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枫 《美与时代》2003,(12):30-31
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巨匠”之一的贝多芬,许多作品却放射出浪漫主义音乐的光辉。那么,该如何界定贝多芬的音乐派别呢?从音乐本身和音乐家个人性格两方面探讨,可以认定他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的古典主义音乐大师。  相似文献   

2.
贾冬 《美与时代》2005,(10):54-55
本文从人文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音乐与人的关系、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来说明音乐在人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指出在当今的音乐生活中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音乐中表达的东西似乎是包含各种情感的内在经验的精心安排,它是"情感的语言".音乐正是拥有这种情感的力量,才得以永恒.它通过音乐表演这个载体,穿越时间、空间,透过视觉、听觉,一次又一次地叩响人们的心门.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是健美操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好的音乐能激发人的情感,刺激大脑神经兴奋,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提高训练效果。音乐提高注意力,注意力的提高可加强乐感的培养,提高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如果在健美操训练中,把音乐和注意结合运用,将会大大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乐律学、音程和弦调式、音乐发展、乐器造型、乐器的音律定律、乐器的表现性能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音乐的各方面与黄金分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真正感受到正是冥冥之中的黄金分割,才使我们创造出无比美妙动听的音乐。  相似文献   

6.
周歌 《美与时代》2006,(9):43-45
我国有用音乐教化人的道德观念的优良传统。因此,在音乐内容、音乐形式、音乐结构、音乐制作等方面都体现了“乐以载道”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音乐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天才"形成的缘由中,首先是其父母的遗传基因,他继承了父亲良好的音乐感觉及对音乐痴迷的态度,继承了母亲诚实、勤劳、开朗的性格:第二,是家庭的培养,从三岁就培养他唱多声部旋律,四岁教他弹奏小步舞曲,接着教他音乐理论和弹奏技巧,还教他拉丁文、法文等,为他打好了音乐基础;  相似文献   

8.
活五调曲目是潮州音乐中最具“潮味”的一种。它的演奏中通过特性音处理手法,体现着音乐美的连贯性原则、对比性原则和新颖原则,很好地外化了人们的内心情感,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亮点"的创设,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教师应深入领会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将人的智力划分为九种,在这九种"智力"中,音乐为单列之一,并且,凡与情感、意志有关的、与想象有关的其他类"智力"也都与音乐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作为19世纪末叶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在其钢琴音乐中彰显出鲜明的印象主义音乐美学倾向,即擅长抒情风格,钟情于自然题材,努力将音乐与诗歌、绘画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大自然瞬间"光与色"气氛的强调和音乐具象描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现有对孔子"恶郑声"的理解多是停留在音乐本体上,忽略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本文通过对"郑风"的比较研究认为,"郑声"的产生背景、文化内涵、音乐特点、用乐场合等因素是构成孔子"恶郑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16):42-44
上次我们介绍了音乐进行中预示的“收束”部分,这次我们介绍音乐进行中预示的其他部分。2、诗班成员歌唱方法的预示A、诗班歌唱中“呼吸”的预示:在前二期指挥“预示”中“歌唱开始的预示”和“音乐非完全收束的预示”,已经介绍过一些有关呼吸的指挥方法了,我们现在单针对“呼吸”来讨论指挥的预示。音乐进行中的呼吸,前面一个音的音尾,后面有一个音的音头,要音乐连贯就不可能从从容容地吸口气,于是便出现了不是偷吸一口,就是抢吸一口。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诗班成员来说,音乐进行中的  相似文献   

13.
肖邦是在斯拉夫民族音乐汇入欧洲音乐主流之前,第一位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渲染和突出了斯拉夫民族因素的伟大作曲家。肖邦音乐中最精华的东西,就要把他的民族精神、爱国感情强调出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针对新课程标准的各种解读数不胜数。就音乐新课程标准来说,仅专著就有七八本之多,但未见有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因此,就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如何体现“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作一些有益的探索性读解,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艳 《美与时代》2003,(10):22-23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的特殊工具.音乐无国界,可以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感受与情绪.在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以其神奇而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所以,大学生群体普及音乐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歌剧<图兰朵>是歌剧大师普契尼以中国北京为背景创作的一部歌剧,剧中大量的中国元素的使用不仅使这部作品带有浓郁的中国气质,更标志着西方人对中国音乐已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为立足本国音乐文化,以异国音乐文化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墨子的"非乐"观点,是墨子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非乐"主张的宗旨是反对当时的"礼乐"制度,以求安定民生,发展经济,改革政治,实现大同。但由于过分夸大音乐的危害,既忽视了音乐中"雅乐"对于统治者及百姓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作用,又夸大了艺术依赖于物质这一面,并加以绝对化,视艺术为无用甚至有害之物,因而暴露了其小生产者思想的狭隘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并戾"问题实出自于<隋书·音乐志>中的"开皇乐议",其中隋代音乐理论家郑译论乐时的话,一直是音乐史学研究中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这段极其重要而又诸多分歧的资料中,由于史料自身叙述简略、文字错讹等客观原因,再加上解读者认识问题的角度、倾向等主观因素,使得"并戾"这个谜团变得更加费力难解.于是,后世学者在对此疑团解谜的过程中,产生了几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三种.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最擅长抒情的艺术,音乐美学中更认为"情"贯穿始终,而在声乐中因有了文字的加入,就更具备了文学、曲调、演唱一些本体美的特性.但"情"仍是根本,它体现在歌曲创作、演唱等各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形情"、"理情"、"唱情".  相似文献   

20.
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主张"非乐",他认为"乐非所以治天下"、"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他对当时贵族阶层无视人民的生死而不厌其乐的享乐行为给予了尖锐的揭露与抨击.墨子的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进步性.但墨子由此走向了一个极端,从极端功利的角度出发对音乐进行了彻底否定,完全排斥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性.这也是墨子思想的局限性之所在.总的来说,墨子丰富和深刻的音乐美学内涵,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意义是令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