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湖南省政协委员、衡阳市人大代表、南岳区政协副主席、南岳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传戒大师、南岳玄都观住持王信安道长,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12月27日仙逝,享年76岁。王信安道长追悼大会于1993年1月4日在南岳玄都观举行。南岳区宗教局颜局长主持了追掉会,南岳区政协主席蒋垂国致悼词。王信安生前所在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南岳区党政等部门主要领导和当地群众3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省人  相似文献   

2.
王信安道长,原名王荣。1918年出生于河北省宽城县。十六岁时,投奔本县大同观出家为道,拜该观李智山道长为师,成为全真道华山派第二十代的传人,开始过上清静修道的生活。1943年,王道长在双城县无量观受戒。1944年,拜别师父和同观道友,开始云游道教洞天福地、名山胜迹,参访玄门道德高士,使他在道学、养生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大提高。1949年春,王信安道长参访云游来到湖南南岳衡山玄都观,由于他学识渊博,待人慈厚,被观中道友再三挽留于观中掌事,深得观中道友的信任和敬重。同年八月,湖南和平解放,王道长便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领广大道教徒自力更生,垦荒种地,  相似文献   

3.
去年初夏,应湖南省道协王信安会长之邀请,来南岳玄都观编写《湖南省道教志》。编至宫观仙侣,得读南岳真人的修炼事迹,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己。爱成《感事诗》数首。为编《道志》来衡岳,常与神仙一室居。拜问长生真谛诀,皆言多悟老庄书。九仙早已飞升去,事迹斑斑各有缘。万法归宗惟一个,精诚感格大罗天。专程来访魏元君,叩问《黄庭内景经》, 幽室泥丸华盖下,保精清脑益心神。  相似文献   

4.
去年初夏,应湖南省道协王信安会长之邀请,来南岳玄都观编写《湖南省道教志》。编至宫观仙侣,得读南岳真人的修炼事迹,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己。爱成《感事诗》数首。为编《道志》来衡岳,常与神仙一室居。拜问长生真谛诀,皆言多悟老庄书。九仙早已飞升去,事迹斑斑各有缘。万法归宗惟一个,精诚感格大罗天。专程来访魏元君,叩问《黄庭内景经》, 幽室泥丸华盖下,保精清脑益心神。  相似文献   

5.
(按姓氏笔划为序)王教化王理仙王伟业王信安毛发顺龙教镇付元天许信有许丽生苏宗赋(女)刘之维刘明哲刘钦书师维新杨嗣真李永德李信志李兴儒李锡庚李养正匡常修吴元旋(女)宋祖德张常明陈理实陈崇朴陈旅清陈犁头陈莲笙邹率一周蔚华(女)战全生曹信义曹样贞(女)韩壬泉韩高超黎迁航(为台湾、港澳道教界保留两名理事)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相似文献   

6.
王锟 《中国哲学史》2013,(4):99-105
吕祖谦大唱经史实学,然又重视心性之学。他在"万物一体"宇宙观的基础上,主张世界"皆吾心之发见"从而挺立"心本论",并强调"天机"和"良知良能"的能动性而高扬主体意识,进而"求心性于经史之间",建立了心学史观之雏形,形成了大致前后一贯、又颇有特色的心学体系。吕祖谦心学虽没有陆王那样高明精粹,却避免了陆王极度唯心论之弊,对浙东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原道》2015,(1)
荀子关于"王霸之辨"的理解,至少有三方面的推进:其一,扬弃了孟子"王""霸"对峙的二元模式,代之以"王""霸""权谋"的三分格局,为化"霸"入"王"提供了价值可能。其二,打破了只从"君""民"两维论说"王""霸"之别的固有思维,充分重视"能臣贤相"的政治作用与历史意义,为化"霸"入"王"提供了主体担保。其三,建构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的儒"术"新范式,既视"术"为德性的外在显现,又将其与灵活应变的政治能力相联系,为化"霸"入"王"提供了行动指南。荀子"王霸"观既与孔孟一脉相承,又有不同历史境遇下的新开展;后者在丰富理论的同时,也埋下异化的隐患。  相似文献   

8.
王守仁(1472-1528)是明代重要的哲学家,他集宋明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建立了心学。他的思想不仅在我国明清时代有深刻影响,而且在日本广为流传。解放以后,我国广大哲学史工作者用马列主义观点对王守仁哲学思想进行全面的研究。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讨论了王守仁的政治思想、哲学体系的核心和教育思想等问题。70年代至80年代,主要从范畴和命题的逻辑关系上进一步探讨了王守仁哲学体系的核心和內在矛盾,并采用了中外行学比较的方法探讨了王守仁的泛神论、知行观和教育思想。现将哲学思想方面的讨论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延庆观”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区西南隅,包公湖东北岸,是我国著名道观,如明珠镶嵌在古城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彩,历史上规模较大,现在仅存玉皇阁。“延庆观”的前身叫重阳观,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音哲)传道与羽化的地方。王,生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原...  相似文献   

10.
朱熹与王守仁的知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观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朱熹知行观强调知难行易、知先行后,与传统知行观形成鲜明对比。明代王守仁首先在理论上反对传统知行观中对知行分先后轻重,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音乐供养是法华信仰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东晋以还,中土法华经注疏在宣说、注释《法华经》中与音乐供养有关之文献时形成音乐供养观,集中体现在对两类名义的认识:一是乐神紧那罗王和乾闼婆王所奏法乐的名目及内容;二是关于音乐与供养之关系。紧那罗王、乾闼婆王皆属帝释之执乐神,所奏乐为法乐,主要宣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三乘教行之内容,至唐开元以后,由于受到中国古代传统音乐观之明辨雅郑、从社会政治角度对音乐认识的影响,《法华经》注疏者将乐神紧那罗王和乾闼婆王视为“清歌雅乐众”和“胜芳烈乐众”,而将供养音乐分为真正之乐和邪淫之乐,并将之与中土所谓邪乐(郑卫新声等乐)与正乐(大夏、大韶等古乐)作比。造成此种现象缘于中土净土宗、禅宗所推行的佛教通俗化趋向和唐代俗乐之兴盛对佛教“歌咏颂法以为音乐”理论的冲击和影响。出于对唐开元前后讲经唱导师因对民间歌曲之广泛利用而致使佛教音乐“雅正全乖”、渐失纯正性之忧虑,天台宗尤为强调出家僧众音乐供养者的自身素质,并在法华注疏中予以讨论。此种表现于法华注疏中的音乐供养观影响到变文或讲经文的撰作,俄藏Φ365号《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二)》可为代表,其崇尚佛国诸天伎乐,排斥世间郑卫...  相似文献   

12.
《亚鲁王》是麻山苗族的丧葬古歌,亚鲁题材在西部方言区所形成的文化丛,三个方言区苗族丧葬古歌所连缀的文化带都传达出苗族尚东的葬俗理念,这一切皆源于苗族江山是主人是客之生命观的集体无意识投射。  相似文献   

13.
一、延庆观悠久的历史延庆观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大纸坊街,同北京白云观、四川常道观并称中国三大名观。延庆观始创于金代,是全真道为纪念其开山祖师王重阳弘教并羽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  相似文献   

14.
《周易》三才之道的神话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才”一词始见于《易传》,但“三才”观念在远古神话就已诞生,从原始墓葬可见之.三才之道中数字“三”具有“圣数”(Sacret Number)或“神秘数字”(Mystic Number)之属性,“三才”之“才”则代表着原始、初始之意.“才”又有“存在”之意,天地是一个存在的“场”,人是“在场”之物,人生天地间,必有内忧外患,故《周易》一书饱(?)浓重的忧患意识.古时王者多具有巫师的职能,巫是沟通天人之中介,故从贯通三才之道的“王”入手,揭示王/巫合一的神话属性,从而阐发天、地、人生生不息的“三才”观之神话意蕴.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后王",既非周之文王、武王,更非成王、康王等西周贤王。在《荀子》中,"后王"不宜作具体而统一的理解。"后"在时间上既然是"与先、前相对,表时间较晚"或"未来、将来"的意思,那么,"后王"就不外乎是指:"在历史上较晚出现而离思想主体自己所处时代较近的王者",如"近时之王"、"当今之王";或"在未来、将来某时期将出现的王者",如"周后之王"、"后之王者"。如果采取历史主义的做法,把"后王"很局限地看作历史上具体的某王者,那荀子特别提出"法后王"来反对一意慕古地"法先王",其思想意义就不免被埋没了。  相似文献   

16.
四、藏传佛教思想之发展轨迹“他空中观见”与“自空中观见”是藏传佛教的两大思想支柱。二者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都不一样。在藏传佛教前弘期(642-842年),从印度请来的择经大师和弘扬佛法的主要人物,多系中观见,例如静命、莲花戒,是中现顺瑜伽行派的创始人,莲花生、无振友、佛密等也都是中观派人。也兼有清辨论师顺经部行的中观见。当时,“藏王赤松德赞向全藏宣布法律,凡诸见行,皆应依从静命堪布之义理。‘顿渐之争’后,赤松王又一次郑重宣布,谓今后正见,须依龙树菩萨之教理,……故在前弘佛教时期,虽有少数唯识…  相似文献   

17.
茶禅赋     
品茗和抚琴、泼墨、吟诗一样,历来属雅人之雅事。品茗之雅,全在于茶。茶多生长于高山幽谷,栉风沐雨,凝霜含露,得天地之灵而赋形,故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卓然有博雅君子之风。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观其色、得其香易,知其味实难。史载南朝琅琊王肃喜茗,一饮一斗,人号为漏斗。此君之饮法,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金台区长寿山道观道长、金台区政协委员、市道协常务理事王理明将500元捐赠该市防非典办公室,受到市防非典办公室的赞扬。长寿山道观捐款防非典@丁宝  相似文献   

19.
五停心观     
又称五观、五念、五停心、五门禅等,乃小乘所修三贤位之第一位,以五种观法来停息心之五种过失.一、不净观,观想自身他身色身之不净之相以停止贪欲之心,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观一切有情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心,瞋恚心多之人修之.三、缘起观,又称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因果之理而停  相似文献   

20.
论王弼“无”本论的哲学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参照系构架和内参照系构架是事物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 ,由前者观之而有“有”本论哲学 ,由后者观之而有“无”本论哲学。“有”本论的方法论原则是逻辑分析法 ,“无”本论的方法论原则只能是描摹法。本文由此切入王弼“无”本论的哲学实质 ,从概念上的辩名言理、体用上的本末二分、认识论上的“得意忘象”和社会历史观上的“名教”出于“自然”四个方面 ,论证了王弼的“无”实质上是个“有” ,因而王弼的“贵无”论和郭象的“独化”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