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别人的家园去旅游,常常住在堪称“星级”的旅店中,环境幽雅、设备齐全,但那一份舒适中,又总溢出几分“好景不常在”的遗憾;又特别地想家,想那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宁馨安适的“家”;而宾馆,旅店总归是“别人的家园”,不是长久的栖身这处。学了佛教以后,感慨颇深:我们不都是住在“别人的家园”的匆匆过客吗?我们的婆婆世界四大皆空;我们的一切都在“成、住、坏、空”地迁移;连同我们的肉身,不也是暂时栖息灵魂的“别人的家园”?终有离散的一天;只有我们的真如本性是永恒而灿烂,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找们无比美好的永久“…  相似文献   

2.
成功指南     
成功人士是怎样思维的呢?是什么在驱动他们呢?为了找出答案,我采访了一些成功人士,他们中有: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写出畅销书的作家等。下面就是他们提出的成功的关键。承担责任在社会中,许多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指责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成功,阻止了他向前;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拒绝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他们知道当你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你成功时,你实际上是在贬低你的力量。你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我们来看看莱斯·布朗的例子吧!他一出生…  相似文献   

3.
有两个小幽默。 其一、A是面包厂厂长,B是砖头厂厂长。一天,A在法庭上怒火万丈地控告B:“你供应我们的砖头太软,简直就是面包!”B也立刻反驳:“你卖给我们面包太硬,简直就是砖头!”而法官意欲出出他们的洋相,就故意指着B问A:“他供应你们的面包简直就是砖头,是吗?”答曰:“是!”又指着A问B:“他供应你们的砖头简直就是面包,是吗?”答曰:“是。”法官又问:“真的如此?”两人答曰:“真的如此!”再问:“此话绝不反悔?”两人再次答曰:“绝不反悔!”法官立刻宣判:“既然如此,本法官郑重宣布,A立刻将B所…  相似文献   

4.
撰者按:本文于20余年前曾在香港发表,目的在针眨时弊。在今天,本文似乎仍有参考的价值、现稍作补充与润饰,供大陆读者赏析.1.“反权威”的风气近年来不少知识青年,标榜自己是“个人自由”和“个人功利”主义者.在他们中间弥漫着一股反权威的风气.他们轻视或憎恨权威,甚至以打倒、消灭权威为荣为慰.每当别人引用权威时,他们便投以不悦的目光,责说:“这是诉诸权威,我们反对!”更极端的知识青年不只不信赖权威和不喜欢受权威的影响,甚至不愿意受到任何别人的影响,认为这样才能够充分发展一己的个性,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做到…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三个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了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显然,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的士兵心中有“狱”,所囚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事实也是这样,不宽恕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6.
一个工厂主的生意清淡,他想改行,于是打算变卖自己的旧器材,他心想:“这些机器磨损得很厉害了,能卖多少算多少吧,能卖到4万元最好了,如果别人压价压得狠,3万元我也咬牙卖了。”  相似文献   

7.
理诤 《佛教文化》1997,(4):36-37
一、有一富商为表对三个和尚仰慕之意,特请名厨制作精美素斋,请三憎来家供养。二、三个和尚入座,很快便用完了斋饭,富商问道:“素斋尚可口么?”三憎答:“很好!”三、富商见三惜并无特别欣喜之情,以为他们吃惯粗茶淡饭,不喜欢饮食过细,决定次日另换食谱。四、富商命厨师奉上精制之家常素食,三僧仍然很快便用完了。五、富商问:“今日膳食是否比昨日更合师傅口味?”胖和尚道:“同样可口!”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8.
一个“点子”,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创意”,可以开辟一块市场。一时间里,大家都这么说,也都这么想。 举“牛仔裤”的走红和“可口可乐”的旺销,似乎是最好的佐证。特别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初始时期,“点石成金”──令多少人心驰神往!使许多人跃跃欲试!更有几多人望眼欲穿! 但是,去掉浮躁,挤出泡沫,只需稍作思考就会发现,点子,不是“点”。 “火烧赤壁”,是个绝好的“点子”。但是,那不是孔明与周瑜“拍脑壳”拍出来的。没有过人的才智,没有深厚的功底,没有艰苦的调研,哪有料事如神和决胜千里的本事?“宝剑锋自磨砺出…  相似文献   

9.
军事家庭     
军长的全家都是军人。孙子,孙女虽然只上小学一年级、但也立志长大当兵,并让全家完全军事化。这天,军长的一位多日不见的老战友来到军长家,明明看到家中有人,可敲了半天门,就是没有人开门,他正在纳闷,屋里传来一个童声:“进首长宿舍必须报告!”老战友只好照办,才得以进屋。老战友相见,寒喧几句便开始参观军长家。各屋门上均挂有小木牌:客厅为“会议室”,孙女的小屋为“女兵宿舍”,孙子的小屋为“男兵宿舍”,餐厅为“食堂”,书房为“首长值班室”,姥姥姥爷的宿舍为“干休所”,老战友心想,军长夫妇的宿舍一定应该是“司令…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到家里,他向母亲哭诉了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孩子记住,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叫人无法踩在脚下,那就是尊严。”  相似文献   

11.
花样求婚是美丽的,而男人的花样求婚则用尽聪明与谋略。男人求婚是神圣的,不同于花花公子的“求欢”,正如张爱玲说的哪样,“求婚是男人对女人最隆重的赞美”。相对而言,女孩更向往婚姻,觉得那更有安全感。所以,对男孩子的求婚,一般是暗喜,但会故作为难状,这时,男同胞该怎么应付呢?  第一招:顺水推舟  我向太太求婚时,是在我老家的猪圈前,那场合不是太高雅,但有“家”的感觉。她说:“这猪长得像资本家!胖得无法再胖了!”我赶紧说:“清子,我们结婚吧,这猪是我爸养的,准备为我们结婚办酒席用的,你看,它胖得都无法…  相似文献   

12.
深入教友,做好爱国会工作有一次,我们几个在爱国会工作的教友对王书楷神父说:“神父,我们给你提个意见,好吗?”“好,好!”“蒲圻市爱国会成立三、四年了,我们为教会什么也没做。你这么大年纪,该让我们帮你做点工作,好不好?”“你们拉家带小,为教会跑了不少的...  相似文献   

13.
点击恭维     
恭维是客套,是一种交际方式,但过度的恭维却不然。一、本质虚伪古时候,有个人宴请宾朋,对每个客人都恭维几句。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应道:“骑马。”这人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是坐轿来的,这人现出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是坐船来的,这人换成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后面的人知道这个人的脾性,故意拿他开心,“我是爬来的。”不想这人摇头晃脑的赞道:“啊!稳当得很!”接着一个客人干脆说道:“我是滚来的。”这人眯着眼叹道:“啊!悠闲得很!”——过度恭…  相似文献   

14.
哥伦布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人生的海洋上,最痛快的事是独断独航,但最悲惨的却是回头无岸。”这话可谓道出了人生所有的艰辛:当你为“独断”的选择而自鸣得意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步入了回头无岸的境地!这倒与另一位伟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的一生最关键处只有几步,走错了一步,就有可能走错一生。而当你回头望着自己那浅浅深深歪歪斜斜的脚印,只好无奈地长叹一声:假如当初我不这样就好了啊! 可是,命运的字典里却没有“假如”! 记得那是1976年3月,我在离家70多里路的永吉县桦皮厂公社插队快两年时,一个别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机…  相似文献   

15.
专院内、夜色正浓。老禅师给年轻的徒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曾经有一个小小的孩子,漫不经,心5七点燃一盏小小的灯。他双肘夫在桌上,两手托着下巴,盯着黄灿灿。的灯花,眼睛闪烁出青幽幽的微光出神。忽地,孩子眼睛一亮,略带沮丧而又惊奇地问:“为什么我的灯总跟着一个黑黑的影子?”大人笑笑地看看孩子,又引燃了周围的几盏灯。周围顿时亮了起来,那盏孤独的灯也浸润在金灿灿的温柔之中。“影子躲走了,爸爸”孩子活泼起来,闪烁着金灿灿的微笑。“为什么呢?”“因为它引燃了别人!“是呵,因为它引燃了别人。”讲究这个故事.老件师…  相似文献   

16.
显现给多默     
显现给多默八天以后,耶稣的门徒又在屋里,多默也和他们在一起。门户关着,耶稣来了,站在中间说:“愿你们平安!”然后对多默说:“把你的指头伸到这里来,看看我的手吧!并伸过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膀,不要作无信的人,但要作个有信德的人。”多默回答说:“我主!我...  相似文献   

17.
自经读过这样一则排悟的故事:一名武土问某禅师:“真有天堂地狱吗?”“你是做什么的?”掸师问他。“我是一名武士。”他说。“什么?你是一名武土!”禅师叫道,“看你的样子,我还以为是个乞儿呢。”武生闻言大怒,欲抽剑发威,祥师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上...  相似文献   

18.
孔子论管仲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  相似文献   

19.
旅途闲话     
乙:“三百六十五里路,从冬夏到春秋,三百六十五里路呀!从少年到白头。”我们走过了1996年的三百六十五里路,在97年的人生旅途中又开始新的闲话了。甲:你的开场白,使我深有感触。年轻时迎接新的一年想到未来的计划,心情比较兴奋。现在开始行进在从少年到白头的路上,总感到一年过去了,忙忙碌碌不知有什么成绩。又觉得本领不如别人,又觉得没有别人走运。放下心来自在过日子吧,不甘心,不服气,这心又放二下,你说怎么办好呢?。乙:J你还是挺t尽心尽力\的,并不比别人差呀!甲:你别安慰我x~了,我知道自己智力、能力都twhe不如…  相似文献   

20.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四期招生(现代认识论)中英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教学机构。学院名誉院长为汝信教授和爵士斯特劳森教授,院长为邢贲思教授,中方委员会主席为邱仁宗教授,英方委员会主席为布宁博士。1993年7月19日一8月6日,本院将办第四期讨论班,拟招收正式学员40名,旁听学员20名。凡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哲学专业研究生或本科生,以及对本期内容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均可报名入学。正式学员须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听英方教师授课,用英语参加讨论,用英文撰写结业论文,因此学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旁听学员仅参加听课或辅导课。正式学员可领到学院提供的若干本英文原版教材。学员完成学业、结业考试及格,可获结业证书。少数成绩突出者经超选可获赴英国研究访问三、四个月的奖学金。1993年第四期的主题为“现代认识论”。教师和课程为:(1)牛津大学戴·佩尔斯教授:“休漠的《人性论》”;(2)基尔大学乔·丹西教授:“知识和辩护”;(3)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安·格雷林博士:“认识论和模态”;(4)圣·安德鲁斯大学约·斯科鲁普斯基教授:“怀疑论和意义”。本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