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问题“认知的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思维发展是其中的核心部分。”而推理又是重要的思维活动。“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在已有判断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归纳和演绎是两种最基本的推理形式,“思维活动中,这两种推理形式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表现于不可分割的统一之中,是统一的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岁儿童为被试,以7个常见物体种类的图片为实验材料,按概念水平(基本类概念及上级类概念)以及选择图与目标图的感知相似程度(高、中、低)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种类型,对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能按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对于上级类概念,3-5岁儿童的匹配能力尚较差,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2)实验材料的感知相似程度对3-5岁儿童的上级类概念匹配操作有显著性影响,6岁儿童才摆脱了这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3-6岁儿童为被试,以7个常见物体种类的图片为实验材料,按概念水平(基本类概念及上级类概念)以及选择图与目标图的感知相似程度(高、中、低)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种类型,对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能按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对于上级类概念,3-5岁儿童的匹配能力尚较差,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2)实验材料的感知相似程度对3-5岁儿童的上级类概念匹配操作有显著性影响,6岁儿童才摆脱了这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儿童部分与整体关系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Ⅰ 4—7岁儿童类和数的包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逻辑关系。儿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标志着逻辑思维的发展。 类和数的包含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的区别在于总类与其子类之间的关系是从属的关系,其所包含的元素是依据共同属性结合起来的;数的各元素可以说都处于同等地位,总数比它的部分含有更多的元素。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是根据1981年全国十个地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协作组》共同拟定的研究方案在上海地区进行实验的结果。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控制儿童的认知条件,初步探讨影响儿童数学概念稳定性的因素,以及7—11岁儿童数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趋势。实验对象取自华东师大附小,分7—11岁五个年令组,每个年令组均按±4个月为范围,每组20人,共 相似文献
6.
国内九个地区3—7岁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初步研究综合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数概念研究协作小组 《心理学报》1979,12(1):111-120
这个报告中的初步研究工作在做法上甚有可取之处,在收获上也令人感觉到有广阔的前途。但诚如作者自己所说,这项初步研究工作还有不少不足之处,很有待继续努大加以充实和提高。我们希望有更多同志共同探索各种做法,研究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探讨了客体运动表象在学前儿童中发生、发展的过程,分析了学习、训练在加速客体运动表象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3—7岁儿童空间表象发展研究——并与8—13岁儿童空间表象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是在8—13岁儿童空间表象发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共有200名被试,分5个年龄组,每组40人。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以幼儿为对象重复对8—13岁儿童的实验,第二单元采用四个侧面都有鲜明特征的单个物体为刺激物。 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知觉经验和物体的鲜明特征是儿童空间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我中心现象在8岁组表现最为突出;我国儿童解决三山课题的发展阶段与皮亚杰划分的阶段基本一致;发现解决三山课题的成绩与错误结果之间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8岁以后成绩的发展变化与脱中心化的倾向相应,7岁以前是与其他错误相应,7岁是两种性质的转换点。 研究数据提供了我国儿童解决三山课题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事物的普遍关系的一种反映。儿童对表现在小学数学中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对6—7岁儿童理解包含除的数量关系的认知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6—7岁儿童用非除法运算解答二十以内的不同方式提问的包含除的问题,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包含除的数量关系在理解上的差异,依赖于对数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即对总数、每份数和份数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生儿到三岁幼儿肤色色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台302D型测色色差计对我国508名从新生儿到三岁幼儿(男性250人,女性258人)的肤色色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新生儿期(出生1—14天)的肤色色度与婴儿期(2月—12月)及先学龄前期(1—3岁)有着明显不同,新生儿的肤色更偏于黄红,平均主波长为587.6nm;反射率为25.4%,明显较之其它年龄阶段为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肤色逐渐增加黄的成分,反射率也逐渐增高,到2—3岁阶段达到最高峰,平均反射率为32.1%。刺激纯度(饱和度)在新生儿期(1—14天)为30.4%,较之其它年龄阶段为高,但从婴儿期(2—12月)开始则明显下降,而从先学龄前期(1—3岁)又逐渐回升增高。这种情况可能代表我国黄色人种儿童肤色发展变化的一种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们用纵向法对五个婴儿从初生到三岁这一期间的言语发展作了记录(采用录音和文字记录),其中三个男孩、两个女孩。但这五个婴儿的记录并不都全,有的缺某一个时期)。记录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隔一定时间(一周或更长些日子)作一次记录,每次约半小时。为了使儿童比较自然,不影响他们发音或说话,我们尽可能事先和儿童熟悉,而且一 相似文献
14.
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追踪研究(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用追踪法、根据智能预测表对29名儿童从初生至三十六个月进行智能测查,并向家长作全面了解,得出:(1)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2)影响智能发展的因素。 作者并对发展类型、完成认知作业的思维活动水平、个性对发展的影响及早期智能的主要指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8岁至20岁儿童与青少年脑电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脑电图研究情况来看,对于初生至3岁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脑电現象研究比較丰富,3岁以上儿量的研究則相对貧乏。因此直到目前为止,对于分析成人以下的脑电图,因为缺乏“正常标准”而常常使正常与临床脑电图工作者感到困惑。Ellingson R.J.(1954)的研究指出,以成人为标准則大部分15岁以下少年与儿童的脑电图为异常。現有的正常儿童与少年的脑电活动知識大都来自Smith J.R.(1938)、Lindsley D.B. 相似文献
16.
17.
3—6岁超常与常态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为探讨3—6岁儿童类比推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超常和常态儿童的差异。研究是以图形和实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受试采取四择一的选择反应,在每项反应完成后,都要了解他们选择的依据。受试为650人。 研究结果表明,3—6岁儿童已具有一定水平的类比推理能力,这种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提高;绝大多数超常儿童类比推理的成绩既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上,又高于比他们大两岁以上的常态儿童的平均成绩;他们类比推理发展的水平也高于常态儿童1—2级水平;而且他们还表现有优于同年龄常态儿童的一些思惟特点。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