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种类繁多、底蕴深厚,侯马皮影作为一项古老的文化艺术有着独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涵。侯马皮影不仅在国内皮影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现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同时也对传统皮影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以侯马皮影文化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样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侯马皮影文化艺术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处于低迷、甚至濒临消失的状态。如何在"互联网+"模式下对传统皮影文化艺术加以协同创新、保护和传承研究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皮影戏绵延两千多年,流传极广,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由于皮影制作、表演中的弄影技术、唱工、灯光、影幕、乐器等因素的地区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地域、各流派的不同的皮影风格。环县皮影和滦州皮影就是两个典型,是中国皮影的代表。文章就中国环县皮影和滦州皮影的历史、造型、颜色、所唱剧目、唱腔等方面予以比较。  相似文献   

3.
皮影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枝,自汉代萌芽始已历经两千余年历史。近代以来,传统皮影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式微,动画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动画"中国学派"中,皮影这一传统元素的融入一度展现出传统艺术的巨大魅力。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皮影艺术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陷于困局。然而,有困局也有破局,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当下的数字时代浪潮中,皮影艺术不仅能"活"起来,更能展现出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皮影是优秀的民间艺术,其起源久远,发展甚广,在全国均有分布。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播,因地制宜地衍生出了众多派别,且各具特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皮影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代社会的皮影有着自身特点,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艺术的功能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是不断前进的,具有变化性和向前性,因而对于皮影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收集与保护,而应将其特色的一面融入当今的社会文化中,真正地做到发展与再创作。  相似文献   

5.
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地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凌源皮影属滦州皮影派系,是中国北方皮影戏的重要一支。凌源皮影戏的影人造型根据皮影戏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髯、丑。同时,除影人以外,凌源皮影的场景和道具也是门类繁多。凌源皮影包含有夸张性和程式性的对立,同时以二维平面来体现三维立体之感,具有独特的造型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包容的国家,它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文化需要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创新,使它顺应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日益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举国上下的重视,它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以山西侯马皮影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崭新视角系统地归纳总结民族特色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在本土现代化设计中的影响及运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皮影戏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表现之一,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在美术设计教学中也有着丰富的应用。文章在对中职学校美术设计教学进行研究时,对皮影艺术的应用方法和皮影美学的传播发展方向进行了充分论述,希望能够借助皮影戏当中的人物造型,使美术设计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传统艺术的美学认知和热爱。  相似文献   

8.
梁志刚 《美与时代》2007,(10):118-120
老腔皮影戏是关中东路皮影的一种,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腔应是在曳船号子、戍卒情怀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及外来文化的一些艺术形式,在本地独特的自然文化空间中,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演变、融合而逐渐形成的.同其他民间文化遗产一样,关中老腔皮影如今也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一、简析河南罗山皮影戏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它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关中地区.有着现代"电影始祖"之美称的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据<中国皮影志>介绍,我国皮影戏共分为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河南皮影戏则是以罗山皮影戏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从儿童认知阶段分析皮影文化的传承与再设计,能够为企业和设计师在塑造和分析现代皮影的发展传承形式与设计方面提供有效的借鉴。以儿童认知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为依据,从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与形式运算等阶段出发,结合设计案例分析,来探讨合适的皮影设计策略。皮影戏因其独特的优势,可从视觉训练、运动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社会行为能力训练等四个方面充分调动儿童的感官系统、多维度锻炼儿童的能力,加之阶段性的教育方式,皮影文化能够以最佳方式进行文化传承,从而促进皮影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各行各业都改变了原有的运行模式,从而展现出新业态。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山西侯马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和娱乐方式,切实将山西侯马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永续传承,是侯马皮影保护传承中的新的课题。从构建"互联网+"的数据库、教育、文创产品、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及营销五个方面,能够更好地探讨"互联网+"视野下山西侯马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包括年画、剪纸、皮影、木偶、雕刻和各种民间雕刻等,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作品为创作装饰绘画的人物形象和装饰提供了很大的资源和灵感,把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运用于装饰绘画的造型设计中可以提高艺术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3.
河南皮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民俗和艺术价值。然而河南皮影的昔日繁盛景象已日渐远去,现状的衰微令人叹息。如今,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皮影已逐渐被边缘化远离人们的生活。为传承并发扬这一文化瑰宝,将从现代传媒与文化背景出发,研究如何保护与发展皮影艺术,并吸取皮影艺术的经典元素进行现代化创新的探究,以期找到一种传承并发展这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泰山皮影戏在泰山传唱三百多年,与诸多皮影艺术相比,它在题材、表演、制作、唱腔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堪称皮影戏之最。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法,以田野考察作为最核心的资料收集手段,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地方文化语境,对泰山皮影的艺术特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皮影戏结合了戏曲与工艺美术,在过去娱乐形式匮乏的情况下,它带给了人们欢乐,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在上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成为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丰富的娱乐活动对皮影艺术产生了冲击,其处境岌岌可危。为了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弘扬皮影文化,将数字动画作为民间皮影艺术发展与创新的有机载体,使其在动画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思维与智慧》2005,(3):i001-i001
皮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表演艺术,又称皮影戏,民间艺人最初用厚纸雕刻,后来采用驴,羊,牛等动物皮刮薄,再行雕刻,刻制各种人物,布景和道具。人物的手,脚等关节是分别刻制后再用线连缀在一起的,表演时能活动自如,表演现场以白绸为帐幕,艺人操纵肢体均可活动的皮影隐身于灯光与帐幕之间,将物象投影于白幕之上,配以音乐,唱词和道白,上演一曲曲脍炙人口的民间剧目,深受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皮影是融戏剧、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被人们广为流传。皮影图形吸收了我国传统绘画剪纸及画像砖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线条的曲直与虚实、色彩的明暗和艳淡、图案的繁简与疏密、场面的华丽与古朴都是设计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槚山皮影是清朝末期从湘潭传入攸县槚山,将中国古代民间剪纸造型美术、传统的戏曲唱腔及民间雕刻工艺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使其具有独特的工艺美感及艺术审美价值。独特的造型特点、复杂的工艺以及古老的唱腔,在攸县地区的各种民间艺术当中,乃至中国民间造型艺术或戏曲艺术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后来逐渐应用到艺术各领域,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陇东皮影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其生动传神、观物取象的写意技巧,古朴优雅的艺术风格和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演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朴素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皮影戏曾被人誉为"世界最古老电影",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皖南皮影是安徽宣城的一支颇具南方韵味的影戏,其传承有序,艺术特色鲜明,目前还经常活跃在乡间、城里和不断到高校演出。本文通过对其起源的追溯与皮影造型的分析解构,探索其内在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从而加深对皖南民风民情中蕴含的艺术精神风貌与审美价值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