在空间资源分配中合理协调和平衡不同阶层居住群体的空间利益,同时关注城市伦理精神建设,促进居住空间与人的和谐共融,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公平、正义、美好。  相似文献   

2.
王青兰 《心理科学》1999,22(2):164-166
0引言住宅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基本构成单元,它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庇护所,而且还能在心理上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从而在人们心里暗生依恋住宅的千千情结。住宅的式样、结构、装饰、平面布局等物理构造,以其多样性,形成了住宅心理功能在完善性和组合上的种种差异,其中...  相似文献   

3.
家庭居住与机构居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5位家庭居住和92位机构居住的老年人为样本,采用Sherbourne和Stewart的MOS社会支持问卷和自编社会支持问卷调查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比较了家庭居住与机构居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1)家庭居住和机构居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支持、行为支持、活动支持等维度上,机构居住的老年人显著高于家庭居住的老年人;而在感情支持维度上家庭居住的老年人显著高于机构居住的老年人。(2)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3)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健在兄弟姐妹数量等人口统计变量对不同居住背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田珍  秦兴方 《学海》2011,(1):110-114
以2009年对扬州市24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的需求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具有明确的集中居住的需求,且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集中居住的需求相对较强。但对大多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收入是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且农户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房屋搬迁和重建的相关费用时,比较适合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居住形式还是村庄。  相似文献   

5.
<正> 孔颖达(?—648年),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孔子后裔,唐代著名经学家,曾受唐太宗之命主持编撰《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又称《五经义赞》,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  相似文献   

6.
从前期的《正义论》到后期的《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经历了从规范性的正义学说向政治的正义观念的转变,与之相对应,其理性建构的方式也发生了从道德建构主义向政治建构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与多元主义的影响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标志着罗尔斯思想的发展和理论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他所作的理论尝试都获得了成功。事实上,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体系和政治建构主义方式仍然有缺失之处。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科学的空间正义思想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通过对城乡关系、全球化、资本扩张、殖民地、住宅、"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空间问题的非正义性的批判和揭示,隐性表达了空间正义思想,并从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实行共产主义革命和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三个方面对如何克服空间发展的非正义性,实现空间正义做了解答。阐释马恩当年形成的空间正义思想对推进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解决我国当前发展实践中的空间不平衡性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五卷第七章,亚里士多德讨论了著名的自然正义。本文试图探讨这里所谈的自然正义究竟是谁之正义、到底是何种自然。本文认为,自然正义既不是神的,也不是低等动物的,而是属人的正义;更进一步,自然正义作为公民的正义的一种,不是对所有人有效,而仅仅在自由和平等的公民之间才有效力;再经过与《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论述的作为自然德性的正义进行对比,笔者认为,自然正义之所以自然,因为它是人生而具有的、并且是由作为自然德性的正义完善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弗雷泽介绍了她与中国的家族渊源,说明了批判学派第三代关于“承认”争论的宏观背景,陈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政治文化发生的四大变化,并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四本书之间的理论联系:《正义的中断》评价“承认政治”与“分配政治”的分离;《再分配,还是承认》展开弗雷泽的“观点的二元论”和霍耐特的“承认一元论”之争;《正义的尺度》引进了正义的政治维度;《伤害+侮辱》展示了欧美理论家关于承认的辩论。  相似文献   

10.
<正>程志敏著《古典正义论:柏拉图〈王制〉讲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该书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柏拉图的《王制》(又译《理想国》)这一西方政治哲学的第一经典。作者认为:"正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正义"是"四主德"之一,是最为古希腊人所看重的理念;而广义的"正义"则指万物合序、万事顺遂、万音谐和、万民幸福的状态,堪称天地大法。与现代"正义论"不同,古希腊的"正义"主要不是"论",而是"法"和"行",其余诸如德性、法律(如惩罚)、政治(如权利、敌友)、技艺、利他、幸福等范畴,都可以在正义的框架下讨论,也  相似文献   

11.
对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是否参与了《五经正义》的编撰这一问题,学者的看法颇有不同。通过考辨史料,可知颜师古于贞观十二年开始参加了《五经正义》的编撰工作,但在贞观十五年退出。退出原因为:在《五经正义》编撰期间,唐太宗筹划封禅之事,所用礼仪多采纳颜师古《封禅仪注书》的意见,但贞观十五年前往泰山封禅途中遭遇彗星,颜师古从而在政治上失宠;颜师古性格简傲,与编撰集团关系紧张,编撰队伍借机将颜师古排挤出去;颜师古与孔颖达等主撰者的学术观点不同,编撰集团将颜师古对《五经正义》所作的疏解删削至尽,因而后来《五经正义》的撰者中不提颜师古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张立兵 《孔子研究》2013,(5):104-109
对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是否参与了《五经正义》的编撰这一问题,学者的看法颇有不同。通过考辨史料,可知颜师古于贞观十二年开始参加了《五经正义》的编撰工作,但在贞观十五年退出。退出原因为:在《五经正义》编撰期间,唐太宗筹划封禅之事,所用礼仪多采纳颜师古《封禅仪注书》的意见,但贞观十五年前往泰山封禅途中遭遇彗星,颜师古从而在政治上失宠;颜师古性格简傲,与编撰集团关系紧张,编撰队伍借机将颜师古排挤出去;颜师古与孔颖达等主撰者的学术观点不同,编撰集团将颜师古对《五经正义》所作的疏解删削至尽,因而后来《五经正义》的撰者中不提颜师古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随着体能的下降和社交范围的缩小,在住宅中所处的时间比较长。老年居住空间中的色彩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以老年居住空间中的色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老年人的特点,从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中色彩的表现要点,使老年人在居住空间中能够舒适、安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迄今对城市新移民的分层研究中,大都集中于户籍和职业流动层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日益重要的方面——居住。本文以解析"居住权"为切入点,将居住权利视作市民权/公民权的一部分,并以上海的政策文本为对象,剖析新移民"城市居住资格"的获得路径与机制及其表现出来的居住权分层现象。作者认为,"居住准入资格"是城市新移民的一个新的分层标准,这一标准背后是城市政策制定者基于城市利益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诉求,也是城市体制、机制互动和建构的动态过程。基于新移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城市政策采取了松紧的、有限开放的居住政策。这种居住政策的安排是城市社会的吸纳与排斥机制的作用,也是与城市利益、户籍制度相捆绑的结果。与此同时,城市居住资格也成为新移民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重要区隔。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层标准,居住权分层已经成为城市新移民群体阶层属性差异的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之中,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并发展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居住伦理思想就是其重要表征之一。这一居住伦理思想的探索与解决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内含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并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伦理、政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等理论成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党性和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伦理学史上的正义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伦理学从古至今一直比较注重对正义、公正的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以说是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正义论》。它试图为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生活建立一个正义原则。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当时流行的各种正义观进行了分析、批评,第一次对正义范畴作了“正义就是善”的哲学规定,并划分了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相对正义和绝对正义。就个人来说,正义是全德,居四德之总。个人正义就是在智慧的统帅下,使灵魂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一致,各司其职,在行动上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干涉别人。就城邦来说,正义就是组成国家的各个阶级,各尽其职,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涉。作为治国方针,正义就是内求团结,反对内讧;外求和平,反对战争。相对正义是现实世界的正义,  相似文献   

17.
以SOHO群体的生活居住模式对居住设计的影响入手,研究国内外SOHO群体空间的发展脉络,剖析我国SOHO群体的生活习惯及其家庭模式。从关联环境设计、空间布局设计、家具设计以及色彩设计等方面分析SOHO群体的需求特点,并将住宅空间的高效利用,办公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及复合空间的高效利用,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实验性设计创作,从设计视角出发,关注居住者及消费者的内在诉求,关注极小空间可适性空间的高效利用途径,探索更加多元的健康生活空间。针对SOHO群体的极小户型住宅展开分析与设计,试图从住宅空间设计的角度来探讨极小户型住宅与空间高效利用设计的关系,分析SOHO住宅设计与空间节约性设计的相关问题,从而探讨如何在满足人的舒适度基础上高效地利用、整合空间,并保持居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正姚大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哈佛大学和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政治哲学和正义理论研究,主要代表作有:《正义与善——社群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罗尔斯》(长春出版社,2011)、《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现代之后》(东方出版社,2000)、《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  相似文献   

19.
姚大志 《哲学研究》2012,(5):99-105,129
<正>我在《哲学研究》2011年第3期发表《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一文(下引仅注页码),表达了关于分配正义问题的一些观点,特别是提出了分配正义的原则。这篇文章的论证逻辑如下:首先,一种分配只有得到弱势群体的同意,它才能是正义的;其次,分配正义的原则应该把弱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史学家大都承认,《管子》一书,并不是管仲所作,而是我国战国以迄秦、汉以来的一部诸子集成。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七略》说:“《管子》十八篇,在法家”;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把它列入道家,共八十六篇;现在通行本《管子》卷首的刘向《校录序》说,他校雠了关于《管子》的书有五百六十四篇之多,除去重复的四百八十四篇,定为八十六篇(数目并不相符)。《校录序》的说法虽然和《汉志》的篇数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