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飞云寺里的和尚,原先也是要挑水吃的,来回十里山路,挑得人瘸脚跛腿脱胎换骨。去年从佛学院来了位年轻和尚,法号悟明,悟明挑不惯水,只两天功夫,就将肩头磨得皮破血流。于是他爬山攀崖想方设法,用竹管将一股清泉从后山直接引进庙里,这才免除了大家的肩头之苦皮肉之痛。然而住持并不赞赏:“利弊相连,福祸相倚;因为有众生,有痛苦,才有菩提;不磨,岂能成佛?”悟明笑笑说:“磨,也不一定就非要去磨肩头脚板。千难万苦,心也。”住持静静看了他一眼,也就不再多言。悟明眉清目秀,异常聪敏,又是佛学院出身,还懂英、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网络资源已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网络通讯已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通讯方式。网络作为21世纪十大前沿科技之一,正愈来愈成为未来战争“打赢”和“制胜”的关键因素,“制网权”正成为未来战争各军事强国争夺的“制高地”...  相似文献   

3.
和尚大丈夫     
一作为男性,一个成熟的壮年男性,我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羞愧过,羞愧得无地自容,羞愧得恨不能找一条地缝钻进去。这是一个春光旖旎的早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会在这样一个好日子里遭遇如此严重的拷问,相反,当我拂逆着汹涌入城的上班族人潮,驰往郊外的颐和园时,心情是何等的美妙!这事轮到谁的头上,都会不胜愉快之至:您想想看,在领着一班人马,憋在宾馆里一口气昏天黑地忙上好几天会务之后,忽告“解放”,要陪一团外地贵宾去游园,既尽地主之谊,又趁机慰劳慰劳部下和自己──这不是美差是什么?世界顶尖级的皇家园林,在一年中…  相似文献   

4.
和尚与电脑     
和尚常在深山老林,结茅而居。一瓶一钵,云水万里,被人看成是正常的。如果住在闹市,甚至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且不说和尚自己怎么想,走在街上,从人们的眼光中,还是可以读出几分好奇的。如果有两个或多个佛学院的学生,从北京西四大街走过,我敢说,那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代生活进入了和尚的生活,谁也无法否认——不管是门内人,还是门外人;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有文化的;不管是崇尚传统的,还是反传统的;不管是认为文明可以使社会进步的,还是认为文明使社会落后的。面对现实,我们敢于思考、勤于思考也好,不敢于思考、懒于思考…  相似文献   

5.
唐朝时侯,有位大法师,字藏真,名怀素,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与张旭齐名,有“张颠怀狂”之称。他的草书有一本石刻《自序帖》流传下来,早已成为我国国宝。其笔势腾飞圆转,直如壮士拔剑起舞,神采极为动人。他喜欢饮酒,往往酒后写字。那飞动之势,有如狂风骤雨飘忽而来,又象飞龙惊蛇倏忽而去。当时很多名流都写诗作文称赞他。大诗人李白在《草书歌  相似文献   

6.
提起四川遂宁广德寺和灵泉寺,人们都知道这两座寺院里都有一尊洁白晶莹,光泽细腻,雕刻精美,神态庄严的玉佛。多少年来,玉佛的面前香烟缭绕,无数的善男信女顶礼膜拜。这珍贵的艺术品、庄严的玉佛,全国共有九尊,这就是遂宁广德寺清福和尚二次历游印度、尼泊尔、泰国、缅甸、越南等国时,从缅甸请回来的。清福和尚,俗姓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9,(3)
清道光年间,江苏省海门县有增念藏者,俗姓施名银六,幼习木石工艺。一日,忽有所悟,遂剃发为僧。因见该县境内木质桥梁易毁,欲以石桥易之,遂外出化缘,用化到的钱到常熟等地采购石料,运回本县境内建造石桥。  相似文献   

8.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3):36-37
坐禅修定,需要聚精会神。为防止“开口神气散”,禁语是必要的。但是,不说话并不是目的。要紧的是息虑凝心,将狂暴之心、扭曲之心、散乱之心,平息下来,定于一处。所谓: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的“调直定”,即是定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做到心静而又净,由此开发出无上智慧。 三个和尚的弟子,仅从形式上看待打坐,禁语、自然是要出笑话的。  相似文献   

9.
一、昔有一富翁,性急,凡事皆欲速成。其妻得子,翁盼其立时长大,乃四出求医问药。二、名医尽束手,良药无处得,富翁焦虑成疾。参幻≮三、有人劝其求助于三个和尚,富翁抱病前往。=】一四、胖、瘦二和尚好言开导,富翁终不肯信。 五、小和尚道:,山中有良药,需请人入山求索,未得药前父子不可见面,待服药后,方可相、镭詈,蕞碧,方丢戊丫∥漫画真谛.佛教文化.三个和尚新传@理诤@后素  相似文献   

10.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4):36-37
:日蠢萎 前 桌 见三 、瘦和尚问 :你是什么人 {■@六、将军听到这话怒火陡起@一手摸到剑把上。巳七、胖和尚说:“这样的剑拔出来又有什么用?”午八、将军抽出剑准备刺向胖和尚。未九、小和尚说:“地狱之门开了!”申十、将军猛然省悟@收剑向三个和尚鞠躬。酉十一、小和尚说:“天堂的门开了!”戌《佛教文化》1992年第1、2期合刊上@“三个和尚新传”中@小和尚曾用一则天堂、地狱的故事启发大家@明白了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三个和尚便有水吃了。这一次三个和尚又用简单的道理@点悟了一位将军@参看本期发表的“司马光解禅偈”@读者或可有所得…  相似文献   

11.
~~担当和尚书画精品  相似文献   

12.
理诤 《佛教文化》1997,(1):32-33
一、时逢除夕,三个和尚与几位居士小坐闲谈。居士甲说:“学佛数年,颇有心得,但不知如何能达尽善……。”二、居士乙插言:[生于婆婆世界欲求尽善万不可能,但作一好人足矣!].三、甲:“何谓好人?”乙不能答转而求教于三个和尚。四、胖和尚笑道:“还请小师弟说一故事,士。何?”小和尚说:“古有一婆罗门名叫种德,自恃出身高贵,才貌俱优,傲视众人。”五、佛陀前去拜访,问种德说:“如何方可称谓标准婆罗]刁?”种德道:“血统纯正,学识丰富,五官端正,严守戒律,智慧通达。”也不丰合田就不符标准吗?*错,只是血统并不纯正…  相似文献   

13.
首先要向读者表示歉意,在上一期的漫画中有两个字印错了。一是第九幅小和尚说的“於一切法不悭吝”,误印为“放一切法……”这大约是现在这个於字已不太用的原故,二是第十幅胖和尚说:“……也不应向大根说小令退堕。”“误印为“说小令近堕。”这很可能是我写得太潦草之故,总的来说都是因为未最终仔细校阅,务请读者原谅。本期漫画真谛的内容,是小和尚以一个印度民间故事来启发胖和尚,这个小和尚是很有智慧的,希望他能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们在哪里发现有三个和尚的故事,希望提供给我,谢谢!  相似文献   

14.
小和尚谈的故事出自《敬信鬘》,我觉得寓意极深。人生无论荣辱皆从缘生。荣誉是宿因造就,今日得之,缘尽即无。遭谤受辱,亦复如是。烦恼辩解均属无益,所谓:“随缘销旧业,不必造新殃。”即此意也。得失从缘,心无增减,自然可得平静,愿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5.
16.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1):36-37
《佛教文化》期刊社的社长吴立民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常有人来向他求教。在众多的求教者中有一些人老是盘根究底,总觉得吴先生有什么修行妙法不肯开示,而对他指出的扎扎实实、勤修苦练的要求则摆出一付“这个我早知道”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本期“三个和尚新传”中小和尚讲的故事取自《菩萨譬喻发论》。这是一部记菩萨在过去时代所修种种苦行的佛教故事书。书中的邬波笈多生于佛涅槃后一百年,是阿育王的师父。不少人以为佛教讲空,要斩断情丝,似乎是不言“情”字的。其实,佛、菩萨都以慈悲为怀,对众生是充满感情的。不过佛讲的是智悲双运,并非一般人以为的情。慈悲是感情的高度升华;智慧是理智的高度升华。“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含义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欧阳镇 《法音》2013,(8):43-48
中国近现代的著名高僧虚云和尚(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19岁时在褔建省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此后,虚云和尚四处行脚,参访名山,拜师问道,足迹历经四川、西康、西藏乃至印度、锡兰、缅甸等地。在他的参访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藏传佛教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的经历。虚云和尚于光绪十  相似文献   

19.
楼宇烈 《法音》2013,(5):31-32
行弘誓愿,续佛慧命,主笔法音,传播法音;唱生活禅,除氓迷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与净慧老和尚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30多年了。那时,党和政府拨乱反正重新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内各宗教团体也逐步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当时,为了推动对我国传统佛教文化的研究,我与我的老师石峻教授,以  相似文献   

20.
理诤 《佛教文化》1996,(3):38-39
一、三个和尚四方参学,一日途经瘦和尚故里。二、镇上有一豪绅,原是瘦和尚出家前之同窗,为人蛮横凶狠,疫和尚出家前对他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如不回头.早晚有报。”此人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三、四年前,三个和尚路过这里,此人正显赫一时,有财有势.知瘦和尚来到,差人前来令前往拜见。四、瘦和尚道:“如要看我自可前来,令我前往拜见,断然不可。”五、豪绅大怒,令一伙恶棍堵住去路,百般辱骂,三个和尚默然以对。六、今日至此,胖和尚忆及往事,提议绕道而行,瘦和尚、小和尚不以为然。七、小和尚道:“当日他不可一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