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羞怯量表、学业求助量表及学业适应量表对青岛两所普通中学62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羞怯、学业求助与学业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学业求助是否在高中生羞怯与学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羞怯可以显著预测高中生的学业适应;(2)学业求助态度在羞怯与学业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羞怯部分通过学业求助态度经学业求助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学业适应。  相似文献   

2.
摘 要 对831名中学生施测青少年自评量表、父母知晓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考察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父亲知晓、母亲知晓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行为问题、父母知晓呈显著相关。(2)父亲知晓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母亲知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和当面咨询态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大学生对网络和当面咨询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3名大学生进行网络和当面咨询态度调查。结果表明从目前看当面咨询态度比网络咨询态度积极,但是网络咨询态度的两个维度均在中性评价之上,且接受心理帮助污名、交流恐惧度和自我隐蔽等三个求助态度的负面影响因素,对当面咨询态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网络咨询态度没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网络咨询可以减弱学生求助态度负面因素的影响,弥补当面咨询的不足,增进学生的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4.
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梅  卢家楣 《心理学报》2005,37(4):517-523
研究比较了人际关系良好和人际关系不良高中生在8种情绪调节方式(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认知应对、压抑、哭泣、情绪替代、回避)使用上的差异,以求了解高中生的情绪调节现状,并为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有效借鉴。结果表明:高中生在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和哭泣4种情绪调节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多于男性。受欢迎的学生较多的使用情感求助、认知应对和情绪表露三种情绪调节方式,被拒绝和被忽视学生常压抑自身情绪。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编制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方法:经过初测后再选取260名中学生测试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全量表的克隆巴赫a一致性系数为0.873(n=235,p〈0.01);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为经过初测后确定的四个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为53.644%,四个因子分别为意愿倾向、评价、效果预期、心理卫生知识。结论: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查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意愿的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方法:经过初测后再选取260名中学生测试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全量表的克隆巴赫a一致性系数为0.873(n=235,p<0.01);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为经过初测后确定的四个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为53.644%,四个因子分别为意愿倾向、评价、效果预期、心理卫生知识。结论: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查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意愿的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是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的调查,包括对全国17所大学80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25名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有较强的通过人际沟通处理心理问题的需要;表现出较强的个人独立意识和主动进取的价值取向;求助和帮助方式有明显的认知取向;对于“非指导性”帮助的态度,在认知和情感维度上不一;对心理服务的态度在理念上肯定,但具体到个人时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对心理辅导课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宝琼  高长松 《心理科学》2004,27(2):417-419
本研究调查了高一学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1、男,女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不存在差异;2、喜欢理科和喜欢文科的学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对课的认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课的兴趣和自我的认识的两个维度上没有差异;4、高中生对课的认识与对课的兴趣之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15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取向的确可以区分出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逃避型自我取向对学业求助有更大的负面作用.(2)社会目标与学业求助有显著关系,支持本研究的假设.(3)自我效能低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不愿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东  张炳松 《心理科学》2001,24(1):54-58,95
本研究以15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取向的成就目标的确可以区分出自我一趋向型目标和自我一逃避目标,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自我一逃避型目标对学业求助有更大的负面作用。(2)社会目标与学业求助有显著关系,支持本研究的假设。(3)自我效能低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不愿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二学生学业求助的动机特点和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求助态度和求助行为同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有关;(2)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是以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的;(3)学业求助既受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考察了汶川地震十年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检验了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创伤后成长问卷和心理韧性问卷对997名高中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心理韧性对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中介过程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比男生更大。这表明社会支持既能直接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也能通过心理韧性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有助于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勉  江光荣 《心理学报》2007,39(5):892-900
在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框架下,探查处于第三阶段的被试的求助行为,侧重研究⑴对心理问题的归因、⑵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⑶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这三个变量对实际求助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对求助行为均有预测作用。其中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除了对求助行为有直接作用外,还以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求助行为。整个模型对求助行为解释的变异量达到26%  相似文献   

14.
罗雪峰  沐守宽 《心理科学》2017,40(4):878-884
本研究采用感恩量表GQ-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以及心理幸福感量表,测查了583名高中生,考察了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在感恩与心理幸福感之间是否起着链式中介的作用。结果表明:(1)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在感恩和心理幸福感中起着链式中介的作用;(2)在感恩—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心理幸福感这一链式中介模型中,除了领悟社会支持到心理幸福感这条路径的系数不显著以外,其余的路径系数均显著。此外,本研究不支持心理幸福感量表的原维度构念。以往研究对该量表构念的结论不一,存在争议,建议对该量表进行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15.
从上述求助的内容看,主要与社会适应问题密切相关。前来咨询的学生以高一年级的学生居多。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当个体出现适应不良时,会有许多负性情绪表现,如彷徨、失望、忧虑、怀疑、悲伤、恐惧及绝望等,负性情绪过于持久强烈会导致心理异常。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制度改革,贫国学生心理问题已引起人们重视。心理测量结果显示贫困高中学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差异。贫困高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敏感、焦虑、虚荣、心理闭锁等。可通过制定贫困生帮扶政策、开展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引导贫困生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实施心理监护等对贫困高中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抽样法在河南和云南抽取4988名高中生实施问卷调查,考察父母自主支持和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学业、个性社会性和生涯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1)学业和生涯方面,女生发展好于男生,重点学校学生发展好于普通学校学生;个性社会性方面,重点学校学生发展高于普通学校学生,高二、高三学生发展显著高于高一学生;(2)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高中生发展。父母自主支持对学业和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显著高于其对生涯发展的影响;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发展影响最大,对生涯发展影响最小;(3)教师自主支持对高中生三方面发展的影响均显著大于父母自主支持;(4)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对高中生学业和生涯发展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了7、8、9年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比较密切;②初中生成就日标对求助行为的影响部分是以自我效能和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变量进行传递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以699名山区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不同学校、年级、性别的高中生应对方式特点及相应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①山区高中生所使用的六种应对方式依次为:问题解决、忍耐、退避、求助、发泄和幻想。职业中学学生问题解决、求助得分高于普通中学;一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更多采用幻想方式;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幻想的方式,女生更多应用退避、发泄应对方式。②职业中学学生在恐怖维度上的得分显高于普通中学;女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③相关分析发现,问题解决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有显的负相关;求助与强迫、恐怖显的相关;退避与强迫、偏执呈显相关:发泄、幻想、忍耐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有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了自考生自我概念及其认知风格与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性别与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之间呈现显负相关关系;(2)自我概念与学业求助态度、学业求助行为之间呈现显正相关关系;(3)场依存性与学业求助态度、行为之间不存在显相关关系;(4)自我概念对不同性别自考生学业求助态度及其行为的影响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