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季剑虹 《天风》2003,(7):6-7
神在这里向我们敞开了他对我们的心意,对我们的要求:一是要我们全身心地事奉他;二是叫我们察验什么是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这两条是相互牵连的,没有前面的奉献,也不可能有后一条的行动。同时也要看  相似文献   

2.
毕升 《天风》2008,(22):20-21
当我们单纯谦卑地把心扉向基督敞开分享我们的一切,我们也就能分享基督在天国的所有。  相似文献   

3.
耶稣说:“我一朝被人从地上举起来了,就要吸引万众向我。”(若12:32)万众,就是指世人。基督的大门是向所有人敞开的,福音是传向所有世人的,这是一端最基本的道理。但在信仰生活中,我们对这端道理未必  相似文献   

4.
艺术语言是指艺术作品得以呈示及存在所凭借的外在方式,它在构成上是多层次的。艺术语言表现出诸多特性,例如:赋形性与消逸性、敞开性与遮蔽性、本真性与超越性,它们相互依附,又相互牵制。  相似文献   

5.
沐霖 《天风》2004,(8):44-45
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揭露或显明某事,使真相向一个探索的人敞开的涵义。启示——表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念,即“我们需要被告知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上帝”。启示——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上帝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感受性在列维纳斯的伦理思想中是一个关键性概念,但其含义并非一成不变。在以《总体与无限》为代表的前期思想中,感受性作为享受的方式描述了封闭自我的建立;到了《别于存在》阶段,感受性作为主体的被动性和易受伤害性,在主体内部打开了一道向他人敞开的缺口。此缺口造成主体内在性的破裂,从主体内部阐释了向他人敞开的方式。通过感受性含义的扩展,超越性便内在于主体并使得主体能够彻底地为他人负责。  相似文献   

7.
在弥撒礼仪中,天主借着司祭的服务和爱的圣事,与共聚一堂、围绕一桌的子民相遇;又借圣言的宣讲亲口向我们说话并倾听我们的祈祷。无论是衪的言语还是圣事,都是衪爱我们的标记,并要我们本着信德衷心地接受。在弥撒中,天主已向我们敞开衪的心胸,衪的逾越奥迹深深地溶化在礼仪行动所表达的救恩中。因此,信  相似文献   

8.
采用客观化方式的自然科学必然要去神话化。但人的存在是向将来敞开的历史性生存,历史科学既需要自然科学式的去神话化,又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简单地消除神话,而是需要通过一种生存主义解释来找出神话的意义,即把其真实意图还原为对人之本真生存的言说。基督教信仰和关于上帝行为的言说可以最终不采用神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语言本身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形式之中,它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维特根斯坦强调应当到人们的外部行为中,而不是在个人的内心体验中去寻找对公共语言的说明.语言存在于语言共同体中,不能脱离语言共同体而孤立存在.语言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把词汇排列组合而成,语法规则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通过习惯或者约定建立起来的.“私人语言”这种看法之所以不能成立,主要在于这种语言是与语言共同体相隔绝的,它绝不是一种嵌入生活形式之中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巴别塔的故事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旧约故事之一。当时人们联合起来希望建造通天高塔,但是上帝通过变乱语言,阻止了人类的计划。通常我们从这个故事看到的是上帝对人类骄傲自大的惩罚,但这段经文更想向我们传递的也许是上帝拯救的信息。一、确有此塔?巴别塔是像金字塔、长城等古建筑一样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吗?抑或只是一个寓意故事,是一个传说?笔者的观点,更多地倾向于它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建  相似文献   

11.
说游戏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游戏释义  “游戏”这一语词越来越变成现代思想的关键语词之一 ,它似乎成为了理解存在、思想和语言的奥妙的通道。但游戏自身是什么 ?对此人们并无定论。游戏最容易想象为儿童消磨时光的玩耍。那些丢掉了童年时代玩具的成年人会把它看作毫无意义的行为。游戏也会被轻视为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大智大德的人们会讲出这样的箴言 :“如果你游戏人生 ,那么小心人生游戏你。”但我们所说的游戏则试图敞开游戏最大的维度 ,因而称为大游戏。大游戏是说 :存在就是游戏。不仅人生 ,而且万物都在游戏。正如有多种游戏形态一样 ,也有多种对于游…  相似文献   

12.
人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中 ,而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 ,我们不仅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和掌握我们未知的东西 ,可以说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无不反映在语言世界中。所以伽达默尔认为 ,可以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以中医为例 ,我们要学中医就首先要学习《内经》 ,而学习《内经》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内经》表述的理论的理解 ,即对语言的理解。于是 ,问题出来了。众所周知 :一部《内经》 ,注者如云 ,歧解叠出。原因何在 ?理解不同。为何理解不同 ?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且看这样一个例子 :…  相似文献   

13.
肖建华 《世界哲学》2007,(4):107-112
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之后,哲学转向现代形态。“知识形而上学”是近代哲学转向现代哲学的逻辑主线。近代知识论企图为“知识”建立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现代分析哲学、诠释学虽然否定了知识论的这种妄想,但他们仍企图通过语言和诠释为知识找寻一种深层的根据;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则在知识异化形态下引发了对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追问,其实质是追问知识的价值问题。这一逻辑转换召示了哲学对科学知识更全面、更合理地把握和理解,召示了哲学向时代敞开。  相似文献   

14.
知觉(perception)是指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对事物以及外部世界的意识感知.知觉经验(perceptual experience)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具有某种现象特征,即知觉者会体验到一种"那究竟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会从红色视觉经验中体验到"红色究竟像什么"的意识感受性(qualia).知觉内容(perceptual content)粗略地讲是指通过知觉经验向知觉者所传递的信息.关于知觉问题在哲学上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在形而上学方面,知觉是我们了解外部物理世界究竟存在什么的主要手段;在认识论方面,研究知觉是研究我们如何达到关于外部物理世界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语言哲学方面,知觉内容是我们的心灵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联及互动在语言实践上的体现;在心灵哲学方面,知觉经验中的现象特征与意识及意向性之间存在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德勒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意义的逻辑》中,德勒兹对意义的表层特征进行了描述,但同时亦敞开了语音一嗓音一发音这个肉体的深层维度。在《千高原》中,德勒兹再度启示了从意义与声音交织的本原之处对语言进行反思的可能性。本文尝试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进一步揭示德勒兹的语言之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栖居之思"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按他的解释,"栖居"也即"筑造",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筑造有四种基本方式。诗(作诗)为其中之一,不过更源始、更根本。因为作诗既能通过语言命名存在和万物,从而为人敞开一个世界,又能为人的栖居采纳尺度,从而使人成为人所能是的那种存在者。人的栖居是"诗意的",指的不是理想中的未来的生存可能,而是人"在这大地上"生存的本质。栖居的"非诗意的"现实,是由于蓄意贯彻自身意志的现代人,通过技术对世界的过度算计造成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才有可能回到栖居的诗意本质。  相似文献   

17.
羊老师     
当我和骑友们骑行到一个小山村时,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只见一只小山羊倒立着,两条前腿在村口路边的沟里爬上爬下,吃着美味的青草。大家不约而同下了车,向小山羊围聚过去。我们的举动惊动了小山羊,它机警地跳上沟向村里倒立着跑去。我们推着自行车跟在小山羊的后面,没走多远小山羊就走进了一家大门敞开的农家院里,"咩咩"地叫了起来。伴随着叫声,一位白发老人走了出来,他是羊的主人无疑。我们赶忙问老人是怎么训练的,让小山羊练就了这样的绝活。老人一听连连摇头,说,这可不是他能训练成的,小山羊的倒立也是迫不得已。在老人的感叹声中,我们了解到,两个多月前,村  相似文献   

18.
实在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断言实体的存在不依赖我们的心灵对它们的经验或感知,而我们关于实体的知识却必须依赖实体的存在。以语言哲学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实在论与传统的实在论不同,它并不断言实体的存在,而是把实在理解为非实体的事件描述和关系描述,或者说通过分析语言的结构才得以展现实在的结构。这就要求语言与实在之间必定存在确定的真值关系,即语词和语句的真值取决于它们与实在的关系。用达米特的话说,“实在论是这样一种信念:对任何一个陈述都必定存在某种东西,该陈述或者它的否定由于这种东西而为真”以真…  相似文献   

19.
你有多久没有为他人的不幸而感叹唏嘘了?有多久没有对着电视荧屏泪流满面了?有多久没有向朋友敞开心扉了?我们在逐渐丧失感动和被感动的功能,泪水只在记忆中流淌,心情只对自己倾诉。  相似文献   

20.
张能 《世界哲学》2016,(1):71-79
不同于传统哲学将哲学规定为静观、沉思和沟通,德勒兹认为,哲学就是创造概念。德勒兹的哲学包含三个概念要素:"内在性平面"、"概念性人物"和"概念",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哲学创造概念既不能脱离"内在性平面",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创造者即"概念性人物"而孤立存在。德勒兹的概念创造性哲学是作为生命提升自身的力量而被规定的,即哲学总是关系到生命思想的提升,而这些创造的哲学概念向我们敞开了思想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