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族青年男女的婚姻,解放前多半是由父母包办的封建买卖式的婚姻。有的还以指腹为婚。不论訂婚或結婚,男方都要給女方很多礼品,其中至少需要牲畜一“打”(駱駝一峰、牛、馬备四头),所以,在旧社会,有錢有势的人,可以娶好几个老婆,而一般穷人甚至一生也結不了婚。烏恰县黑孜葦公社有一柯族社員过了四十岁才結婚。他說,要不是解放,我得打一輩子光棍!这說明,长期束缚柯族人民的封  相似文献   

2.
按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男女在年龄上应以男大女小为宜。否则,不但婚姻当事人觉得别扭,街坊邻居也将指三道四,议论纷纷。有很多相亲相爱的男女,就是因为女大男小而被这传统陋习所拆散。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在向更高层次嬗变。在人们的婚恋生活中,各种反人性的传统观念正被抛弃和否定,感情的自足性。已成为人们追求婚恋质量的关键因素。时下,在都市,女不能比男大的婚姻陋习,已被有情的青年男女们打破。 据某市妇联近期对100名35岁以下男士的女友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理控制源视角的女公务员婚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和婚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和《控制圈量表》对551名女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职级的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差异显著,其婚姻质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的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和婚姻质量差异不显著;影响女公务员婚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性生活、与亲友的关系、子女和婚姻、业余活动、信仰一致性、经济安排、夫妻交流、人际控制。结论:不同职级的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差异显著,其婚姻质量差异不显著;影响女公务员婚姻满意感的主要因素是婚际因素和外界因素,个人因素贡献不显著;基于控制源的视角,人际控制对女公务员婚姻满意度贡献显著,个人实力和社会政治控制对其婚姻满意度贡献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清代婚姻道德生活是通过婚姻选择、婚姻缔结和婚姻解除来呈现的。清代婚姻选择受着政治禁忌、尊卑禁忌、乱伦禁忌等的限制。这些限制反映了清代人在婚姻选择方面有着不同的价值动因。就大体趋势而言,道德在清代婚姻缔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式微,而财物的作用却越来越突出。这种婚姻重财之风,使正常的婚姻缔结方式发生了异化,导致了收继婚、买卖婚、劳役婚、兄弟合娶、童养媳婚、抢婚等不正常婚姻的出现。夫妻离婚的权力由夫妻双方、双方父母、家族乃至清朝政府共同掌握,它意味着离婚是一个符合清代正义观的社会事件,离婚过程中的财产处理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帝特别祝福和看重婚姻家庭,基督徒也特别通过婚姻家庭做出美好的见证.基督徒的婚姻观可从三方面表达:婚姻的来源,婚姻的原则,婚姻的生活. 一、婚姻的来源在哪里? 表面看来男女相识、相爱,决定终身,是来源于男女当事人或其父母长辈.但婚姻的真正来源是上帝.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造"配偶"、设婚姻、建立家庭,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里.在《创世记》2章18至24节中,说明了四点: 1."配偶"是上帝造的."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那人"是指人类的始祖亚当,是个男人."配偶"就是指另一半,即22节提到的"女人",叫夏娃.说明婚姻、家庭是上帝设立的.  相似文献   

6.
高祖权 《天风》2002,(7):61-61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与美满的婚姻,但是很多的婚姻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和谐与美满。理想的伊甸园式的生活模式,应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完美的伴侣,但是理想终究是理想,有时候往往一些突如其来的因素和事实还会对某些脆弱的婚姻构成冲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家庭中要求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发言权,“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模式也不再是新鲜事。而且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的夫  相似文献   

7.
压制着我內心的激憤才讀完“中国穆斯林”第九期郑州市云烈写的“对于回汉通婚的意見”一文。我完全不同意他的意见。第一、云烈说他“亲眼看到很多回民姑娘与汉民結婚,但却很少也可以說没有汉民姑娘嫁給回民的事情。”回汉通婚就历史上說也是举不胜举的,不仅有回女嫁汉男,也有回男娶汉女,我是見过很多的。我有个男同学,正和汉女恋爱,不久将会結婚。云烈特  相似文献   

8.
再婚与再婚家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一虹 《学海》2002,3(1):90-96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 ,再婚家庭和再婚人口在不断增加 ,婚姻的重组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与婚姻的解体同样值得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一现实在制造新的矛盾冲突之时 ,也孕育着新的观念和新的关系的形成。本文将其置于现代化进程背景之下 ,既分析婚姻重组的趋势 ,也研究分析这一婚姻的重构对家庭关系、人的情感需求、保障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的影响 ,以展示现代社会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给人以新的选择、发展空间和新的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说:刺猬与刺猬如果分得太远,就觉得冷;挤得太近了,又感到扎得慌。其实婚姻之道也是如此。过去人们只强调婚姆中“同”的方面,而完全忽视婚姻中“异”的方面。实际上,婚姻关系中的“同”并不是绝对的,夫妻如果能在大的方面“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求大同,存小异”才是婚姻之道。“心心相印”只是美好的祝愿,夫妻之间绝不可能100%的两心相谐。小两口在相吻时说的情话或山盟海誓,大多数是一些“中听而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它们可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而要作为婚  相似文献   

10.
以1995名城乡普高生和中职生为被试,采用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考察了普高生和中职生对未来的规划和态度的基本特点。研究发现:(1)总体上,普高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水平高于中职生,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目标的实现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城市普高生对未来教育的探索水平高于城市中职生,但对未来婚姻/家庭的投入水平低于城市中职生;农村普高生对未来职业的探索和投入水平均低于农村中职生。(2)农村青少年对未来职业和婚姻/家庭的投入水平高于城市青少年,且对未来教育目标的实现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3)男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水平低于女青少年,对未来婚姻/家庭的探索和投入水平高于女青少年,且农村男青少年比农村女青少年对未来婚姻/家庭目标的实现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她穿艳粉格裙配白色衬衫,孔雀蓝开衫,白短袜,像一个17岁的中学生,然而……她70岁了。她皱纹很深,眉眼低垂,脸孔有一种阴森的气息,像骑着扫帚的巫婆。她离过两次婚,儿子归了男方,中年之后才与她相认,感情淡漠得很。她等于什么亲人也没有,晚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婚礼礼仪来源于儒家礼学经典著作《仪礼·士昏礼》中所反映的周代婚姻六礼,但这些礼仪是怎样影响中国古代的王室婚礼,时至今日没有任何学者对此作过全面系统的解释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议婚到结婚过程中的文辞话语和仪式要素两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比较了周代士婚礼与秦汉以后部分朝代王室婚礼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就此认为,中国古代以汉族为主的历代王室婚礼的基本范式均来自于周代的士婚礼,以其他民族为主建立政权而形成的王室婚礼则具有各自的区域民族特色,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的王室婚礼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具有二元结构的仪式象征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夫妻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及其与婚姻冲突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阳市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夫妻报告的前三项冲突领域是家务琐事、不良习惯和交流解决问题方面;妻子和丈夫报告的生活事件解释了婚姻冲突15.4%和11.9%的变异,归因解释了28.7%和24.7%的变异;归因在夫妻报告的生活事件和婚姻冲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丽丽  恩光 《天风》2012,(7):52-53
几乎所有人都会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美满、幸福,但是随着日益抬头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娱乐精神"等美其名曰的花头不断出现,传统的爱情观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被不断地冲击着。应该如何应对婚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了当代婚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和孟子的婚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孔子和孟子的婚姻观张彦修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孟子曾多次谈及婚姻问题,认真考察便会发现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有一套较完整的婚姻观念,这套婚姻观念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根据《论语》和《孟子》,对他们的婚姻观予以粗浅的探索。一人类的婚姻,在任何...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适婚青年尤其是90后,不仅不急于成家反而抵触婚姻,不婚族越来越多,拒绝长辈的催婚,甚至想出各种方式逃避结婚问题。文章针对当前青年人的婚姻困境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想办法克服当下青年人在婚恋问题上所面临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于婚姻关系和婚姻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总的来说,婚姻关系由相对宽松和自由逐步过渡到严格和规范,婚姻观念亦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内的"男女之别"渐次过渡到婚姻及家庭生活领域内的"从一而终",并最终使"夫为妻纲"的观念初步形成.婚姻道德的提出本身是对于婚姻及两性关系的规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前提下,这种规范更多地表现为对于女性的片面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婚姻道德生活一直处于封建宗法道德的束缚中。随着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新思潮的传入,引发了中国传统婚姻道德的变化。这主要体现为从追求家族利益到追求爱情的婚姻目的转变;从包办婚姻到婚姻自由的婚姻观念转变;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的夫妻关系转变。但这些现代婚姻道德元素的出现,并未改变传统封建宗法婚姻道德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婚姻波动的思考李红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诸多的新现象,婚姻家庭尤为突出,本文试就婚姻波动的原因进行探讨。一婚姻现状九十年代以后婚姻家庭出现了很大变化,其特征由一元向多元趋势发展,由稳定向骚动过渡。离婚率高是...  相似文献   

20.
婚姻冲突、应对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婚姻冲突、应对策略、婚姻满意度的特点及其关系。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阳市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夫妻报告的前三项冲突是:家务琐事、不良习惯和交流解决问题方面。在家务琐事、交流解决问题和孩子方面,妻子报告的冲突显著多于丈夫;妻子报告的双方回避应对显著多于丈夫;2)人际关系冲突和工作方面的冲突分别对妻子和丈夫的婚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双方都报告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对对方婚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但妻子报告的人际关系冲突对丈夫婚姻满意的预测作用更大;3)自己和对方的应对策略在妻子报告的冲突与婚姻满意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丈夫报告的冲突与婚姻满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