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宝娟 《天风》2002,(8):46-47
基督教在中国被更多人接受,必须植根于中国土壤,必须与人民认同,必须关怀所处的社会。基督教是入世的宗教,其教义强调信心和行为并行,如“道成肉身”、“上帝爱世人”、“爱人如己”、“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在社会上“作光作盐”,以实际行动见证信仰。今天我想谈谈我对基督教与社会关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以甘肃农村基督教群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琰  万明钢  王微  刘显翠 《心理学报》2008,40(11):1197-1202
以148名基督教青少年为被试,研究了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研究结果表明,(1)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信仰的坚定性在减弱,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的青少年的宗教坚定性高于某个时期皈依的青少年;(2) 宗教倾向包括内倾宗教、外倾个人和外倾社会等三个方面,以外在个人倾向为主,不存在性别差异,“保持宗教者”在内倾宗教和外在个人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脱离宗教者”;(3)高宗教卷入的基督教青少年在内倾宗教和外倾个人维度的得分显著地高于低宗教卷入的基督教青少年;(4 )宗教倾向内部各维度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宗教态度的各维度与宗教卷入、内倾宗教倾向和外在个人宗教倾向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伊杰布人是尼日利亚约鲁巴人的一支,它在殖民时代经历了从族群宗教向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大世界宗教的皈依过程。宗教皈依与殖民时代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密切相关,而与殖民征服之间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伊杰布人的宗教皈依过程并非世界宗教对于传统社会的"征服",而更多是世界宗教的"非洲化"过程,伊杰布社会内部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基督教和民间信仰的发展都很强势的地区,基督教和民间信仰之间的共处关系,受到基督教的全球地域化特征的强烈影响:基督教地域化后出现的民间信仰化趋势,使得基督教日益被接纳为乡土社会的组成要素;而基督教的全球化特征,又使得它与乡土社会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在基督教与民间信仰既混融又紧张的环境下,闽南H县J镇民众在社会资本与宗教资本之间的理性选择行为,给乡土社会的信仰秩序的建构带来了复杂的图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宗教热”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悄然兴起。本文采用个案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从个体层面对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历程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历程分为接触基督教、皈信基督教和信仰的稳定三个阶段。社会网络是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成长中的危机、个体需求在教会中得到的满足是推动大学生皈信基督教的重要力量,而认知上对基督教教义的反复论证与探索会暂时性地阻碍大学生皈信基督教,基督教教义和礼仪对于信徒心灵和人格的塑造使得他们进入到信仰的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许多政要宣称美国的建国和立宪是以宗教自由为基础的,或以“宗教国家”自命;我国有些高层人士,也以美国的宗教信仰为榜样,称中国的宗教是“伪宗教”,信仰是“伪信仰”,声讨儒学“有罪”。但也是美国,还有另一种声誉,那就是科学的求实精神,继承欧洲的人文主义传统.以及最近的“新无神论运动”。新无神论并不反对教徒的信仰,但却把宗教作为科学理性审视和研究的对象。揭示它的荒谬和不可盲信.而媒体和文艺作品则多以具象的形式揭示它在社会政治和人生中的消极一面.引人警觉。下文所栽是一部美国纪录影片中对话的汉文编译稿,从中可见美国一般民众对宗教的感受和政治人物的态度.以及“普世文明”的示范——此中的宗教.主要指以基督教为首的亚伯拉罕一神教系统。为适应我国的语境,编译者做了若干调整和压缩。如窥全豹。可见网上原版。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些专家学者注意到,当前有种种迹象表明,基督教渗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已经产生相当的影响。在海外某些组织出资支持的研究与出版物中,以扭曲历史事实而为基督教说好话、寻找理论根据居多。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将科学与宗教拉上特殊关系,从学术上为基督教的扩张制造舆论,进而影响青年学子。搅乱视听。较为典型的观点是“宗教是科学之母”;“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近代科学”;还有试图在神学与科学之间架起桥梁的,如“智能设计论”;更理论性一点的观点是认为“西方对神(真理)信仰与追求的土壤使得古希腊哲学中逻各斯(Logos)精神得以自由展现,从而形成了西方所特有的反思精神,成为中世纪西方科学发展的动力”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我国正在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之一,崇尚科学成为社会共识.广大民众对科学充满了信任。因此,现代西方某些基督教势力颠倒科学与宗教的正确关系,混淆是非,特别需要澄清。到底科学与宗教之间是什么关系,宗教在科学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确实需要在事实上和理论上加以讨论。为此,中国无神论学会继2006年年会后再次召开了“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小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当代民众信仰状况与社会安定意识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幼穗  李双 《心理科学》2004,27(1):31-33
信仰是个人深层的、稳定的行为导向体系,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本研究根据信仰的内容,将信仰划分为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神灵信仰。从天津市选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被试745名,对他们的信仰状况与社会安定意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民众的社会安定意识与其物质、宗教神灵信仰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其精神、国家社会信仰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社会安定意识的因素为保障制度不健全、对挫折的不良反应、社会治安状况差、官员腐败、分配不公、责任外归因。  相似文献   

9.
陈小勇 《天风》2023,(7):14-15
<正>谢扶雅自幼受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后辗转东瀛求学,其间皈依基督教;回国后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从事文字工作;赴美进修时,他专攻宗教哲学和比较宗教学。谢扶雅接受中西式教育的经历,成为他日后思考基督教与中华文化会通的基础。非基督教运动、“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促使谢扶雅思考基督教在中国之前途,倡导基督教的中国化,1提出建立“中华基督教”及其神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 1日至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与德国米索尔友爱团结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基督教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十余个国家的教务人员和宗教研究人员约1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在3个主题下围绕10个分题展开讨论:一、当代社会转型与基督宗教:1、当今世纪之交的基督宗教思想;2、基督教会在21世纪的社会定位;3、“全球化”对基督教信仰的影响;二、当代社会中的基督宗教;4、作为公民杜会团体的教会;5、当代社会中基督徒个人的存在处境;6、当代政教关系;7、基督宗教与其它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