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贯穿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特色构成一种趋向——实践哲学。哲学的"实现"依赖于实践哲学,元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早期著作把元批判观点限定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是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最初基础,理性的元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和早期实践哲学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在当代,技术的批判理论拒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从对理性的一般性批判,转化为对技术和技术学科的实现形式的批判,更新了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的消费异化问题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源浪费、分配不均、贫富分化、社会道德价值失衡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法兰克福学派这一思想并没有触及消费异化的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用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理论武器分析产生消费异化问题的根源是探寻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思想缺陷的关键,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对如何应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消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联A.C.Eor0Mo几OB:《现代资产阶级哲学》 ‘思想,出版社:《辩证法史,德国古典哲学》(1978) 10.H.八aBbl朋B:《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一哲学思 想批判》(1977) “思想》出版社:《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1978) H.c.ABToHoMoB:《人文科学中结构分析的哲 学问题》(1977) B.C.IllBblPeB:《科学认识中的理论和经验” B.米只Ma益T邢:《伦理学与人道主义》(1977) 3.M.qy八HHoB:<<科学真理的本性》(1977) H.H.CMHpHoB:、唯物辩证法与现代进化论》 几.H.中H几,rlnoB二张萨特尔的哲学人本主义》 r.M.LIJTpaKc:<<社会矛盾》(1977) r.…  相似文献   

4.
为了总结、探讨中国(以至东亚)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成就、问题和需要继续推进的空间,检思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以至东亚)的影响,关注法兰克福学派新近的发展,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于2008年9月25—28日在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市举办了“批判一理论一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4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德方主办单位是: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汉学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中方的举办单位是广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本刊将分期刊登数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流派。如果说斯多葛派在西逻史上是演绎推理中的“一朵带刺的玫瑰”,那么伊壁鸠鲁派则是归纳推理中的“一股小溪”。然而,至今国内关于伊壁鸠鲁派逻辑学说的专题文章似乎是“惨淡经营”。在此,我想介绍一下伊壁鸠鲁派的归纳逻辑思想,与读者共商。伊壁鸠鲁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归纳逻辑的先驱,雅典的伊壁鸠鲁。他一生著述虽多,但传世甚少,《准则学》是他的一部逻辑著作,旨在探求真理的标准,着重研究真实命题的构成问题。伊壁鸠鲁在解释思维形式时持一种归纳观点。他认为一切思想都是由于进行对照、比附、类比和综合而从各种感觉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理性概念是法兰克福学派建构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起点,随着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建演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性观也在转变深化。自20世纪30年代起,以霍克海默、阿多诺和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人,通过反思传统形而上学和实证主义等理论,重新审思理性传统的利弊和现代性的出路。20世纪40—5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通过批判启蒙理性、工具理性,诊断大众文化和工业文明,进一步深化了对理性的认识,建构起完整的社会批判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法兰克福学派突出了理性的否定性特征,走向了审美救赎的乌托邦之路,社会批判理论走向了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7.
尽管今日"社会批判理论"已不具有法兰克福学派最初的意义,但它依然保持了社会批判理论的本性,即寻求一种具体的规范性批判形式.  相似文献   

8.
承认话语的当代诠释——霍耐特思想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耐特(A.Honneth)是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现任所长,也是当前公认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霍耐特作为哈贝马斯的助手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1992年,霍耐特出版了专著<为承认而斗争>,正式提出了其代表性的承认学说,从而奠定了其日后的学术声名.  相似文献   

9.
<正>马丁·杰伊(Martin E.Jay)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院教授,国际著名的思想史学者,其研究兴趣包括批判理论、理智史、视觉文化以及唯名论等。其代表作《辩证的想象: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所的历史,1923~1950》、《马克思与整体性》、《阿多诺》等都曾在国内学界引起过广泛的关注。马丁·杰伊教授近期将出版另一部有关批判理论的著作:《黯淡之后——晚期批判理论中的理性之光》。笔者就这部著作探讨的主题,围绕理性概念对马丁·杰教授进行了专访,其间也涉及批判理论与德国古典哲学、文化的关系,以及批判理论在当代遇到的挑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H. 马尔库塞的重要著作《单向度的人》于1964年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版,1967年在西德出了德文版,1979年又被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而后又以罗马尼亚语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曾一时风靡世界。本书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上最有政治影响的书,被称为西方六十年代末大学生运动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中心主题,它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全面、系统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理论,就不能不充分注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一、法兰克福学派从一开始便把文化批判放在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地位,然而,强调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研究则始于30年代后期。这有其历史背景。在这个时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  相似文献   

12.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中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他曾试图把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受辩证法和人道主义指导的心理分析”体系。本文试图对他的社会无意识理论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哲学新书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系统地评介了现代西方最主要的和最新的哲学流派,如实证主义、唯意志论、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哲学”、反实证主义。该书对这些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流行情况,它们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人的思维领域究竟提出了那些哲学问题、解决得怎样,它们同以往哲学形态的联系和演变情况,它们与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尽管大众文化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其内在本质却几乎相同:人们在闲暇的时候,通过娱乐活动来控制他们的思维和内在心理。大众文化使民众丧失了自身所拥有的否定和批判的能力,成为了一种异化的文化,而非真正的"大众化"的文化。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提出有其特定社会背景和思想来源。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文化产业问题,重提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重新领会其内在精神对当今时代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苏联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著作中,批判地介绍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主要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著作占有一定的地位。60-70年代,我国出版了不少饶有兴味的书籍(A. C.鲍戈莫洛夫、B. H. 库兹涅佐夫等人的著作),这些书籍向读者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本文评介的这本书,主要想对最近20年西德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若干最新流派和最新现象,广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本书的作者们并不想全面地阐述该国的现代哲学生活;他们的任务是要指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哲学》2002,(2):49-55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在如何看待科技的生态功能问题上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指出了它们各自论点中存在的误识和留给人们的启迪,论证了科技进步与合理解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全球性问题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波兰哲学家M.弗里特茨汉德教授的这本书(1976年第一版,1978年第二版),是华沙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丛书》的第一本。收入这套丛书中的所有著作,在同现代资产阶级“马克思学”观点的论战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本书的作者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对一系列最重要的伦理学理论问题,作出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作出直接渊源于马克思关于人、社会和历史的本质观点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虽然已经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法兰克福学派在德国当代哲学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所见到的出版物看来,阿多诺著作的出版和研究颇为兴盛。哈贝马斯似乎已经到了将自身的一些  相似文献   

19.
A.米兰·马科维奇今天,卡尔·马克思的工作——事实上,至少在欧洲,整个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以社会民主或共产主义的政治形式,还是以马克斯·韦伯或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形式——看上去像是某种不再起作用的东西,或者说,已经被历史进程搁在一  相似文献   

20.
法兰克福学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域内,以其社会批判理论独树一帜,响影深远。该学派人员庞杂,理论著述繁多,研究的课题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要想全面地评价该学派的理论观点,这不是一篇论文所能完成的。本文之所以选择法兰克福学派的伦理价值观作为评述的对象,这是由于该学派的伦理价值观最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哲学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一般倾向。剖析法兰克福学派的伦理价值观,有助于把握该学派的思想脉络。鉴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内容上的广泛性,本文将着重剖析他们对实证主义、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当代文明批判的理论实质,不妥之处,恳望专家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