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度牒制度,是封建政权管理道教教职人员户籍的一种特殊法制手段.这种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延续长达一千多年,是世界宗教史绝无仅有的,在道教史以及中国法制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封建政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种特殊历史产物.  相似文献   

2.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统治地位,但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附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顽强而艰难地发展着,它一方面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的生产关系——主要是封建生产关系起着一定的冲击破坏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主张重农抑商,故周秦以来的思想家,大多以自然经济为  相似文献   

3.
方亚光著的《唐代对外开放初探》1998年12月由安徽黄山书社出版,全书22万字,这是一部全面探讨唐代对外开放的学术著作。通读全书,获益匪浅,启迪良多。一、对唐代开放的探讨,是一个富有学术新意的课题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发展和强盛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唐代,击败东、西突厥之后,建立起一个空前辽阔的封建大帝国。在这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中著名的“盛世”。人们习惯上“汉唐”并称,但实际上唐代国土的辽阔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自号“圆明居士”“破尘居士”,自比“释主”。康熙六十一年(1722)继位,成为满洲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君主,在位十三年,于五十八岁(1735)去世,年号雍正,庙号世宗。雍正在“康乾盛世”中既是一位承前启后者,也是一位出色的改革家,是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盛世”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性作用的封建帝王,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禅师皇帝,奠定和巩固了满洲统治中国的基础,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伦理观念经历了一个变革过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代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潮同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旧思潮进行了较量,而进步思潮的主流属于前期的改良主义思想和后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中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形成、产生和发展,以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为基础,以近代西方伦理学说的输入为条件,以改造中国传统思想、促成中西文化思想的溶合为途径。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在接触和吸取西方文化思想过程中,曾力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这种伦理思想,在激励爱国主义道德情操,批判封建纲常伦理,为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提供道德依据等方面起了历史进步作用。国际国内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西方有关理论思想的移植,它对封建伦理并没有作出系统地批判性总结,更未能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过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6.
民间教门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不仅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控制着千百万下层群众生活,时刻威胁着封建政权,而且延续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今一些邪教和黑社会组织,与它们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民间教门是民间神灵信仰的组织化和团体化,具有宗教性与叛逆性双重属性。根据民间教门历史演变轨迹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发生发展、活跃发展、繁盛发展、分化转折等四个历史阶段。教门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总体上演变为对抗民主与科学、阻挡社会进步的最顽固、最落后的腐朽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宗教观研究中国民间教门与教门文化,对深入开展同邪教组织的斗争,可从多方面获得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民间教门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不仅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控制着千百万下层群众生活.时刻威胁着封建政权,而且延续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今一些邪教和黑社会组织.与它们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民间教门是民间神灵信仰的组织化和团体化,具有宗教性与叛逆性双重属性。根据民间教门历史演变轨迹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发生发展、活跃发展、繁盛发展、分化转折等四个历史阶段。教门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总体上演变为对抗民主与科学、阻挡社会进步的最顽固、最落后的腐朽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宗教观研究中国民间教门与教门文化.对深入开展同邪教组织的斗争.可从多方面获得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1)
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且推动国家治理趋向现代化,由此可以从政治学的三重逻辑来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这三重逻辑分别是历史—价值逻辑、工具逻辑和动力逻辑。从历史—价值逻辑看,改革开放具有历史和价值的合理性,是中国社会发展从国家建设、经济建设到社会建设这一历史逻辑展开的关键节点;从工具逻辑看,改革开放意味着内敛型发展模式向开放型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动力逻辑看,党是改革开放和国家治理的领导者,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民间教门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不仅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控制着千百万下层群众生活,时刻威胁着封建政权,而且延续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今一些邪教和黑社会组织,与它们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民间教门是民间神灵信仰的组织化和团体化,具有宗教性与叛逆性双重属性。根据民间教门历史演变轨迹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发生发展、活跃发展、繁盛发展、分化转折等四个历史阶段。教门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总体上演变为对抗民主与科学、阻挡社会进步的最顽固、最落后的腐朽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宗教观研究中国民间教门与教门文化,对深入开展同邪教组织的斗争,可从多方面获得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从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内、对外的开放政策。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必然性所决定,又是中国与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内在辩证联系所要求,从而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丰富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一 19世纪70年代后期以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上,表达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论点是,社会主义在客观物质生产力基础层面上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顶点上,社会主义存在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实基础只能是高度发达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民间教门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不仅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控制着千百万下层群众生活,时刻威胁着封建政权,而且延续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今一些邪教和黑社会组织,与它们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民间教门是民间神灵信仰的组织化和团体化.具有宗教性与叛逆性双重属性。根据民间教门历史演变轨迹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发生发展、活跃发展、繁盛发展、分化转折等四个历史阶段。教门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总体上演变为对抗民主与科学、阻挡社会进步的最顽固、最落后的腐朽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宗教观研究中国民间教门与教门文化。对深入开展同邪教组织的斗争,可从多方面获得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 孔子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要奠基人,为中国文明、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当然,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前进,孔子不少落后于时代的思想,已变成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而被淘汰,成为历史陈迹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积淀、不断升华,认识不断深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渐进过程。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不可能抛开本国、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孔子许多积极思想至今仍然发生着影响。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中国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也跟着过去了,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未失去。因为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是一个多灾多难、急剧变革的时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受历史大环境的影响,佛教也同时经历着近现代化的改造过程。由于历史遗留的积弊,加上现实因素的压迫,近代中国佛教真可谓内忧外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领域中发生的激烈动荡,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神思想和无神思想的相互较量,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基督教作为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宣扬奴化意识的精神工具,受到不遗余力的传播,同时,清朝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也仍在拚命维护传统的封建神学;另一方面,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政治、经济上的变革,导致诸侯作大,王室势微,政治秩序混乱,反映出中国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专制社会过渡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两性关系呈现多样化,许多现象也同时被现存的古代典籍清晰地记载了下来。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而且也可以同时佐证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转型期,这些现象表现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习俗的延续与承继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贱商观念再探讨胡发贵中国古代社会分层结构中,商位于“士、农、工、商”的“四民”之末,社会地位最为卑下;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演进中,商人一直处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抑与打击之下,并由此滋生出内容庞杂的反商思想。学术界对此评论、诠释甚多,不过大都只关注这一...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立起来之后,经济发展就成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一历史趋势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是一种发展型经济。 一、发展型经济的特征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面貌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人类物质生产力的增进,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化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市民社会及其概念演变史,探讨市民社会的历史内容与范畴规定,揭示市民社会研究的现实意蕴。本文认为市民社会是反封建的产物,市民社会的建立是对封建家族精神的彻底否定;欧洲近代以来关于市民社会概念的两个传统事实上不过是对一个新型社会要求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只有在“现代化社会”这一更高范畴中才能被完整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研究“市民社会”问题的历史使命是寻求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现实道路,因而要求必须打破“市民社会”与“国家”两极分裂对待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基础上创立的用唯物辩证法解释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唯物史观为宗教研究提供了从物质基础到思想观念的根本认识路线,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任继愈先生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将儒教宗教问题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中考察,阐述了"以儒教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的产生,剖析了作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与哲学的复杂关系,通过分析魏晋以来封建社会宗教基本生态,阐明宋明唯心主义哲学世俗化过程,得出"儒教是教"、是"中国的宗教"论断。任继愈的儒教宗教论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分析中国社会实际的一个具体实例,为儒教研究开辟了一条唯物史观的哲学路径。从唯物史观出发审视关于中国宗教的争议问题,中国宗教的社会原生属性问题,中国宗教纵向历史发展问题、中国宗教横向在世界文明进化语境中和世界主要宗教关系等问题,对当代中国宗教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主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它曾经为创造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中国工业文明的崛起,儒家伦理遇到了严峻的历史挑战,面临着是被社会历史的发展所淘汰,还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所扬弃的历史命运;而真正确定儒家伦理历史命运的关键,则恰恰是儒家伦理自身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儒家伦理对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影响,任何简单的“是”与“否”的判断都远离于客观事实本身。至少来说,它有两重影响,即儒家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