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述祖和沈德立二位教授合著的《基础心理学》于1988年正式出版了。这是经国家教委确定的一本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教材,也是一本普通心理学专著。我通读全书,收获非浅。现就本书的特点,做简要介绍,以敬献于同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理学史》这本供全国综合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出版之后,为了配合《中国心理学史》的学习以及对它作进一步的研究,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又委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燕国材教授(主编)、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杨鑫辉副教授(副主编)和苏州大学教育科学教研室朱永新副教授(副主编)编写了《中国心理学史资料选编》。这套4卷本的教学参考资料第一卷(先秦部分)和第二卷(汉至唐部分)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这套书的责任编辑,有幸最先通读了全书。觉得这套教学参考资料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3.
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印迹──访赵家祥教授本刊记者赵家祥,男,1937年生于天津市武清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唯物史观的核心与当代现实──论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合写),《哲学原理疑难问题探讨》(合写),《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合写)等。问:近年来,您陆续出版了几本有一定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专著,最近又主编了新编本《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拜读了“新编本”,觉得很有特色,并通过它,把您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您能否把这部“新编本”及你的一些新见解介绍给读者?答:有机会通过贵刊向读者介绍我们的新编本教材,我感到十分高兴。最近我与李清昆、李士坤合作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新编本),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供哲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基础课教材。其所以叫“新编本”,这是相对于1982年出版的我与赵光武、李清昆合写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而言的。这本教材不是对1982年版的修改,而是重新编写的,所以不叫“修订本”,而叫“新编本”。它主要有四大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教材的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思维与智慧》2011,(10):33-33
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1930年,爱因斯坦得知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后说  相似文献   

5.
书讯二则     
由河北大学张述祖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编著的《基础心理学》(国家教委确定的高等学校教育类教学参考书)一书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观点正确:内容现代化,有时代气息;富有中国特色;科学性强,体系有所创新以及可读性强等特点。本书可作为大学教材,教学参考书,也可作  相似文献   

6.
《基础心理学》及《基础心理学增编》出版《基础心理学》(张述祖、沈德立两位教授合著)系国家教委批准的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教学参考书。该书自1987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来,被同行誉为“中国当前很多教材中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的内容丰富的大学心理学教材”...  相似文献   

7.
由林建初、王伟和戴扬毅三同志合写的《简明共产主义道德原理》一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明原理》),在建设精神文明的不息热潮中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对于向群众普及共产主义道德知识,促进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俗化、大众化,是《简明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在广大人民和青少年中普及,就需要有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而《简明原理》一书正是与现实生活紧  相似文献   

8.
由河南大学马佩教授主编、全国七所高等院校集体编写的《逻辑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1987年7月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富于创新和改革精神、适合高等院校逻辑教学的好教材。该书有如下特点: 首先,《原理》的编著者顺应逻辑科学发展趋势,改革教材内容,打破了传统  相似文献   

9.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为《原理》)一书,是受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委托,由中国人民大学的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的高等院校文科哲学教材。该书由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六月公开出版,供今年秋季高校文科哲学教学选用。  相似文献   

10.
张厚粲  余嘉元 《心理科学》2012,35(3):514-521
有关心理测量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但西方科学的心理测验理论与方法是20世纪初自西方传人中国的。30年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道路艰辛曲折,文章分三个阶段对之作了回顾。一、最早是1915年外国学者为比较中美儿童的智力差异对广州5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同一时期,我国学者也开始自己编制测验,"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是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廖世承和陈鹤琴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开设测验课程,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正式介绍科学的心理测验。与美国专家合作编制多种测验,1923年与美国专家合作对全国小学生进行测试,得出了三至八年级学童的年龄与班级常模,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艾伟从1925年起致力编制中小学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测验以及能力测验,还与张耀翔编制了识字测验与阅读测验等,对我国教育测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测验学会"1931成立。并创办会刊《测验》有效地推动了当时测验研究的开展.1937年"七七"事变后,工作继续进行和扩展,但受战争的影响,发展上减慢了速度。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心理测验被视为禁区,认为它违心,反动,没有人敢于问津。文化大革命中,心理学被打成伪科学,心理测验更是全盘否定了。三.文革以后,心理学恢复。而心理测验面对着既缺人力又少资料的困难。林传鼎等三位教授于1980年春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心理测验培训班,是心理测验再生的标志。此后各高等院校逐步开设心理测量学课程。通过引进各种心理测量理论,修订外国测验和逐步向自编我国测验发展,几年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心理测量分会’成立,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TC)成为它的一个国家会员。1991年在南京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心理测验国际性学术会议,又与台湾学者交流,建立起隔年一次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的协议。这些都对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8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心理测验逐渐渗入医学、教育、企业、和组织人事部门等多种应用领域,扩大了对社会的影响。教育是其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从高考开始向各种考试、应用领域广泛扩展,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心理咨询领域,心理测验发展迅速日益兴旺。社会各界从多方面加深了对心理测量的认同,使它变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应用科学了。最后,文章从测验的数量、质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测验者素质提高和法律完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