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次讲了弥撒的准备式,现在继续介绍弥撒的进堂礼。 2.进堂礼教会初期的弥撒一开始就读书信和福音的选定段落,到6世纪中叶才将逐渐形成的进堂礼规定下来,作为弥撒的正式开始。进堂礼之前的准备式经文,原来是在更衣所中诵念的,以便主祭人与辅祭人作好与祭的准备。念完准备式经文,随即行进堂礼。当主祭与辅祭人列队步入圣堂时,唱经班高唱进堂经(Introitus),现在的进堂经还保留了  相似文献   

2.
流浪的植物     
郊游归来,发现有位小小的“客人”不请自来——是一枚苍耳子,牢牢地附着在我的裤脚上,跟随着我从山野来到了这都市。也许它不安于山野的寂寞吧,想来城市寻找另一种生活。我把它摘下来,埋进窗台花盆的土里,算是成全了它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我读初中时,女生宿舍区经常有人丢失胸衣和内裤。刚开始时没人相信那是被人偷走的,也许只是哪阵风把它刮丢了呢?再说谁会偷这些东西?直到有人亲眼看见偷内衣的那名男同学后,大家才一下子感觉义愤填膺:平时看上去老实巴交,为人不错,想不到竞如此下流无耻!更不曾想,这名男生还“恶习”不改;虽  相似文献   

4.
风语     
有人说风长得太胖了,每当它钻进小树林时,总是把那么多的树叶挤得“哗啦哗啦”地响。 而女儿说,树也许太喜欢胖胖的风了。你看,每当风走来,满树的绿叶仿佛一只只绿色的小手,都一起在“哗啦哗啦”地不睁拍着,把小手都拍得更绿了。  相似文献   

5.
老人的心愿     
春去冬来,花开花落,老人常年奔波在一条住家与教堂的路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老人总是乐此不疲地行走在通往教堂的路上。作为教友,她觉得每天进堂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理由不去进堂。但她的孩子们并不这样想,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为名在一步步地疏远着教堂。看着深陷在世俗事务中执迷不悟的孩子们,老人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她也曾劝过他们去进堂,哪怕就在主日天或大瞻礼去进堂,  相似文献   

6.
说温柔     
当今,总有人一说话就急赤白脸、心浮气躁,错把粗野当直爽,错把鄙俚当时尚。故而,我愈加眷恋起古老的中华美德,“温柔”尤其让我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7.
修生的一天     
5:45当人们还沉睡在梦乡里我们已经洗漱完毕当集合哨声清脆地响起我们已经整齐地站在了操场里欢快矫健的脚步声奏响了黎明前的序曲年轻的我们把黑夜甩在了身后迎着晨风与太阳一同升起6:00悠扬的琴声咏颂着进堂曲开始了神圣的感恩祭灵性的生命需要饱饫请赴这丰盛的...  相似文献   

8.
苍蝇的抉择     
有一次,我将衣物浸在塑料盆里,准备搓洗之时,发现一只苍蝇沾在衣服上。仔细一看,原来它的翅膀湿了,飞不起来。因为平时苍蝇与我的关系不好,并且时常捣乱,惹我非常生气,所以我就趁机“落井下石”,顺手把衣服按进水里。当时,它若浮上来挣扎,也许激发了我的同情心,就放了它。但它始终牢牢抓住衣服不放,这样,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想:难道它有避水之功,不怕淹?没过一会,却见它鼓着肚子,慢慢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思想史既有令人振奋的方面,也有令人压抑的方面.也许有人会把它看作是一部偏见和教条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人们常常是偏执和狂热地固守这些偏见和教条.也许有人甚至会把它描述成宗教狂或准宗教狂的发作史.说到这里,请读者不要忘记,自穆罕默德以来,人类破坏性最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是由于宗教或意识形态引起的,当然,成吉斯汗所进行的战争是个重要的例外,看来可以说他是倡导宗教信仰自由的一个典范.毫无疑问,即使在可悲的、令人压抑的宗教战争的景象中,也有令人振奋的场面.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人为了他们的信念、为了他们认为是真理的思想而生活、会捐躯,就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0.
随手之善     
正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如果不是有人无意中拍下来传到朋友圈,这份不动声色的善良和美好不会留下一点儿痕迹。成都地铁,一个小男生一直在低头玩手机,当一位行动不便的乘客坐着轮椅进地铁后,旁边的他很自然用手拉住随车晃动的轮椅,又把一只脚卡在轮子下,固定住轮椅避免它滑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几个站过去了,一直低头玩手机的他,也一直没放手。  相似文献   

11.
花园里有一朵玫瑰,每当有人走到跟前,它就会羞答答地把头底下,如果有人蹲下来想和它说句话,它就更害羞了,只恨身上没有长腿,不然,它就会一溜烟地跑掉了。在美丽的校园里,也许有很多这样的玫瑰吧!那一朵羞答答的玫瑰会是你吗?  相似文献   

12.
弯路     
听他讲自己的经历,是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小时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威信很高的商人。也许血液内的一种潜质,也许受外公的濡染,外公年轻时就在浦东拥有了自己的工厂。上中学时,一看到英语课上蝌蚪似的字母,头就犯晕,刚毕业的女教师,教学水平还很稚嫩,当我们字母还没搞清楚,她就讲音标,当音标还模糊时,就进展到了句型,简直是赶鸭子上架,从此英语成了我的死胡同,别的功课还不错。父母觉得我偏科太严重,考大学根本没指望,就让我进了工厂。那时提倡进工厂,比现在进机  相似文献   

13.
一、眼界超越国界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先讲国内。以新疆为例,在6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死刑犯处决后的器官供移植在伦理学上能否得到辩护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一种做法推行以后,也许由于惯性的缘故,人们往往不再对它进行反思,即使有人对它进行质疑,第一反应也往往倾向于对它进行辩护,而不想另辟蹊径。尽管有可能另辟的蹊径比现行的惯例更好,当然“范式”的转换未免会带来一些不便或麻烦。这种心理状态也许是“人性”使然吧...  相似文献   

15.
快乐     
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真意》一书中写道:“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每一样东西。当你看着一朵花、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当你快乐的时候,玫瑰花也感到快乐……如果你爱玫瑰花丛,它就会长得更快,它就会开出更大的花来,因为有人在关心它,在  相似文献   

16.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寒风呼呼。山西省文水县新立村教堂的头遍钟刚响,人们便陆续进堂祈祷。进堂时,教友们发现堂门口有一纸箱,在纸箱内有一婴儿在哭,取出来时,见是一个不满一月的豁唇男婴。后经多方问讯,无人认领,大家想,这可能是外教人扔了的孩  相似文献   

17.
“听”禅     
上次,我讲到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弹修(特别是针对居士们),也讲到佛教徒(特别是我们出家师父们)比较欠缺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虽然我们出家修行佛法,并不是把它当职业,而是把它当“志业”,就是它符合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信仰之所维系、愿意献身的一个事业;但是怎样把这个志业做好,  相似文献   

18.
石头怎样才能漂在水上?参加一个关于创新的培训时,主讲老师这样问。据说这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提出过的一个问题。当时台下众说纷纭。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还有人说“在石头上拴个氢气球。”老师摇头。无人答得对。最后,老师给出答案:“速度,给石头足够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安息日的前一天,耶稣被钉于十架上。此时的门徒们也许因看见犹太人钉主于十架的残忍而惧怕,也许因目睹主顺服这一厄运,而使他们失望,当然,也许还会有许多,总之,他们要另谋出路……。那一夜对于门徒而言,是如此漫长而痛苦。 于是,当后来抹大拉的女人赶到墓地发现有人比她更早来过此地时,可怜的她呆若木鸡,惊慌失措中唯一想到的求助对象  相似文献   

20.
张祯 《天风》2005,(10):53-53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在青藏高原农牧业分界的日月山下,大西北青海省湟源这个偏远小县城里,有一座古老的西式木楼以及新修建的礼拜堂,还有高高耸立的十字架,这就是湟源基督教会福音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